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霜 《新闻界》2002,(5):33-34
电视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必须选择和确定一个好的批评对象,即是说,选题要好。好的选题一开始就赋予了电视批评成功的基础,一旦选题错了,“那你所展开的批评就意义不大,或者根本没有意义,也就谈不上批评所产生的社会效益”(1)。那么,什么样的选题才是好的选题呢?就电视批评的研究范围来说,大到整个电视文化,“包括了人类电视现象的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社会积淀”(2);小到各种具体的电视节目以及同节目相关的电视文化现象、电视文化思潮。电视批评的对象无论大小,都脱离不了电视文化的圈子。而电视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文…  相似文献   

2.
李兴仁 《新闻知识》2007,(10):74-75
长期以来,舆论界和学术界对电视这一客观的文化存在及其文化身份给予了种种感性或理性的界定:"电视文化是通俗文化"、"电视文化是消遣文化"、"电视文化是娱乐文化"云云。但是,任何一种单一的说法都不足以定义电视文化。同时,对于  相似文献   

3.
由于电视传媒而引发的一场《红楼梦》学术之争,是媒体介入学术的必然结果,不仅属于学术问题,也是值得探究的媒介文化现象。面对论争,刘心武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为什么我的讲座和书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恳切地希望各方人士,如有兴趣,都无妨来研究  相似文献   

4.
龙丹青 《新闻窗》2006,(6):53-54
随着电视机的大量普及,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一电视文化巳悄然形成。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处于其文化氛围中的每一位社会成员。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电视文化对儿童的影响尤为显著,因为儿童对文化,特别是对电视文化普遍缺乏鉴赏和判断,同时他们正处于身、心、智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在强大的电视攻势面前,不可避免地成为电视的“俘虏”,所以,探时电视文化对儿童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命题的提出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志华 《现代传播》2007,5(1):19-24
本文在对受众及社会对主持人的关注、电视文化格局的当下现状、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的种种现象与问题以及播音主持理论研究的某些缺省等多个领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这一命题。作为电视文化影响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节日主持人文化影响力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对节目主持人文化责任的一种规指,对电视文化、电视媒体自身文化品格提升的路径指南,也是为建设和谐文化,为民众提供一种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诞生了电影、广播、电视,同时电脑、多媒体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也向我们走来……现在,一个电视文化的时代已经逐渐成熟起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视。电视不是一切,而一切又都出现在电视里。我们可以预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电子电视、信息时代,让您足不出户便知道天下大事,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二十一世纪的文化艺术,足不出户便可与外界沟通,您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自我,而是多元的电视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元素。因为,电视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化工具。人类在自己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创造和使用着工具,当一种工具被创造并加以使…  相似文献   

7.
电视文化,究竟有哪些特性与特征?如何认识与运用它们,以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呢?这里,试从六个方面予以概括与论述。1.传播范围最广、受众人数最多的电视文化电视是当代所有传媒中效应最广泛、最普及的载体,它的视野无界,受众人数最多。电视文化是通俗文化,且俗中有雅,深入浅出;不论文盲文豪,不分年龄性别,不管你是平民百姓,还是国家元首,在电视荧屏面前,人人平等,个个均为观众;不分上班下班,无论私人卧室或者公共场合,电视文化都能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据外电与新华社20世纪90年代初的分别报道,美国70…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多元化的日益渴求,作为文化工具和文化载体的电视,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电视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并以其独特的渗透力强劲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正确把握电视文化的精神内核,有效释放电视文化的积极效能,最大限度地消解其负面影响,无疑是电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广大观众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谁都不能熟视无睹电视在20世纪人类文化舞台上的醒目到场和隆重出演。这一现象必然会导致我们对电视文化身份及其本质特征、学理层面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电视产业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一种不可置疑的文化现象.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电视文化产业也与时俱进,其发展的生态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试图从电视节目的品质和层次的平衡,以及电视人的文化自觉方面探析当今电视文化发展的生态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电视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视文化对人们观念的影响电视是一种全方位展示生活各个层面的信息源,它再造了一个生活现实。表面上看绝对是先有生活,后有电视。但是从流行服饰到流行歌曲,从审美情趣到思想观念,以至我们谈情说爱的模式,都受到了电视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电视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十分重要的人文环境。如今,电视文化将更加明显地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性格和文化创造,同时也会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思想。一是人们心理距离的缩短。电视把一切遥远的、抽象的变成近距离的具象的,而且把所有这一切变成平凡的、亲切的,这将大大缩小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2.
宋庆武 《记者摇篮》2006,(12):52-53
在电视媒体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龟视广告作为一种媒介产品已经成为电视艺术重点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承载的任务已经不单单是真实可信地表达产品本身的个性与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广告已经成为引领时代的?肖费文化和主流文化的风向标.它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从目前来看,电视广告收入已经成为各电视台的主要经济来源,即使在多种经营的电视台中,广告收入也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可以说,电视媒体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来自广告的竞争,而在竞争的路上,如何增加广告中的文化含量,应当成为电视广告人必修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电视纪录片是展示民族文化、影物等现象的一个手段,具有形象直观、色彩鲜明、可视性强等特点,尤其带有民俗特点的画面色彩,给人以古朴、自然的韵味。多彩的生活,多彩的画面,留给观众的不仅是这个地域或这个民族的一些传统的文化、风俗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交流,把民族的宝贵财富展现在人间。一、色彩在民俗内容的纪录片中的表现民俗的事物,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里讲的民俗是指物质民俗,如民族服饰、民居格局等;社会民俗,如部落、家庭、婚丧嫁娶等;精神民俗,如文化娱乐、道德礼仪、宗教信仰等。民俗是一种文化继承现象,保留…  相似文献   

