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直在追寻理想的教育,可谓竭忠尽智,然而却难以摆脱"专制和功利"的教育魔咒。当我们静下心来体味挣扎的痛苦时,常常会咒骂罪魁祸首——中国特色的"考试"。一般而言,考试作为一种监测手段,只产生分析的数据,对教学质量本身并无任何价值,教学质量,由教师的日常教学累积而成。学校以"统考"的方式,监督教师负责任地教学,同时甄别教师教学的"好"或"坏",这是一种传统的方式,然而一定不是唯一的方式,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我校的"一师一卷",就是一种考试新方式的尝试,从原来的学校教导处私密出卷、统一测试、  相似文献   

2.
考试是教学评价手段之一,而现在许多地方过分强调了"考试万能",仅以升学率评价学校,以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评价教师,以分数评价学生,因此,很多教师自然搞起了"题海战术",考试次数多,考题考卷的分量重,考试难度大.这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校教师和学生重分数、轻能力和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扼杀学生的天性,阻碍学生的发展,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形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对于校本教研,我们已经形成了两点共识:其一,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得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得以发展,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其二,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是"共生互补"的,正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研究的"参与"和"介入",才会不断改变教师教学的行为、状态和习惯,最终实现学生全面的、高质量的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正>法国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作为教师,我们习惯于学生考试后的成功表彰,习惯于领奖台上鲜花后的一抹微笑,习惯于让学生争优的不断鞭策,无形中这一切为我们戴上了"有色眼镜",不自觉地就把学生分出了三六九等,只觉"皓月当空",未见"星光闪烁"。其实,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要我们勇于打破传统,摘下"有色眼镜",真诚地赏识学生,客观地评价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而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的作文教学,多数教师只关注作文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这种为考试而作文的做法,一味进行单纯的机械训练,导致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假话、套话、空话连篇,丧失了个性。狭隘的教学观念,功利的指导思想,使原本应该灵动多情的作文教学"生病"了。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治愈"被生病"的作文教学,不妨找准学生的兴趣所在、能力所长,给他们开上几副"药方",使其有  相似文献   

6.
我国初中英语教学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评价体制的片面性,教学带有十分明显的功利色彩,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什么则丢什么,完全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把教学的全部目标和任务窄化为考试,把整个基础教育完全异化为"应试教育",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英语教学,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学生疲惫于题海战术中,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改革英语教学,使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趣味性。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相似文献   

7.
作文当有明确的目的,"文为心声"应是中学生作文最重要的"法则"。然而,在一切围绕考试转的背景之下,学生习作的"功利"性难免越来越强——"面向考试"、"应对考试"、"瞄准考试"乃至"一切就是为了考试",导致许多学生的作文偏离甚至脱离了"文为心声"的轨道,步入作文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我身边的不少同学总认为"分分分,我们的命根",他们视成绩为唯一的追求而排除其他一切,还不时提及某某同学在考试中作弊,其成绩排名不应在自己之前。很多同学一旦考试发挥失常,惨遭"滑铁卢",则难以自控。这是一种什么心态?怎样对症下药?这是一位高三同学在来信中描述的情况。他提的问题很有普遍性。产生了功利心理的同学,太注重看得见、摸得着的动力——分数。作为毕业班的学生,把分数放在首位,本应无可厚非,但每次考试  相似文献   

9.
我国数学双基教学根植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其教学文化的特色表现为:在课堂上,教师讲启、学生听练是数学双基教学课堂的主要组织形式,"启发式"、"师生互动"、"精讲多练"表现了我国数学双基教学课堂的文化特色,而"五环节"教学模式则是其集中体现;在教学活动方面,系统讲解、解题、复习、变式练习、考试等成为常规教学活动,它们构成了数学双基教学的一道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在教学关系上,作为教学过程本质的教与学关系,表现出学生服从教师,学习围绕教学的特点,而师生对大纲教材的一种服从关系也是数学双基教学文化的一个特色.继承和发展数学双基教学文化要做好:在数学课堂上,改革和调整传统的"五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学科发展和学生的"数学现实"来组织数学知识的教学;淡化数学教学中的"考试功利".  相似文献   

10.
从"不学诗,无以言",到唐宋元明清,中国的诗教传统绵延相传,如今我们却只能看到,在"诗的国度",诗歌写作教学几至于乏人问津的境地。究其原因——课业负担重,考纲不要求,考试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言以蔽之:功利之心所使然。"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基于此,我尝试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引入写诗的环节,以期唤醒沉睡在学生心底的诗心。我将诗歌写作指导设计为三个训练步骤,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渐入诗境。第一步,踏上诗歌殿堂的台阶——改写古诗词。古典诗词短小精练,意蕴丰富,千百年来叩响过无数善感的心灵。若能从诗歌的灵魂——"感情"出发,就把握住了诗歌写  相似文献   

