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书讯     
《安岗新闻工作五十年》一书,是根据纪念安岗从事新闻工作五十年(1936—1986)座谈会上各位同志的发言和以后一些同志所写的文章编辑而成的。该书通过回顾安岗半个世纪以来所走过的新闻里程,展示了他对党的新闻工作所作出的不平凡贡献。安岗在他17岁时,便为当时天津出版的《益世报》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信息     
安岗说:欢迎涌现更多的经济专业报在去年12月4日举行的中国电子报社成立大会上,经济目报总编辑安岗说:我办了三十多年的报纸,还是个“万金油”。作为经济日报,我们欢迎涌现更多的专业报纸,这样,我们新闻队伍的专业人材就多了,这对发展我们的新闻事业大有好处。他还说,新闻工作的现代化特别需要电子工业的帮助,而电  相似文献   

3.
安岗同志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记者,是卓有成效的新闻工作领导者,也是做了大量开拓工作的我国新闻教育家和新闻学家。具体到我们经济日报,他是第一任总编辑,可以说是经济日报的主要创建者。安岗同志是我的老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念书,他是我们的系主任;在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信息     
安岗说:欢迎涌现更多的经济专业报在去年12月4日举行的中国电子报社成立大会上,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说:我办了三十多年的报纸,还是个“万金油”。作为经济日报,我们欢迎涌现更多的专业报纸,这样,我们新闻队伍的专业人材就多了,这对发展我们的新闻事业大有好处。他还说,新闻工作的现代化特别需要电子工业的帮助,而电子工业的发展也需要新闻界的大力  相似文献   

5.
四十年回想祝《新闻战线》四十周年安岗我对于新闻工作,一直有这样一个认识:出报很重要,但有两件事一定要跟上,一件是培养人才,办新闻学校;一件是办新闻刊物。只要在新闻领导岗位上,我总是想办法做这两件事。1955年奉命创办人大新闻系,办了一份《新闻与出版》...  相似文献   

6.
“‘新闻学’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大学科、大事业。我们不要只在抽象概念和新名词上打圈圈,要面对新闻工作的现实,大胆提出和总结新闻工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心的题目是新闻改革,而改革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总编辑的作用。我要突破新闻学概论的提法,研究中国新闻实际提出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总编辑的作用。我觉得总编辑这个题目应该是‘新闻学’应有的一章,枯燥的报纸是由枯燥的总编辑决定的。”这是安岗对新闻研究生讲课时提出的一个看法。今年10月间,安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开设了系列专题讲座。安岗结合自己五十年新闻实践提出:“新闻学”的一个内容是要研究编辑。他认为,新闻改革也是人事改革。由谁担任总编辑,是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总编辑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报纸的方向;报纸办得好坏,有无特色,有多大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决  相似文献   

7.
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新闻活动.报纸编辑策划属于新闻策划的范畴,是新闻策划的主体之一.谈新闻策划,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编辑策划.这里,主要探讨在当前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下报纸编辑策划意识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强化报纸编辑的策划意识.  相似文献   

8.
李馨 《青年记者》2010,(16):99-100
安岗从事新闻工作70多年,一生都在与新闻事业打交道,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人们多熟知安岗建国后的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经济日报社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及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创办人及第一任领导人的身份。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安岗就已经是活跃在革命新闻战线大前方的新闻人。  相似文献   

9.
面临传统强势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双重夹击,民生和细节是广播新闻的优势所在。在高校广播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民生意识和细节意识的培养,至少需要从民生视角、民生新闻呈现形式、细节把握能力这三个方面着重进行培养与训练.以适应新的传播格局对广播记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洪伟 《青年记者》2007,(18):110-111
在纸质媒体不断面临挑战的今天,国际新闻作为不可或缺的版面承载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在各个版面中,国际新闻版稿源是比较丰富的,但要从上百篇稿件和几百张图片中选出最合适的新闻也并非易事。笔者认为,编好国际新闻版要具备三种意识:钻进新闻的读者意识、走出新闻的编辑意识和把握正确导向的全局意识。  相似文献   

