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担忧的古诗文阅读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发现,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渐渐走进了一个怪圈:有的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名篇名句;有的偏重于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这种串讲加分析的教学方法,教法上面面俱到,而且老师只顾"填",学生充当"鸭"。诗词教学最终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的古诗文弄得支离破碎,根本谈不上什么去体味挖掘古诗文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相似文献   

2.
新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一至六年级学生背诵古诗文160篇(段),初一至初三学生背诵古诗文80篇(段),合计240篇(段),即平均每学年二、三十篇。这些古诗文篇(段),绝大部分是诗词。它提高了古诗词在小学阶段的地位,增加了学生古诗文的阅读量,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阅读兴趣。孩子们在鉴赏、诵读中含英咀华,可以受到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一、我的调查  相似文献   

3.
古诗文学习的个性化是教学的难点,我们用协同学习的方式,借助"四一律",即一"译"呵成、一字封神、一问贯篇、一图解密,解读古诗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打破古诗文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文,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合计240篇。确实,从小学到初中,我们的学生花了很多时间,背诵积累了大量的古诗文。但据笔者调查,许多学生背诵古诗文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能够对付考试中的几个默写填空题,这不免让人感到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笔者以为古诗文中还有我们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要让学生从写作这一角度认识古诗文的作用,让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走进我们学生的作文,为学生的作文添彩。那么如何让学生把已积累的古诗文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呢?  相似文献   

5.
刘近华 《天津教育》2011,(11):52-52
古诗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许多专家、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本文仅就古诗文教学谈几点思考。(一)结合历史背景讲解,理清每篇古诗文写作的历史背景,对学生来说可以更好的理解各篇古诗文的历史意义,也可以通过精彩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如在讲解《鸿门宴》这篇文章时,  相似文献   

6.
走近古诗文     
<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文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我们的初中课本收录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它们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含义深远而又耐人寻味。学好古诗文,便于传播古典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养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值得我们关注。如何更好的展开古诗文教学,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立足课堂教学,与大家分享以下心得。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浩瀚的传统文化中,一篇篇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古诗文,就像是海洋里一颗颗明亮纯洁的珍珠,高贵典雅,璀璨夺目,打动着人们的心灵,扣击着读者的喜乐悲愁。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呢?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诵读是学好古诗文最有效的途径。诵读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担任了多年语文教学工作,在古诗文诵读教学方面也积累了点滴经验,我认为古诗文的课堂诵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综观我们现在的教材,小学六年古诗的总篇数不足40篇。要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扩大学生古诗文阅读的信息量,必须得拓展古诗文的阅读,增加阅读量,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文教学中采取了课内"举一反三"与课外拓展阅读相  相似文献   

9.
卞学军 《广西教育》2013,(21):70-70
学生学好古诗文,不但可以提升文化品位,而且能陶冶情操,但当前的小学古诗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大多数教师采用"读讲背模式",在课堂上没有体现出诗的美;教学的方法单调,学生提不起兴趣,老师也很无奈。因此,教师必须探索适用的教学方法,提升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的具体做法。一、创设情境一篇优美的古诗文充满了情味、情趣、情韵。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可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犹如一条光彩夺目的银河,一篇篇精美的古诗文,就像一颗颗耀眼的明星在传统文化的星空熠熠生辉,璀璨夺目。当我们仰望传统文化的星空时,总是被它的精炼深邃深深折服。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呢?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白知。”可见,诵读是学好古诗文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语文课程标渤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但纵观我们的教材,古诗文的内容毕竟有限,所以,要扩大学生古诗文的阅读量,必须对古诗文教学进行拓展。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文教学中采取了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试行以来,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重新编排和整合,每册语文教材都收录编排了几篇古诗文,旨在引导、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但是语文教材中的几篇古诗文,对于中国的古诗文来说,只是沧海一粟.如果只诵读这样几篇古诗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时是很难达成.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的同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感染、意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让我们这些年幼的孩子早起步、喜欢上这些古诗文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笔者觉得教师首先得转变教学观念,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吟咏古诗文,把诵读古诗文作为一种乐趣,并成为师生学习的一种自觉行为.为此,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尝试与探索,有了许多的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课程标准》中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80篇,由于古诗文的创作年代久远,语法结构特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古诗文教学,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心理学证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处在人生记忆的最佳时期,大量积累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各个学段的背诵量,小学阶段学生要背诵60篇古诗文,初中阶段的学生要背诵80篇古诗文。由此可见,古诗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忽视古诗词教学,认为学生只要能背诵,考试的时候填写正确就可以了,对古诗词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一直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古诗文是高中老师应当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生来说更是如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优秀的古人用智慧和血汗为我们创造了许多璀璨绚丽的文化产物。古诗文正是这种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再到清词明曲,一篇篇精彩绝伦的古诗文无不让人拍手叫绝。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有必要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古诗文中构建艺术体系,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正>放眼中华历史文化,一篇篇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古诗文,灿如繁星,宛如瑰宝,艳似百花,高贵典雅,璀璨夺目,打动着人们的心灵,扣击着读者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一、初步朗读,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诵读教学的常规工作,主要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相似文献   

17.
出口成章,能展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善于引用古诗文,能彰显一个人的文学功底。对于中学生而言,加强古诗文的学习和积累尤为重要。瞧,每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古诗文名句的默写题必不可少,而且分值还不低呢。《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7—9年级学生要背诵80篇(段)古诗文。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语文新课程标准》)古诗文的积累应是语言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积累十分重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在附录中还列出了推荐的70篇篇目。  相似文献   

19.
黄红英 《成才之路》2022,(6):110-112
学习古诗文要充实阅读作品数量,增强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文能力.传统古诗文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枯燥,教师经常采取单篇阅读教学方式,整体阅读速度较慢,教学效率低.群文阅读是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多篇古诗文,通过比较阅读与鉴赏,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群文阅读教学法在高中古代诗文教学中的应用进...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自1978年恢复设置以来,古诗文就一直是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教育部高教司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的《大学语文》共67篇作品,古诗文接近50篇。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古诗文占到了52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