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讯     
正《最好的教育是爱》作者:克里希那穆提定价:35.00元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月ISBN:9787508642284教育的目的不是告诉我们如何功成名就,而是怎样成为完整的人。《最好的教育是爱》出自克里希那穆提在印度的瑞希山谷学校及瑞杰哈特学校与学生和老师们的谈话和讨论。克里希那穆提指出,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完整的人,让他们有机会在善良中成长,能以正确的方式看待人、事物、想法,以及整个人生。生活就是与  相似文献   

2.
"夫妻之间教育孩子的理念不一样没关系,关键要彼此认可,千万不要说‘孩子,别听你妈或你爸的’之类的话,那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在日前举行的《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勋的后现代亲子课》新书发布会上,心理咨询专家李子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育》2013,(17):2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这是一门艺术,用好了比表扬还有用。孩子犯了错,如果批评时机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警示目的,还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黄帝内经育胎智慧》中提出批评孩子"七不责"原则,值得家长参考。1.当众不责:大庭广众之下最好不要责备孩子,以免伤害其自尊心。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懊悔,就给孩子留个台阶,你的宽容会让孩子更加真诚改过。3.暮夜不责:睡觉前不要批评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入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也把"游戏活动"作为一个重要命题,同时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去小学化"和"去学科化"。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要让孩子从经验中获得知识,而孩子的重要生活就是游戏。《指南》也指出:"幼儿园有必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陈岩玲 《辽宁教育》2013,(5X):84-85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外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平常人"。要培养平常人就要有平常心,就是少给孩子提一些过高的、难以做到的要求,而是把人生的道理,用最平常、最通俗的方式告诉孩子,让他们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让孩子快乐地成为  相似文献   

6.
善待孩子     
善待孩子,最好莫过于让他生活得自然一些,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这些聚居在城里的人,生活方式多少是不自然的。幼畜在嬉戏中接受与完成它所必须的生存教育,我们没有看见过它们像人类一样整齐地坐在教室里,整整十多年的时间,每天安静地聆听各种知识。知识当然是需要的,但书本知识以外,孩子还需要游戏,在游戏中活动身体与培养心智,并不比读书次要。但不少孩子现在很少有这种机会,缘由是父母关心他们,希望他们成才,因此努力让他们比别的孩子学得更多一些,以便将来谋取到更好的职位。这不能不说是用心良苦,但我认为,如果你真想善待孩子,就不要这样。…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笔者以为,保持生命的鲜活就是人的最好的发展,而让生命得以鲜活的核心就是保持童心。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开学致词》的演讲中说:“这个忠告你们要像记住古老的纪念碑上的格言那样,印入脑海,打入心坎:这就是不要忘记你们的童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  相似文献   

8.
钱灿 《四川教育》2010,(10):21-22
亲子交流也需要智慧 美国心理学家阿戴尔·弗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就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写道:“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却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著名儿童文学家和教育家谢尔盖·米哈尔科夫,在他的关于儿童成长与素质教育问题的散文名著《一切从童年开始》中,一开篇就强调说:书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好的伴侣。如果不去阅读一些美好、有趣和珍贵的书,就会像被夺去了童年最可贵的财富一样,其损失将是不可弥补的。目前我们孩子的阅读环境并不乐观。一方面,卡通片和网络游戏等传播媒体对孩子强大的攻势,使孩子们远离阅读;另一方面,父母在孩子阅读内容的取向上功利色彩太重,让孩子越来越厌倦阅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课外时间让孩子包围在教辅材料之中。那种纯正的文学阅读,正离我们的孩子们越来越远。新年新决心,2008年伊始,一定不要忘了——让孩子迷上纯正阅读!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和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条件相比,他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有人说:我要让孩子幸福,孩子有什么要求我能满足的都要满足,我不想让孩子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受苦。现在的孩子真的比他们的父母童年时幸福吗?物质富足就是幸福吗?  相似文献   

11.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学使孩子脱离充满神奇魅力的大自然是教育的失败。",可见自然环境对于我们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动植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让孩子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在早期教育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游戏,则是帮助幼儿学习的最好方式。一、自然环境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同时  相似文献   

