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云真 《天中学刊》2013,28(3):134-135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为一门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个小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生成性三大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主要是学校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保证,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学生要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方面都要支持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课程教学研究》2019,(6):95-95
教育部正式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重新确认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地位,这无疑是一件好事。要将这件好事办好,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当成综合知识普及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本质是实践与活动,因此,这门课就不能仅仅止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要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接触社会、亲近自然。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地方和学校齐抓共管的一门课程,国家只对这门课程制定《指导纲要》,而不统一编写课程标准和教材,是由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实施的一门课  相似文献   

4.
韩滢 《辽宁教育》2006,(11):8-9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目前还处于探索和经验积累的阶段。所以,让广大教师以崭新的目光正确看待这门新课程,转变教师的角色,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对于实施这门新课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正确地看待学生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围广,实施要求高,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学生年龄较小,对某些活动领域较为陌生,因而造成学生与课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实践中我们感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学校实际、符…  相似文献   

5.
朱梅芳 《海南教育》2014,(22):78-78
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其特有的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成为一门学生乐于参与的新课程。各个学校设立的课程都是不同的,是结合了当地的文化底蕴,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的全新的课程。我校“太湖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有着学校校本课程的本土性、独特性与自主性。面对这门新的课程,我们应该如何去开实施呢?如何让这门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6.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课程目标是通过教师的具体的“课”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体验性学习的一门崭新课程。在中小学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与学科课程形成优势互补,是构建较为健康、科学、完整的,有利于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包含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个部分,其中研究性学习课时最多。  相似文献   

7.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地方性很强的课程,它赋予了师生最大的自主权。新课程改革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从内容、形式和时间上都予以了保证。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为每一个学生设计的课程,所以学校对这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保障,这也正好说明综合实践活动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良好阵地。我校立足于家乡,充分开发、利用本地区所独具的本土资源,走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8.
丁如许 《班主任》2003,(10):28-29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一门课引起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关注,这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谈及新的课程结构时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章可循,它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它要求打破学校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束缚,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有机整合起来。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比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教师的课程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切实转变“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形成实践也是课程的观念,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如果教师仍然抱着“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想法,是很难落实好这门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新颁的指导性《课程计划》中,《研究性学习》已作为一门单独课程列入,并与《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并列于“综合实践活动”一类,成为新增的一门必修课。 许多地区和学校纷纷响应,在“校本课程”领域里搞出了许多研究型课程的初模,亦收到了不俗的效果。 笔者认为:无论一门多优秀的课,试图一举解决教育积弊,或从此“以一胜多”,制衡其它诸学科的“传授型”传统,都是不切合实际的。且任何新的教育价值取向也不可能只从一门新兴课程中实现,而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机械叠加在一个不相容的课程体系中只能起到…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县以学生发展为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于2003年2月制定了《大余县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意见》,要求各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课表,并要求各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计划,认真开设  相似文献   

12.
《机械制图》是技工学校中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绘图、看图及空间的想象能力。制图课是由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学好这门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制图课教学的成败,与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充分了解学生情况,进行必要的学前教学安排技校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偏小,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对于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课程《机械制图》,感到既陌生又好奇,且有点担心能否学好。教师要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树立学生学好这门课的自信心。在正式上课之前,应尽量组织…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这样的设置,不仅是整个课程体系结构的突破,其课程内容、课程形态和实施意义的创新性,都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没有教材、没有课标的课程,只有指导纲要规定了课程的总体目标、内容领域、实施原则和课程评价等,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特点、社区环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新增设的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在《山西教育》举办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迎泽行”采风活动中,我们对迎泽区新西小学进行了走访,切实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给学生们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教育导刊》2008,(8):F0003-F0003
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通过“行政推动、舆论拉动、课题带动、校本行动”,确立了“活动目标的课标化、活动内容的系统化、活动形式的单元化、活动评价的多元化”课程建设目标,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各学科结合学校文化,开发了具有学科特点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如:初一级“我看学校文化”的主题活动、初二级“生活中数学问题探秘”等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活动探究所带来的乐趣。这两个主题活动在番禺区综合实践活动交流展示现场会上进行了展示,受到了与会专家、800多位同行的高度评价,并于2008年6月9目的《番禺日报》专刊介绍。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管理,学校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课程。课程开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是一门让学生长远受益的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点。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这些特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对拓展综合实践课程时空范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全新课程,是本次课改的亮点,同时,因综合课程实施缺少资源开发、实施策略、管理评价等现成经验而成了本次课改的难点。我们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社区情况,围绕“综合实践恬动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实施的常态工作能有效开展”这个基本目标,结合学校市级课题《苏南城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的开展,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  相似文献   

19.
纪成涛 《山东教育》2009,(11):49-5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初走进我们的视野是在2002年,面对无课程标准、无教材的局面,我们确立了“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以开展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指导思想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使这门“亮点课程”的实施逐步走向了常态,四种课型(课题开题课、行动指导课、汇报交流课、体味反思课)的构建使课程的实施逐步规范和有效。随着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活、趣、动”是综合实践课的三大特点。“活”是学生主动参与过程热情的写照;“趣”是学生获得童趣的流露;“动”是学生自主发挥的体现。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今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以上三大特点,更是具备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和社会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独特优势。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次次新形式、新内容的探索和挖掘。具体做法如下。一、在活动情景中激发“动人心者,莫先于情。”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的眼里,大千世界的种种事物都富有情感。活动中我紧紧抓住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