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拼音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孩子认读汉字、独立阅读的拐杖,如果拥有了这根拐杖,孩子就能早日在文学的天地里自由驰骋,享受文字带来的乐趣。但是,汉语拼音是由抽象符号组成的,孩子容易感觉枯燥乏味。在教学中,我尝试将知识点与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起来,让拼音课堂也拥有自己的魅力。一、听故事,学标调在学生学习了复韵母之后,教师就要教授学生标调的  相似文献   

2.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标要求,紧扣教材编排意图,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采取多种途径将学拼音与识汉字、学词、学句、读儿歌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轻松愉快学好拼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义务教育误程标准实验教材“汉语拼音”部分的内容.集“学拼音、读童节、识汉字、诵儿歌”为一体,以色彩亮丽的插图、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富有童趣龄练习为辅助,彻底摆脱了过去传统拼音教学“单纯地”“孤立地”学拼音的束缚,开辟了汉语拼音学习的新理念.给教师极大的创作空间。做为一线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汉语拼音教学模式,利用新教材.设计新教法.让汉语拼音教学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4.
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保证,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是学习语文的拐杖。然而拼音本身又是一些符号,没有特殊的意义,学起来枯燥乏味。尤其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要学习抽象的、陌生的汉语拼音,显然是有困难的,也易引起厌学情绪。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相似文献   

5.
刘晔 《教学与管理》2002,(11):61-6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这阐明了汉语拼音的工具性。也说明汉语拼音是以识字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但传统的拼音教学存在着一些缺点。一是用汉语拼音作为工具进行识字教学,学拼音时难教难学,枯燥乏味,影响儿童学习兴趣,致使一部分学生一入学就产生厌学情绪;二是学了拼音后,儿童写话时常常用拼音代替汉字。  相似文献   

6.
汉语拼音是支撑汉字学习的一根拐杖。牢固掌握拼音知识以后,学生学起汉字来就会如虎添翼。然而,在拼音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由开始的好奇起步,发起音来还很响亮,学到半途,渐渐地就会学习热度不足,出现厌倦的情绪。所以,我们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采取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下面谈谈我自己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指导方法。一、声调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对新  相似文献   

7.
正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在汉语拼音教学。只有认识了拼音,我们才能学习更多的汉字。拼音是语文教材里最基础的知识。汉语拼音是小学一年级学习的重要知识,是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连接学生阅读和认知的纽带。我们的语文教材也是随着学生的需要在不断地改版。现在的语文教材在拼音教学上进行了富有创新的改革。里面设计了很多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图,创设了很多学习汉语拼音的情境,从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入手,把学习汉语拼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汉语拼音”部分的内容,集“学拼音、读章节、识汉字、诵儿歌”为一体,以色彩亮丽的插图、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富有童趣的练习为辅助,彻底摆脱了过去传统拼音教学“单纯地”“孤立地”学拼音的束缚,开辟了汉语拼音学习的新理念,给教师极大的创作空间。做为一线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汉语拼音教学模式,利用新教材,设计新教法,让汉语拼音教学焕发活力。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活化语文,激发兴趣刚入学的儿童,其实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他们往往把学习、游戏混为一谈,即使在接受学习任务时,儿童也总想把这种…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应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将学说普通话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在此精神指导下,所用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改变。根据新教材的先识100多个字再学拼音(即利用所认识的汉字学习拼音),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识字阅读的要求,我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第一册一、第一册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不要求学生直呼音节、给汉字注音,或用拼音代替汉字写句子、写短文?二、看图拼音识字的教学要求是什么?三、看图学词学句的目的、要求是什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学生一入小学就开始学习汉语拼音,时间花得不少,但教学效果总不理想,如,学生看音节读不出或读不准字音,看注音读物则读不出或读不成句子。以致有的专家认为汉语拼音难学、要求高,加重了学生负担,于是一再降低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有的主张汉语拼音到小学二年级再学;个别人甚至把学拼音和识汉字对立起来……笔者认为,造成拼音教学费时低效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没有遵循汉语拼音的自身规律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这阐明了汉语拼音的工具性,也说明汉语拼音是以识字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但传统的拼音教学存在着一些缺点,一是用汉语拼音作为工具进行识字教学,学拼音时难教难学,枯燥乏味,影响儿童学习兴趣,致使一部分学生一入学就产生厌学情绪;二是学了拼音后,儿童写话时常常用拼音代替汉字。如何让孩子在乐趣中学习拼音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也应该看到,汉越来越受重视,智能输ABC入法、全拼输入法、双拼输入法都是以汉语拼音作依托,而电脑…  相似文献   