11.
正问题解决作为数学应用的显性体现,历来为数学教育教学所重视,高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但倘若基于考试、进而基于实效而审视时下高中数学的问题解决教学,则恐怕只能将其归属于"低效".因为,多数情形之下的问题解决教学,遵从的是"顺序性""审题"、进而"经验型""定向"、最后"天才式""求解",这种模式于综合度较高的问题解决教学中尤为常见.应该注意到的是,上述模式实际上是"综合法""执果索因"式求解思维的再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的通常只有"所以然",而鲜有"之所以然".  相似文献   

12.
学数学是为了考试拿高分、竞赛拿奖牌,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做铺垫。学习中强烈的功利色彩,人们关注的只是分数、奖牌下的短期效应。在这种浮躁、功利观念的驱使下,师生们都力求用一种超乎寻常的方式在分数上创造奇迹,却把数学学习中最有品味的东西——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培养丢弃了,数学教学生态被浮躁与功利破坏。开放考试形式,调整考试重心,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拯救被功利破坏的数学教学生态,是数学教学回归健康轨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8月,教育部明令取消"小升初"与"奥数"挂钩,推出《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这种反对培养"功利型"考试机器的做法一时让很多人拍手称快。然而,实际情况比这复杂得多,更隐蔽的、以各种升学考试为目的的培训班并未消失,这让广大家长们更加困惑:让孩子参加各种考试培训可能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使他们只能跟着老师走,为应试而被动学习;不让孩子补习,凭其  相似文献   

14.
从"不学诗,无以言",到唐宋元明清,中国的诗教传统绵延相传,如今我们却只能看到,在"诗的国度",诗歌写作教学几至于乏人问津的境地。究其原因——课业负担重,考纲不要求,考试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言以蔽之:功利之心所使然。"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基于此,我尝试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引入写诗的环节,以期唤醒沉睡在学生心底的诗心。我将诗歌写作指导设计为三个训练步骤,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渐入诗境。第一步,踏上诗歌殿堂的台阶——改写古诗词。古典诗词短小精练,意蕴丰富,千百年来叩响过无数善感的心灵。若能从诗歌的灵魂——"感情"出发,就把握住了诗歌写  相似文献   

15.
正作弊与反作弊一直是考场上的"重头戏",有人从作弊中尝到"甜头",有人因作弊酿下"苦果"。从古至今,作弊从未禁绝。湖北的这所学校将考场设在树林中,只是改变了考试的地点,考试的形式与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有人认为这种考试环境的改变,有利于学生超水平发挥,但仔细思量,却未必如此。每一个学生对新环境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习惯于在教室考试的学生,要在树林里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被外界事物干扰,并非易事。学校想当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为了提高升学率,很多语文教师都不得不围绕着中考指挥棒而展开教学。教师整日忙于研究中考题型,寻找教学"捷径",期待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填鸭式"地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有效地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呢?  相似文献   

17.
<正>自然自在,是指事物按照自身特有的规律存在,不因外界约束和干涉而改变。做自然自在的教育,就需要我们返璞归真,重回教育的原点,追问教育的本质。如果把"教育"看做是追求功利的"手段",那么学校就会变成机械、重复练习的"训练场",师生则是那了无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作业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手段之一,也是对当日教学反馈的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关键,但教学质量从何保证呢?作业质量就是其根本保证之一。作业扮演着"多重身份":作业既是学生反馈所学知识的"展台",也是老师了解教情学情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学生通往考试的"路径",是教师传授考试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武器"。现在的高中英语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诞生后,英语教学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农村地区学生就作业设计该怎样进行呢?本文就作业设计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正处在一个功利化的时代,就连"阅读"这样一个精神性、价值性活动,也被一些学校窄化为应试的工具:阅读后的知识"考级"、刷题、知识竞赛等。阅读不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而是为提高"语言素养"从而达到在语文考试上获取高分的手段。当今,恐怕没有哪个学校没有课外阅读活动,但是这种阅读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本身,而在于"通过阅读",着眼于人格完善、人的全素养的发展。尤其是阅读后的"延展行动",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和  相似文献   

20.
肖安庆 《教书育人》2011,(32):56-57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校长是第一责任人。长期以来,应试本位教学观、知识本位课堂观、分数本位评价观,使得教师教学行为表现为课堂的"灌",作业的"滥",考试的"多",管理的"死",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毫无生机。面对课改的要求,面对课改推进中面临的问题,校长的教学领导力逐渐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焦点。本文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