11.
安岗从事新闻工作70多年,一生都在与新闻事业打交道,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人们多熟知安岗建国后的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经济日报社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及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创办人及第一任领导人的身份.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安岗就已经是活跃在革命新闻战线大前方的新闻人.  相似文献   

12.
1995年,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40周年。看到它成长壮大,我自然首先想起我们的第一任系主任安岗同志,想起他当年率领全系师生艰难创业的种种情景,想起1955年秋我随他在河北邢台那次短暂但印象深刻的采访。提起安岗,我国新闻界对他都很熟悉。他是一位资深的著名记者、总编辑、新闻教育家。抗战前夕,他就喜欢新闻工作,为天津《益世报》撰稿。1938年他20岁的时候,便成为中共晋冀特区机关报《胜利报》的总编辑。我开始知道安岗的大名大约在1952年或1953年,是读了他以人民日报记者身份写的一系列东北通讯之后。那时,我在重庆《新华日…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的发展在丰富新闻内容、形式的同时,也给新闻行业带来了较大冲击.结合融媒体时代对新闻编辑提出的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提升要求,从需求感知、素材挖掘、信息筛选、优势把握四个方面提出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促进新闻采编能力的提升,推动新闻编辑行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9月12日下午,首都新闻学会召开“安岗同志从事新闻工作五十年经验交流会”,中宣部新闻局、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人大新闻系、新闻研究所、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等负责人及安岗同志的老战友等近150人出席。安岗同志16岁上中学时,写出第一篇新闻报道,18岁正式走上新闻工作道路,至今已为党辛勤笔耕了五十年。与会同志总结了安岗解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个层次的读者全球化意识日益加强,他们渴望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新发展全面了解和深入把握,这不仅使媒体的国际新闻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对国际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省级党报作为地方上重要的媒体,同样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扩大省级党报国际新闻的影响力?在制作国际新闻产品时,如何办出特色、办出品位、高人一筹?省级党报自身缺乏制作国际新闻产品的条件,面对这样的局限,国际新闻要办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必须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探索。去年下半年,《浙江日报》进行全面改版,进一步加强了国际新闻的…  相似文献   

16.
9月12日下午,首都新闻学会召开“安岗同志从事新闻工作五十年经验交流会”,中宣部新闻局、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人大新闻系、新闻研究所、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等负责人及安岗同志的老战友等近150人出席。安岗同志16岁上中学时,写出第一篇新闻报道,18岁正式走上新闻工作道路,至今已为党辛勤笔耕了五十年。与会同志总结了安岗解  相似文献   

17.
4月28日我国报坛泰斗安岗与世长辞,他一生致力于党的新闻事业,长期担任党报领导工作,是公认的办报“行家里手”。他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紧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始终注重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他遵循“脚底板下出新闻”的准则,不断推动新闻事业的创新发展;他博学深思,精研业务,在选题策划、采访写作等等方面有独到的思考和创见。安老生前曾任我刊名誉顾问,给予我刊较多的关注,惊闻安老逝世消息,我刊总编郝斌生扼腕痛惜,写下怀念文章,曾与安老一起工作过的经济日报副总编罗开富亲著挽文,字里行间浸透着对安老的深深崇敬和深切缅怀——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所有媒体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新闻工作,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我国主流媒体应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遵循新闻规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牢把握舆论阵地,以正确舆论引领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一个电视新闻节目的主编、责任编辑,他的职能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主要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对已有稿件的重组和再利用,然而,现在国内一批又一批的民生新闻迅速崛起,新闻的传播方式和理念都发生了变化.电视新闻编辑也应从过去简单的"把关意识"提高到以受众为经营理念的思路上来,变"媒体"本位为"受众"本位,围绕"民生"话题、盯住"平民"视角,使这些栏目真正融入"人民群众之中".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成功向产业化经济体制转变。新闻媒体也在这场变革中华丽转身,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弊端,新闻监督活动中新闻侵权现象的增长趋势过于迅速就是其中之一,这不仅是对公众权益的侵害,更是新闻从业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对于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从新闻法制不健全,法律出现空白地带;公众对媒体印象认识上的复归;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等社会原因和新闻媒体产业化经营趋势加强,新闻人员急于求成;部分记者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较差;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媒体自身原因方面进行综合论述,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