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近两年来,中国的教育问题引起了国人莫大的关注,教育专家们从数据中、从各种各样的重大课题中深层次地分析中国教育的各种问题,一些专家的结论对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颇多诟病之处,政府教育部门却抱着一种十分开放、民主的心态,认真研究这些结论和课题,积极寻求治本之策,公众则抱着极大的期望,希望所有教育问题能够迎刃而解。但是,中国的教育问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解决的,需要政府细心地研究对策和有效地宏观调控,需要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积极配合,需要公众极为耐心地等待。  相似文献   

2.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从目前情况看,完成这一重大课题,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积极努力,而且,尤其需要各级政府积极导向,全方位营造素质教育的大环境。 面向社会,抓教育观念转变 各级政府应当从社会长期发展高度,从素质教育关系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重视抓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特别是在当前人们仍然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理念之下的情况下,应当面向社会,狠抓教育观念的转变,尽快提高社会全体成员对素质教育的认同程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课题可分为理论性研究课题、实践性研究课题和开发性研究课题三大类。中小学教师更适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开展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和教育研究成果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无论从事或开展哪类课题研究,研究者必须首先发现或找到有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问题。要从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寻找课题;从教育部门的科研规划或课题指南中寻找课题;从教育期刊的征稿启示或选题要点中寻找课题。教育科研选题的基本策略要思考三个问题:研究什么、为何研究和怎样研究。要把握三条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要…  相似文献   

4.
《当代教师教育》2014,(2):56-6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还需要公众积极的关注和参与,但反观新课改发现:宣传不到位,舆论准备不足,其他社会部门对新课程支持力度明显不够;理论阐释混乱,理念解读晦涩,公众领会费力,故教育观念转变难;教育部门单兵作战,忽视协同,公众对新课程的关注与参与度不高。上述状况的改善需要:主动寻求主流大众传媒的介入,通俗易懂地传播教育科学和课程改革知识及信息;推出知名教育学者进入主流大众传媒,开办教育及课程改革系列讲坛或节目;在主流大众传媒上建立平台,就课程改革问题开展教育学者与公众的对话与交流;通过主流大众传媒宣传推广课改经验和典型,使课改由"专业"走向"大众"。  相似文献   

5.
如何使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赶超先进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教育,是这些地区的政府和每一个教育部门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教育信息化的启动和建设是需要具有科学发展观的远见工程,而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应用和研究则是需要众多教育、教学工作者满怀热情探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弱势教育部门“国民待遇”问题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政府对弱势教育部门具有公共产品政策情怀,而公众则对弱势教育产品持有私人物品消费立场,两者的冲突构成弱势教育部门市场竞争能力障碍,损害了弱势教育部门的发展机遇与社会公正。政府有责任在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消除双重政策,平衡国家利益、部门利益与私人利益,为弱势教育部门提供公平保护,促进教育系统安全运行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专业设置管理机制与管理手段的研究,即对职业教育专业管理运行模式的探究,是入世后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时必须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职业教育办学的利益主体不再只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和行业的教育部门,还有政府的非教育部门、社会团体、民主党派、民间组织、私人企业,特别是入世后在我国教育承诺的领域,还会有国外政府、机构和个人逐渐进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意义、引导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社会和国家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要求,高等教育急需打破传统的“授受型”课堂教学为主导的教育模式,鼓励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行动中全面发展自身的能力。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充分发挥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环境法治建设与水污染治理对公众参与提出了现实需求,水污染治理需要构建政府、企业与社会的三维关系,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其中,但通过研究发现公众参与过程中存在能力与参与意识欠缺,参与机制不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大水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公众监督水污染渠道、奖励机制,积极引导环保NGO组织及地方高校参与水污染防治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门的公益性使得教育成本问题一直成为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教育需求日益高涨,一方面.教育总体投入不足.教育经费日趋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教育组织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部门的成本同题、效益效率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1.
对专业设置管理机制与管理手段的研究,即对职业教育专业管理运行模式的探究,是入世后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时必须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职业教育办学的利益主体不再只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和行业的教育部门,还有政府的非教育部门、社会团体、民主党派、民间组织、私人企业,特别是入世后在我  相似文献   

12.
“拼房择校”的问题。广为公众诟病,但是,仅把这个问题的板子,简单地打在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身上,显然有失公允;而仅把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地方政府的层面。也是不现实的。禁止跨区择校.不仅是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应该从维护义务教育根本理念的角度出发。因为义务教育是一个普惠的、非选择性、非淘汰性的教育阶段,也是政府必须提供的一个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若想彻底打破“占坑择校”利益格局,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从西北民族地区区域内部来看,教育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只有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教育,教育部门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学校有效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积极合理开发校本课程,教师树立公平的学生观、多元化的评价观,西北民族地区的教育才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范金艳 《考试周刊》2011,(10):91-92
由于我国政治、经济的日益发展,英语人才的培养更加迫切。然而作为英语人才培养关键的高校英语教师在上岗以后,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观念落后,学校和政府教育部门财政投入不足、政策不明确等原因造成他们从职定终身,因此,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及科研方面都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高校英语教学的需要。政府教育部门、高等学校和高校教师三方面应该积极配合,有效开展高校教师职后培训,使之多样化、制度化、长期化和普及化。  相似文献   

15.
引进外资办学已经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它正在成为我国教育的现实。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不少地区的教育部门借鉴经济领域的作法,积极引进外资,创办“三资学校”。引进外资办学,为教育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同时表明,我国教育发展已走在理论研究的前头,教育改革伴随经济的转轨、体  相似文献   

16.
梁全进 《广西教育》2011,(31):29+35-29,35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不论是政府领导,还是学校校长、师生员工、学生家长,大家都在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创造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相似文献   

17.
2020年9月,东营市教育部门“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和“市域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模型构建研究”两项课题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门重点课题。依托两项课题,东营市着力推动劳动教育和艺术教育研究,并带动市域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考试中的舆情愈来愈多地给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带来压力,如何更好地进行舆情应对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基于政治系统理论,从输入、输出和反馈3个环节进行舆情事件应对分析发现,教育部门在舆情应对中存在应对能力不强、回应内容不明确、信息流通性差及缺乏权威引导等问题,其原因包括舆情应对存在认知偏差、维护自身利益、应对机制不完善和舆论引导经验缺乏等。据此,提出提升舆情应对意识、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掌握舆论话语权、建设回应型政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开栏语:长期以来,通过稿件审阅、与读者交流、实地考察等途径,本刊编辑部深切地感受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领域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与研究。研究先行,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头等策略。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投入到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去,在研究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发展自我。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信息技术教育最新的研究动态、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方法,本刊从本期起特别开设一个新的栏目——课题在线,力图搭建研究者与读者沟通的桥梁。本栏目将刊登信息技术教育课题研究动态、研究报告等。我们希望广大读者支持和关注这个栏目,并且喜欢这个栏目。 (栏目主持刘向永:liuxy@k12studio.com)  相似文献   

20.
莫罕吉 《广西教育》2010,(20):58-58
当前,我们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等的研究比较多,而对教师课堂教学心理的研究却很少。其实,教师课堂教学心理很重要。对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抱着积极的态度,还是抱着消极应付的态度,是以乐观的情绪走上讲台,还是闷闷不乐地走上讲台,都会从不同角度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所以很有必要对教师课堂教学心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