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褚晓泓 《广西教育》2014,(25):41-41
正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教学相比,略读课文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叶圣陶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略读课文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或者把略读课上成精读课,字词句篇面面俱到,或者是放羊式的让学生自读、  相似文献   

2.
许洁 《辅导员》2012,(9):26-27
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把课文分成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从第二学段开始"略读课文"这个词眼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顾名思义,"略读"就是简单地读一读,略微知道大意即可。于是很多教师便有了忽略的念头,在现实课堂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或是置之度外,任其自说;或是轻描淡写,放手自读;或是难以割舍,精雕细琢……其实,略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一篇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的教学时同,占单元课时的零头,一学期算起来,也只不过是十多课时.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认为略读课文是学生"略读",教师可以"略教",甚至不教,让学生自学,把略读课文当成学生学习生活中可有可无的"零食".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荀子说:"略则举大.""略读"是要求学生能掌握课文的大要,能阅读更多的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回归.  相似文献   

4.
陈超 《生活教育》2014,(4):35-37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而略读课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联系自己教学高年级的略读课文,要么是课复一课的串讲,孩子就像"应声虫"一样,而没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思考,要么是一带而过。于是,笔者结合高年级的学情,尝试从变革略读课文的教学开始,变"内容分析式"教学为学生的四次"相遇"。让学生与文本相遇,培养自学能力的"练兵场";让学生和小组同学相遇,打造知识的高地;让学生和全班同学相遇,开展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战争";让学生和自己相遇,抓住提升知识和能力好时机。借此展开一次高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的破冰之旅,共享骨骼拔节的脆响与生命生长的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打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我们不难发现:从二年级开始,每一组课文都安排了略读课文,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略读课文的篇目。可见略读课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正>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重在粗知文本大致的内容,迅速把握文本的大致意思。略读课文教学旨于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同时学习略读方法,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入略读课文,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设计理念《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它在一个专题单元中的定位、阅读目标和阅读方法等都区别于精读课文。"略读"其实是相对"精读"而言的,它是精读所学的阅读方法实践。本教学设计力求突出略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充分自读  相似文献   

8.
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温儒敏教授曾明确提出,教材分精读和略读,是有讲究的.精读课文主要靠教师教,功能是给例子、给方法;而略读课文是让学生自己读,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主要是泛读、自主性阅读.笔者认为,如果说精读课文是"授人以渔",那么略读课文就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去下海捕鱼,教师只在关键处提供支...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略读课文的教学一般都是40分钟完成,这告诉我们略读课文教学需要教师认真做好"减法"。这几年,我一直致力于略读课文教学中落实"默读"环节的策略研究,受益匪浅。一、请你跟我这样做——适时交给方法要让学生掌握默读方法,提高默读速度,教师除了坚持多练、培养习惯外,还要在教学上进行必要的默读方法训练。以下是  相似文献   

10.
重视略读教学的重要地位,以教学《慈母情深》一课为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精"有"略"地自主读书、自主探索,体验、感悟、拓展、运用。一、回顾方法,教扶有"度"就略读课文而言,通常是安排在单元精读课文之后。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把单元目标、精读课文目标与略读课文目标结合起来,重视略读课文在单元整体中的地位与联  相似文献   

11.
一、透视现状精略两难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篇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透视当前略读课文教学,存在以下两种误区: 1.一"略"而过. 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学习要求,没有作业练习,不列入考试范围,因此,有的教师就认为略读课文不重要,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能说出主要内容即可,使略读课文一"略"而过.  相似文献   

12.
略读课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出现在教材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的教学应该重视略读方法的训练。日前,在学校"一日教研"活动中,我听了胡建娜老师执教的略读课文《妈妈的账单》一课,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3.
统编语文教材的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种类型。目前,在教学中,教师不知道怎么定位略读课文,导致略读课文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在"略而不简,重在精教"下功夫,以帮助学生习得阅读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略读和精读就属于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曾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略读课文是学生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一次实践机会,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能力迁移的有效平台。因此,略读课文要略"教"重"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自学能力。可是略读课文该怎么学呢?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略读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课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人教版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均使用"略读"的概念,侧重指略读的阅读方法;而<教师教学用书>使用"自读"的说法,侧重指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12):39-40
略读课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静观课堂,教师由于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定位不清,措施不力,略读教学中"置之度外"、"若即若离"、"难以割舍"等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徘徊不前。如何提高略读课文的教学效率,让略读成为提高阅读能力的演练场?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举例阐述略读课文教学的切入点与教学策略,在"领会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把握‘略’的程度、注重后继学习活动的延伸"等方面为略读课文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略读课是单元的学步篇,目的在于让学生尝试运用读写方法,提高读写能力,而“自学交流——细读解疑——方法运用——品评提高”这四环节的导练基本模式,则是体现略读课编写宗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综观当下的观摩课品,多为"工笔细描"的精读公开课,却少见"简要勾勒"的略读课。也许缘于对略读课定位之模糊,抑或害怕精略之间难以把控,越教越"糊涂",在大型比赛及观摩课中少有教师选用略读课文来展示教学。而我在日常教学中感觉,略读课教学可以给教师和学生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在略读课堂上,学生带着"方法"而来。他们可以将习得的方法在略读课中迁移、运用,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能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的略读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精读课文的教学,而忽略对略读课文的钻研并展开相应的教学。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略读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导读,了解文本内容;要鼓励学生质疑课题,在思索中领悟文本意蕴;要链接课外读物,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以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