14.
说起电视化类栏目,大家都不会陌生,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散》、《化报道》.浙江电视台影视化频道的《丛林》、《新天天说》都是电视化类栏目。电视化栏目难办,难以获得理想的收视率,这已经成为一种业内共识。《化报道》作为比较纯粹的化新闻,很可惜失败了;《新天天说》开始是擦边球的化新闻,更准确的说是社会新闻,所以小有成功;  相似文献   

15.
胡锡平 《记者摇篮》2005,(10):47-47
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一般说来艺术应是以丰厚的文化为其底蕴和基础的.没有文化的底蕴和基础作支撑,艺术的水准档次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一部电视作品,无论是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电视专题节目,甚至一个电视栏目都离不开文化的基础和文化意识,科学文化知识的注入。匮乏文化意识和文化蕴含的电视节目如同空中楼阁,也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缺乏生命力和坚实的立足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欣赏受众对包括电视传媒在内的一切大众传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首要的就是对各方面文化形态的审美欣赏需求。这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6.
“电视娱乐精神”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休 《视听纵横》2009,(2):15-17
当下电视娱乐热的兴起与泛化,既是电视回归平民趋向之使然,也是大众娱乐文化强力驱动的结果。电视娱乐运动似乎已成为当今一种引人注目的电视文化现象。随着电视娱乐节目风靡荧屏,社会对娱乐热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负面效应给予了很大的忧虑和关注,从而也引发了媒界对电视娱乐精神的研究和探讨。因为电视娱乐精神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全友  陈晶 《记者摇篮》2005,(12):31-32
有一位学者在描述大众文化时说:一个人的爱好叫习惯,一群人的爱好叫潮流,而一个民族或更广大的人群都爱好的就应该是一种文化。电视自走入寻常百姓家时,便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共同爱好。就像吃有吃的文化,玩有玩的文化,看也有看的文化。抛开电视画面表象的外衣,整体上,不论从受众的广泛性看,还是从它在社会上所起到的影响力来看,电视博大精深的内涵就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8.
崔琳 《青年记者》2007,(12):46-46
打开电视,最为火爆的莫过于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无数的“追梦人”被席卷到了这个全民娱乐高潮中。全民娱乐高潮的到来不仅仅是一种热闹喧哗的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值得反思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9.
当下.电视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文化形态.成为改造社会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力量。然而,电视对文化的影响并非只有积极作用。许多有识之士早就指出,收视率、销售量等市场营销术语引入“电视文化生产”.其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异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相似文献   

20.
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 ,从文化的层面上 ,审视一下湖南电视现象的内涵、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这一现象的人文效应 ,对探求湖湘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不无裨益的。一、湖南电视是湖湘文化的载体 ,又是湖湘文化的组成部分湖南电视立足湖南 ,面向的受众和服务的对象首先是湖南的父老乡亲。按照接近性的原理 ,湖南的父老乡亲最关心的是其周围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环境。受众需求是电视赖以立身发展的基础 ,所以湖南电视不管是履行职责还是出于自身的生存需求 ,都必然传承湖湘文化 ,成为湖湘文化的载体。湖南丰富的人文资源 ,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