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学》2003,(8):21-21
目前高中阶段开设的研究性课程,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该课程的突出特征是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体现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学习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2.
滋滋 《现代教学》2003,(7):21-21
目前高中阶段开设的研究性课程,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该课程的突出特征是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体现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学习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好比“知识超市”,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适应学习者的实际需要而设立的。它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选择权利并努力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为学生在学科领域自主发展创造了条件,给部分学有余力又喜欢某门学科的学生自由“选购”知识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学科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以其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等特点而得到推广。研究性学习有两个实施渠道:一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体现于学生的全部学习之中;二是专门设置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主的研究性课程作为独立的实施渠道,研究性课程本着“自主选题、自己探索、自由创造”的原则,重视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重视创造性学习,重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这里的“自主、自己、自由”并不是绝对的教师放手不…  相似文献   

5.
就教育的本质而言,无疑是提高人的主体性,而教育中的很多因素却可能影响人的主体性实现,其中课程因素尤为重要。学科性课程以学科建构为特征,坚持“知识中心主义”的原则,漠视学生的权利和地位,使其主体性难以实现;研究型课程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自由选题,自主探究,自由创造”为宗旨,一切以学生发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型课程的目标和特色 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是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课程。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发现、探究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自南选题.自主研究和自南创造”,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我们的课堂应该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状态,让学生全员参与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要给每一位学生以平等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华山 《天津教育》2001,(5):14-22
上海道小学,从80年代初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后来逐步发展到以优化课程结构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实验。自1991年起,开始“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实验研究,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为途径,通过开展创造实践,启迪创造思维,塑造创造个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从而为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成为创造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以学校教育目标为根据,在系统科学指导下,将学校三类课程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大课程”体系,以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提高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育人功能,初…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良性发展是指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了生动活泼、充分自由、全面而独特的发展,获得了支持其终身持续发展的最有价值的知识、能力、智慧和素质,实现了个人潜能的最大限度开发、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个性品质的最适度的发展。根本特征是学生在学校中追求并享受到了成功、健康、快乐的人生,实现了生命的幸福成长,具体特征或最佳状态是产生“高峰体验”。其课程路径:珍视学生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构建科学化、人性化的课程体系;课程实施对学生倾注终极关怀,注重精神引领和人生助动;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切实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评价与管理上,创造学生自由活动、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0.
教师应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游戏及游戏精神的内涵进行解读,了解体育游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游戏精神给予学生自由、体验、创造、协作、平等的精神观;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实现人的自由、创造、平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作》校本课程开发是从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兴趣出发,采用多种课程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利用课程专家、学校领导及教师、家长等影响因素,通过非等级评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开发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吴文刚 《教育探索》2002,(12):40-41
学科中心和知识本位、重视结果和忽视过程,是传统课程的主要弊端。研究性课程克服了传统课程的弊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是我校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体现学校育人特色、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课程。校本课程以问题研究和专项实践为主要构成要素,通过探究、交往、创造、反馈、检验等现实或模拟的活动,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吸收,综合运用和创造,通过实践活动与专业结合,并逐步学会发现、提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远程教育BBS信息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ernet的BBS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交流方式上的新选择。在BBS这个交流平台上,人们可以发表意见,相互切磋,共同讨论,形成一种自由的话语空间。中央电大“电大在线”中的“课程论坛”就是利用电子公告版系统,为学生和教师创造的双向交流的场所。笔者将在“课程论坛”中连续的不断发生的发帖子、回复帖子的信息往来,称之为信息流,并以一门课程为研究对象,将收集的2002年和2003年两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上网讨论的初步规律,并从中获得启发。  相似文献   

15.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是我校“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发展”整体改革目标体系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在小学教育中,要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能只着眼于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制作创造性产品,应该通过课堂改革大力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要培养创造性个性品质,只靠学科课程有一定局限性,必须充分发挥三类课程在这方面的功能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的精神是自主写作,作教学却处处在束缚。作教学真正要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性课程。它是本次课改的亮点之一,体现了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的同归。两年来,我校师生通过实践和探索,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创造和发现,获得了课程、教师、学生三者的同生共长。  相似文献   

18.
魏航 《教育探索》2012,(2):158-159
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强调课程的灵活性、扩大学生的视野、创造自由的学术环境和注重课程的国际化是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对我国的启示一是要重视研究生课程的基础理论性,提高研究生的认知能力;二是要注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适应研究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提倡广博的教育,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四是要创造活跃的学术环境,促进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五是要开设国际化的课程,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在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课程问题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旧课程的弊端更为突出,要求改革旧课程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的第二轮课程改革。课程的体系结构,是涉及课程领域各方面的关键,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最实质的部分。课程结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三个问题:1.综合课程的问题综合课程的目标在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在内容上重视学科的综合,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界限。它既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减少课程门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相似文献   

20.
主体参与     
传统课程论一般从静态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析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实践的丰富性、生动性。现代课程不再仅仅是静态内容,而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动态系统。生动活泼的课程形态是由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四个因素构成的。它们既是形成课程机制不可或缺的因素,又是课程形态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对现代课程的总体描述。其中,主体参与是其核心要素。以主体参与为本位的课程可以表示为: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生命体验。从主体性角度理解,课程活动是在师生、生生中创造与分享的过程。主体参与过程中的课程不单是师生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