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文化翻译的视角看,纪录片《普洱茶——时光在吟唱》既记录了中国特色茶文化,又介绍了云南区域文化。基于文化翻译理论及指导意义,分析了《普洱茶——时光在吟唱》字幕英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探析了文化翻译视角下的《普洱茶——时光在吟唱》英译策略,以期有效推动云南民族区域茶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宣传,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2.
张宁  高歌 《英语广场》2023,(32):36-41
纪录片是跨文化交流、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媒介,字幕翻译对纪录片海外传播效果的推进作用不容小觑。本文结合生态翻译学与纪录片字幕翻译,以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的字幕汉英翻译为例,探讨译者如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从而提升字幕翻译质量,促进中国纪录片更好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理论,以《出发吧!去中国》字幕翻译为例,探索在翻译生态环境下字幕翻译的适应与选择,提出更优的纪录片字幕翻译策略,以期提高文化类纪录片“走出去”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类纪录片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真实记录,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文化"走出去"的背景出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在对外文化交流的框架内,解读分析中国文化类纪录片英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余灵婕  高歌 《英语广场》2023,(32):11-14
《四季中国》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故事,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优秀之作。好的影视作品离不开高质量的字幕,而字幕翻译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从三个维度探究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发现《四季中国》的字幕翻译做到了多维度适应,能够有效传递重要文化内涵,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6.
电影是传播民族文化的良好媒介。近年来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在“十四五”文化战略的引导下,为了响应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优秀国产电影“走出去”的步伐愈发加快。与此同时,高质量的电影字幕翻译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爱情神话》为研究对象,结合影视字幕翻译特点,遵循目的论三原则对其字幕翻译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影视作品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使文化全球化趋势显著,很多华语电影迈向国际市场,华语电影"走出去"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其字幕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外市场的反应。2015年上映的爱情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以中国式的初恋走向世界。以生态翻译视角,从电影所表达的情感角度解读其字幕翻译,发现该电影的英译字幕无论是从语言维、文化维还是交际维都较成功。文末对华语电影字幕英译给出建议,应该坚持可读性原则和文化传播目的,期望为华语电影"走出去"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创新成果应惠及全球。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交流的重要媒介,应在各国创新成果交流合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央视纪录片《创新中国》讲述了中国最新科技成就,呈现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新面貌和新突破。本文以纪录片《创新中国》第一集《信息》翻译实践为例,尝试从专业词汇、英汉差异、语域变化三个层面分析如何准确严谨地英译科技类纪录片中的字幕,旨在推动纪录片英语译文传播,以讲好中国故事,使“创新中国”走出去。  相似文献   

9.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更涉及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对翻译中文化等值的实现,翻译文化交流目的达成的分析与评价,应成为翻译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译者翻译目的、翻译方法及需考虑的观众对象三个方面,对文化传播新渠道之一的文化传播类微视频字幕中的生态文化负载词翻译进行综合评价。翻译的文化传播目的及对译语观众的考虑决定了译者应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方法,以更好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重要倡议下,我国"红色文化"的研究与译介已经正式提上"译事日程",但其译文质量却并不见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大大削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外译与宣传力度。因此,文章以"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与甘肃抗日救亡展览原状陈列展览馆"内的汉英对照解说词文本为例,从语法—拼写、语义措辞、英汉差异和术语翻译等方面探讨了"八路军驻甘办与甘肃抗战陈列馆"中革命历史故事的译文错误,归谬、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译介整改策略和翻译方法。文章对甘肃革命历史文化对外译介活动小有裨益,对中国"红色文化"外译与传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勒菲弗尔的“操纵论”认为,翻译就是一种改写,改写就是一种操纵。所有的改写,无论其意图,都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旅游文本的翻译也难免受到译者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操纵。文章依据勒菲弗尔的“操纵论”,通过对甘肃景点介绍翻译案例的分析,探讨并总结归纳出基于“操纵论”的甘肃景点介绍旅游文本英译翻译策略,以期提高甘肃旅游文本的译文质量,为甘肃旅游文本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进而推动甘肃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字幕翻译作为翻译界的新兴领域,已越来越受到翻译工作者及研究者的关注。但是我国的影视翻译相较于西方国家还比较落后,影视剧字幕的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因此,从新的理论角度,即关联理论这一角度分析字幕翻译的策略并用关联理论指导翻译实践,为字幕翻译提供更广阔的理论支持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席丝女士》是一部拥有众多中国粉丝的德语电视喜剧,近两年通过网络在中国走红,位居各个视频网站的下栽榜和点播榜高位。本文选取《席丝女士》的字幕翻译为研究语料,从语用学的几个不同理论角度来分析当前中国的一些流行语在德语喜剧的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以期得出此类运用在外国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实践中的合理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雯 《海外英语》2012,(12):172-173
Tourism literature is a window for foreigners to know China and a medium for publicizing Chinese culture.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of tourism litera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Chinese tourisms’ further developmen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m literature,taking Skopos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e.  相似文献   

15.
谭兴 《海外英语》2011,(8):208-209
在网络新时代,配以字幕的原声电影已经成为现代文化传递的主流。美剧《越狱》的汉语字幕翻译中主要运用了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成功地在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中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俞庆 《海外英语》2012,(9):192-193,196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加深,每年有大批外国电影涌入我国,人们对电影字幕的翻译要求也愈加苛刻。文章结合目的论理论,通过对《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电影字幕翻译的分析,探讨归化和异化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从而促进字幕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旅游地产的基本格局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局面,华东地区旅游地产特色以山景、海景为主;华南地区海南省一家独大;西南地区旅游地产发展以云南省为主要代表;其他地区各省份间发展差异不明显。要借助文化做品牌,丰富旅游地产类型,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运用精细化管理促进旅游地产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做好民俗文化翻译对现代旅游具有深远意义。通过语用等效翻译、直译加注解以及民俗文化深层结构挖掘等策略可使旅游英语民俗文化翻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9.
电影,是一种具有大众性,广泛性和传播性的文化形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也随之提高。英语影视的进入推动了我国影视翻译的发展。本文对字幕翻译做了简要的概述,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对电影《饥饿游戏》中的经典片段的字幕翻译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标语意识形态和诗学是影响翻译文学本土化的两个重要操控因素。林纾、周作人对英国冒险小说家哈格德The World’s Desire的翻译有着诸多差异,体现了意识形态和诗学在翻译本土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两个译本折射了翻译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演变过程,也对中国文学翻译出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