13.
廖瑞芳 《广西教育》2013,(37):70-70
拼音看似简单,学起来并不容易。笔者经多年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单单读声母时还能读好,但是要拼读汉字就显得特别吃力。这是由于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掌握好拼音,所以他们在拼读汉字时会比较困难。由此可见,汉语拼音的教学应当实施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一、图文结合。感受图片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汉语拼音方案》是根据普通话语言系统制订的一个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言的方案,它是汉语拼音教学的依据。小学教学汉语拼音,是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出发,帮助儿童较快地掌握汉语拼音这个工具,从而有利于识字和学习普通话,提前进行读写训练。现行的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拼音教材,在总结30多年各地拼音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它在不违背《汉语拼音  相似文献   

15.
正试行苏教版教材时,刚上一年级的孩子都是先学拼音再识字,在家长、教师看来这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而自从试用部编版教材开始,把拼音的教学延后了,先认识部分汉字,再学习拼音,还要边学拼音边认字,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家长也免不了手足无措。说实话,方方正正的中国汉字在天真烂漫的孩子眼里既没有五彩缤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 ,以全新的面貌与小学生见面了。无论是教师 ,还是学生 ,都不约而同地喜欢上了这套教材。那色彩亮丽的插图、浅显易懂的内容、富有童趣的练习 ,不正是为学生们准备的一道“美味、可口”的“快乐大餐”吗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实验教材中汉语拼音编写的整合 ,这部分内容集“学拼音、读音节、识汉字、诵儿歌”为一体 ,彻底摆脱了过去传统拼音教学“单纯的”、“孤立的”学拼音的束缚 ,开辟了汉语拼音学习与语言学习相结合的新理念、新教法。一、活化语文 激发兴趣六七岁的儿童 ,特别活泼好动 ,…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读拼音识字”共12课,是识字的起步,它从发展语言入手,借助图画和纯拼音句群,安排生字。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一边阅读拼音句群,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一边学习笔画简单的汉字及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初步的阅读训练。这部分教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识字减少了教学量,放缓了速度。现行教材的“看图读拼音识字”有20课,识字量为99个,新编教材减少到12课,识字量只有66个。2.继承了现行教材的优点,采用多种形式识字,着眼于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如:教给汉语拼音,提高学生认读字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把拼音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不再要求直呼音节、辅助阅读和辅助写作,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汉字、独立认字、查阅字典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把学生练习识字、阅读、写作的过程比作学习走路,那么拼音的作用犹如拐杖,架上拼音这副“拐杖”是为了帮助保持平衡,更好地练习走路,而并非将使用拐杖的技巧练得出神入化。但在现实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偏离了课程标准的目标,拼音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过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而拼音作业的布置更是没有得到重视,千篇一律,机械重复。那么应该怎样科学地布置拼音作业,帮助学生走好语文学习的第一段路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9.
汉语拼音是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让学生掌握拼音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修订后的大纲对汉语拼音部分降低了要求,重视汉语拼音教学要坚持“读、说与活动相结合”,把拼音教学与说话训练和游戏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下面就具体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拼音教学的趣味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本册教材在学习汉字之前,集中安排了汉语拼音的基本内容,其教学要求是:学会声母、韵母、掌握四声,认识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拼音方法。教学重点是字母和拼音方法。难点是区分前后鼻韵母和声、介、韵快速连读的三拼音。教学时,要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