12.
问:有人说教育孩子生活自理,有时要让步,有时要不让步,这分寸怎么掌握呢?答:简单说,非原则的要让步,原则的要不让步。比如,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做作业,这就是非原则的问题。作业做得怎么样,这就是原则问题。他什么时候开始做作业,你让他自己作主,不要过多干预。早一点,他抓得  相似文献   

13.
罗丹说过:“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讲,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必须点亮孩子观察的心灯,教他们学会观察日常生活,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学生认识生活、积累素材、丰富表达内容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那么,在作文指导中究竟如何点亮孩子观察的心灯,让他们在观察中学会感悟与思考,让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呢?下面这节作文指导课《盒中探宝》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在《小麦进城》这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几句父母有关孩子问题的对白,感觉非常受益.妈妈说:"做父母的管孩子也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吃,自己受过的罪不想让孩子再受,自己走过的弯路不想让孩子再走.他们怎么就不懂做父母的心呢?"爸爸说:"该经历的就得让他们经历,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说不定他们会生活得比我们更好.  相似文献   

15.
不要说:“你怎么这样懒?自己多动动脑筋!”不妨说:“这是你的作业,我相信你会有办法的。” 《教子有方》一书的作者史维亚·雷姆指出:首先,让他知道你相信他的能力,明确规定一个学习制度,然后给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在他身边转个不停,这会助长他的依赖心理。孩子拿不定主意时,可适当给予指导,然后走开或坐到一边。千万不要代替孩子做作业,那样只能导致他不学无术。毛当孩子不肯独立完成作业时@方令 @徐光立~~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     
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组组长、《拍案惊奇》主持人彭松是一名小学生的父亲。他在接受《武汉壹周》采访时这样说:"我每天会问孩子吃什么。我会带孩子去菜场,我喜欢粗放式的教育,让孩子看形形色色的生命、生活化的场景,这些都会带给孩子一些感官刺激。虽然那里空气不好,但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的真实。"《武汉壹周》2012年第24期《食用主义》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7点钟该做晚餐的时候,恰好彭松的儿子谦恒作业也做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介     
教育类《教育的55个细节》(美)罗恩·克拉克著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人的尊重。但是,很多教师仍然未能理解,那些未成年的学生,包括那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他们的真正需要是什么。教师只有理解了孩子们不同发展阶段心理上、人格上的成长需要,才可能做到对他们有真正的尊重,也才可能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出色而智慧的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告诫天下一切家长和教师,她说:不要以为是成年人在“塑造”儿童,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积极的精神生活,即使在他们的肉体还软弱无力的时候,精神就已经首先在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朋友的儿子今年6岁,他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太倔,朋友让他往东,他偏偏要朝西。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我偏偏不!”一旦他的倔脾气上来,十头壮牛也拉不回来啊!朋友简直不知道怎么对付他了,常常向我诉苦。像这样的倔孩子我们身边不乏其人,许多父母为此困惑不已。每个孩子都不喜欢别人说他倔,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倔就是不好,甚至于倔就是坏。事实上,许多父母在说孩子倔时,其含义多数都不是褒义。父母不要说孩子倔,更不要给孩子贴上倔的标签。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理,你说我倔,我就倔给你看,我就倔到底,看你能够把我怎么样。孩子怀着几分好奇…  相似文献   

19.
7岁的孩子把《百家姓》背得滚瓜烂熟,是神童还是扼杀创造力的"被神童"?十几年的学习,唯一的目的就是在一场考试中拿个好分数,教育的目的是否已经被扭曲?一个本科生的培养成本,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人,"读书改变命运"更像一场输不起的赌博。"起跑线竞争"让读书改变命运成为赌博"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在中国广为流传、最令家长感到焦虑的话。在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的第一集《起跑线上》中,教育专家说,"起跑线竞争"正在让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潮流的反面。如今跨过"起跑线"看教育,教育更像一  相似文献   

20.
观点     
《教育》2013,(12):7
杨红樱:写好作文要让孩子学会感动和观察著名作家杨红樱曾出版过一本散文集《爱仔仔的理由》,描写的是她和爱犬仔仔的生活,她表示,这本书就是从她对生活的观察中而来。杨红樱说:"我每天带着一颗容易感动的心去观察仔仔的生活。很小的事情都会给我带来触动。其实孩子们写作文需要的也就是这两点。"杨红樱表示,现在的孩子接触电脑、电视的时间太多,高科技带给他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