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偏颇比比皆是,过分强调孩子的名次、阻止孩子玩耍、指责孩子的失败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和思想健康.因此,疏导交流通道,搭建沟通平台,保障家庭、学校的信息沟通和行为互助,对于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至关重要.做好家庭、学校联动互助,能够营造出更为健康和谐的教育成长环境. 为了畅通家校沟通互助渠道,我校建立了"家校恳谈会"制度,"家校恳谈会"不同于家长会,其核心是沟通,最终目的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与家长们协力对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人性化教育."家校恳谈会"一般来说都选择素质高的家长参加,但也有必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家长.一味地追求学历高、素质高的家长,反而容易导致信息的片面化,缺乏整体的关照.只要是关心教育、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都可以作为代表出席恳谈会."家校恳谈会"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有效互助沟通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张亚玲 《今日教育》2014,(7):120-121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予科学的指导。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配合得当,就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教育才能显现最佳效果。家校沟通,也是树立学校形象和师德形象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家校及时、有效沟通至关重要。班主任在其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善于引导,讲究谈话的艺术性。家长的文化层次、个人修养存在着差异,我们应分清类型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地进行有效沟通,使家长对问题的看法和教师渐渐趋于一致。具体而言,家校沟通可通过以下六条路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是人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起到起点和基础的作用。正确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融入校园教育,也能够与校园教育互相取长补短。因此,各个学校采取了各种方法来加强家校共育,请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家校共育过程中,也存在着部分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互联网进行家校共育的沟通协作,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方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王本贤 《中国教师》2012,(14):41-42
<正>家校和谐,教育共赢,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为进一步促进家校间的联系和沟通,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关怀,成立了世纪小学家长委员会。学校认真贯彻《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评议权,使家委会建设逐渐实现规范化,科学化。通过积极地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学校真正实现了"沐世纪阳光,育时代栋梁"的教育目的。家校间的互动和合作也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为孩子开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其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环境系统。一方面,学校教育影响并制约着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以它的力度和成效制约学校教育的成果。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性,如何创新家校合作机制,让两者紧密结合,携手育人,发挥最大的效力,这是当前提高家校合作成效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基于"人文立校、主动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着力于构建"适合初中生主动发展"的家校合作模式,要求家长成为学校教  相似文献   

6.
家校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经历了家校独立、家校同步、家校合作的发展过程。现时,我国的家校合作处于学校主导的状态,家长在其中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和商议;接受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校教育。家校合作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也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学校主导下家长参与的教育模式,家长在与教师沟通、与学校沟通中扮演被动、次要、从属的角色。而现代家校合作中,强调家庭与学校的平等地位,鼓励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发挥师生关系的协调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家长角色的学习者、学校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与学校教育一起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也应认识到家长的主体性地位,强调教师与家长平等,协助家长发掘家庭教育中的优势因素。  相似文献   

8.
潘俊平 《文教资料》2009,(35):134-135
家庭教育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积极联系.让家庭教育有助于学校教育:坚持与家长加强信息交流,让我们的教育行为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建立家校联系的长效机制,在联系中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促使家长分担教育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教师和家长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人,有效的家校沟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的纽带和桥梁。针对当前家校沟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沟通方式,推动家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萨提亚模式理论为解析家校沟通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提升沟通效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是一张网,随时随地,处处可见;点点滴滴,润泽无声。今天,教育有了"家校网络"这个新的元素,让"家校网络"这个现代教育技术加入了教育这古老的行业,让教育有了新的机体,呈现出新时代亮丽的风采。"家校互动网"是指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家长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1.
吴梦娇 《家长》2023,(31):25-26
<正>家校沟通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有一定可供遵循的策略法则,只要家长掌握沟通技巧、明确家校沟通的要点,家校双方便能够更好地携手前行,共同打造教师顺心、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的教育环境。沟通是衔接家校双方的桥梁,更是教师反馈教学成果,家长表达教育需求的重要契机,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家校沟通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式,经常进行家校沟通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优势,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成效。家校合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认识到家校舍作的重要性。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对家校合作认识上不统一、家长的教育能力不强、家校合作实效性低等等。只有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筑有效的学校——家庭交流平台,加强家校之间信息的沟通,取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才能使家校真正形成合力,最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使之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达到教育的目的。文章要就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教育模式以及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使命。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建设,可以使学校教育接力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在“双减”背景下,解决亲子沟通不畅、亲子关系紧张这一现状,采用“焦点解决教育”心理技术,挖掘优势资源,引导家校携手育人新方法,同步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沟通能力,指导孩子觉察自己,看见自己,指导家长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关注孩子成长,促进多方和谐关系,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家校合作就是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为此,我校以"开放、民主、融合"为宗旨,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工作。敞开校园大门,架起家校桥梁家委会委员轮值是让家长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孩子,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加强家校之间合作与交流的一项有重要意义的活动。每周三上午,海  相似文献   

16.
家校直通车     
每个孩子的后面是一个家庭,“为了孩子”是家校教育的共同目的,也是教师争取家长信任、支持的切合点。为此,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校互动活动,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满堂言——圆桌式家长会。把家长会场布置成圆桌式,有利于缩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彼此之间交流经验、意见、建议。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向家长推荐好书,宣传教育科学知识,传递教育动态,这样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一线通——电话联系。采用电话的形式,与家长交流孩子的点滴进步或小小失误。不吝惜表扬,也不要放过错误,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喜鹊报春——家校联系卡。当孩…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开展"亲子手语课"的实践,从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供给家长直接了解孩子学习的机会、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搭建聋校低年级家校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正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孩子的第一个自然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学校教育则是孩子一生中最根本的教育场所。因此,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对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如何开展家校合作(1)班主任要尊重理解家长,平等沟通。班主任在完成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家长。这也是对班主任道德修养的一条重要要求。班主任如何尊重理解学生家长呢?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要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更不要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其次,要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上海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会议上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家长对子女学业与成长的教育态度及家校合作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目前的上海家庭教育中,尽管还存在着家长过分看重学业成绩、对孩子期望过高、家校沟通不畅通等问题,但也有一些好的迹象值得人们注意,道德品质教育正取代以往简单的学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与认可,家长开始重视并热衷于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家校的多方位合作正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正>"家校互动"是指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家长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通力合作,互为补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一致性,那么学校教学好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传统的家校教育中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