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育及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数学史故事融入课堂,使其与相关知识内容建立有效链接,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提升数学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帮助理解知识,发展数学能力. 一、课前导入,用数学史故事激发兴趣 开始课堂教学之前,基于本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情境问题的创设方式,将...  相似文献   

2.
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舞台上才能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能量,才会使数学课堂绽放出奇光异彩。数学中的有趣不仅体现在趣味数学中,更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一、数学有趣首先体现在导课上教师的情境导课、游戏导课、故事导课等,目的是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有人说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学生对故事充满浓厚的兴趣。数学课堂中,教师合理地运用数字故事进行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又能使每个学生爱上数学学习,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初中阶段是一名学生成长及学习的崭新过程,而初中数学课程恰恰是一门能够激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营造创新思维环境的重要教学科目.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逐步发展的推动下,概念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为教学方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维空间,尤其在数学探究式复习课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图加深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自主性地学习及拓展思维能力等相关教学设计方案,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思维已经无法  相似文献   

5.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紧密相关。只有不断地把富有挑战的学习内容用学生喜爱的不同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激发兴趣,激活思维,使低年级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发展的体现,是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好奇心强,比较喜欢听故事,年级越小的学生越容易进入故事营造的生动情境中。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设计通俗易懂的小故  相似文献   

7.
问题式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就要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去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和探究。1.创设故事式的问题情境小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启发和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5,(28):84-8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和生活结合紧密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喜欢上数学学习,并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究,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一、精心安排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课内容开展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趣味性的知识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能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分类之前,我指导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收集喜欢的商品,并在实践活动课中促进学生尝试着当一当小小售货员,把喜欢的商品摆放好。这样的活动,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并培养了合作能力,让学生形成良性循环的主动学习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应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首先,它声图并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其次,化"静"为动让课堂"活"起来,数学知识有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课件动态地演示,形象直观,有利于突破难点。再次,课件的幕布代替黑板增加了课堂容量,也方便分层次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收获。让每一个学生喜欢数学课堂、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11.
概念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对于数学教学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概念课枯燥和抽象,学生普遍都反映难度较大。教师如果能巧设问题,必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得到激发,进而思维得到拓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重视创新思维的教学培养。由于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兴旺的精神支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小学生利用创新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自身的数学见解,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在教学中开拓创新教学思路,利用互联网拓展自身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完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创新性的资源中不断学习和探索。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策略来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在课堂中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是开发和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启迪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沿用传统灌输的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思维发展进行研究性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教育阶段,既要有学习的过程,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把研究性学习、信息  相似文献   

14.
刘莉 《宁夏教育》2007,(6):50-50
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时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积极思维的学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推动他们自主学习,并使这种学习目的成为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那么,如何具体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  相似文献   

16.
<正>喜欢听故事是高中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适当开发利用故事资源,将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哲理故事融入《生活与哲学》教学,激"趣"、导"思"、析"理",引导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哲学观点和原理,既可以改变学生对哲学课枯燥、深奥、难学的印象,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知识面,启迪思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就如何巧用哲学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哲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兴趣、思维、合作和研究是4个坚实的支点,给数学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孩子们合作、研究,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使他们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知识理解、培育学生数学思维、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应创编数学故事,在课堂导入、练习、拓展环节中积极运用数学故事,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感受数学魅力。  相似文献   

19.
侯艳玲 《考试周刊》2014,(97):88-8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快乐地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不厌烦数学学习,从而喜欢上学习数学,加上教师经过精心策划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鼓励,进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注重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找到心灵的满足感,让学生学会"乐学"数学,就能充分体现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重视创新思维的教学培养。由于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兴旺的精神支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小学生利用创新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自身的数学见解,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在教学中开拓创新教学思路,利用互联网拓展自身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完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创新性的资源中不断学习和探索。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策略来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在课堂中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