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宗银 《军事记者》2002,(9):38-39,42
写稿见报,是每位作者的愿望。然而不少同志,辛辛苦苦写了许多稿件发往报社,结果石沉大海。出现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稿件没有质量,从内容到形式都显得“一般化”。那么,稿件如何才能突破一般化呢?我联系实际谈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黑龙江日报从事编辑工作多年,结识了一大批各地通讯员,也编发了他们很多的稿件。在编辑审稿过程中,笔者认为,要提高通讯员投稿中标率,除稿件内容要绝对真实可靠外,还要在快、短、活、深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接地气才能长灵气,深入实践才能使稿件富有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4.
刘永国 《新闻前哨》2003,(12):54-55
这几年连续参加湖北新闻奖复评和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的评选,接触了大量送评稿件,眼看着一件件稿件斩关夺隘,步入各个层次的新闻奖,也眼看着一篇篇稿件被淘汰出局,名落孙山,觉得有很多可总结的东西。从评选实践中,我感到准确掌握获奖好新闻的标准,是攀登新闻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何世勤 《新闻界》2001,(6):57-57
最近,认真看了一些通讯员的来稿,发现不少稿件质量相当不错,但也有部分稿件存在一些问题,既影响了稿件的命中率,又加大了编辑的工作量。我认为,当前通讯员来稿中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追风”。何谓“追风”?就是报上每发表了一篇较有影响的稿件后,跟着都会有不少人“追”着这篇文章的主题去采写稿件。尤其是每当中央、省委作出一些重大部署后,各地党委、政府作出相应反映的稿件,在这方面的问题表现得就更为突出。“追风”问题的实质是违背了新闻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即新闻要“新”,要讲“创新”,“追风”则只是简单地摹…  相似文献   

6.
记者肩负着为新闻传媒提供新闻稿件特别是优质新闻稿件的特殊任务,以满足报纸等媒体正常运转的需要。新闻记者每天都接触着大量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接触着许多崭新的领域。怎样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经挤社会中写出较好的新闻稿件?笔者认为,关键取决于新闻记者是否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防御与抗击今年第5号强台风(海棠)、第9号强台风(麦莎)的战斗中,我省新闻媒体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省委宣传部的要求,全力以赴,众志成城,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及时宣传报道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抗台救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宣传报道省委、省政府的果断决策和正确指挥,宣传报道各地、各单位迅速投入抗台救灾的积极行动和有力措施,宣传报道灾区人民振奋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心和明显成效。在报道中,无论报纸、广电还是网络媒体,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呈现出许多亮点和创新。本刊特组织刊发以下稿件,供同仁参阅。  相似文献   

8.
何强 《记者摇篮》2006,(6):42-42
大凡采写过批评稿件的记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采访、撰写、交稿、见报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个别稿件总要经历一些磨难和曲折,有的胎死腹中,有的半途而废,有的面目皆非,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也困扰着一些记者,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眼下,在采写批评稿件过程中,有以下几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听到问题就发愁,碰到问题绕道走”。有的记者主观上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敢正视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不敢揭示事物的本质,担心批评社会的落后面,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因而碰到问题不敢问津。二是“经济发展与批评稿件对立论…  相似文献   

9.
采访七忌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采访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稿件的好坏优劣。而占有第一手材料更是决定一篇文章的精辟与否。采访中如果不重视第一手材料的索取,新闻稿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获得第一手材料呢?笔者认为采访中需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体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记者写作稿件水平的高低是媒体竞争能力的重要表现,记者写作的逻辑思维方式决定着新闻内容事实是否能够清晰表达出来,实际上,由于很多因素的限制,记者写作逻辑思维没有更好地体现出来,那样就削弱了写作稿件的水平和质量,为此记者在新闻写作中把握好感性理性,进而为受众写出高水平的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1.
会议新闻稿件在报纸新闻中占领着举足轻重的分量,会议新闻除了党政方面的报道,还有各部门、各行业、总结表彰会、交流会、团体活动等。总是让记者们风风火火去赶场。而主办方希望记者随时随地都能够到场并积极进行新闻报道,其结果往往是各种会议新闻充斥着报纸版面,组版单调,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这不仅降低了报纸稿件应有的鲜活和高质量,还造成了读者对会议稿件的强烈反感心理,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据了解,目前各地级市的报纸版面,全年新闻稿件总量中有70%左右为会议稿件,并且在报道中都曾或多或少的出现过上述现象,因此,会议稿件如何创新,真正发挥会议新闻的采写作用,已成为报刊改革的重头戏之一。  相似文献   

12.
徐华 《军事记者》2003,(7):20-21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政工稿件在军队报纸上,历来占有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军队面临“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使命,要求政工稿件的写作要紧密地围绕使命,为部队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更有力地促进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但是,长期以来,许多政工稿件,特别是关于政治教育的报道,空洞无物,陈旧老套,枯燥乏味,引不起读者的兴趣。如何把政工稿件写实写新,是摆在广大部队报刊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需要摸索的问题。一、抓思想多为读者考虑政工稿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不新鲜。不少稿件,从选题到内容趋于陈旧,重复一些文件、文章上的老话、套话。…  相似文献   

13.
在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银行加大了对金融新闻的重视力度,有的还建起了自己的写作队伍,以期通过给媒体提供新闻,在更大的范围内宣传本单位的业务和经营方式,从而树立其形象。但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各银行部门的来稿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在金融新闻写作上定位不准,造成稿件内容概念化。 应景式稿件。这类稿件往往根据银行部门的一些活动写成。例如,上街宣传反假币、哪家营业部又开张等等。 表扬式稿件。这类稿件往往是写优质服务方面  相似文献   

14.
耿伟 《新闻传播》2005,(8):29-31
今日激烈的新闻大战,让人被迫承认一个严酷的现实:独家新闻稀缺,新闻同质严重。但同质新闻由不同的记者操刀,稿件的吸收力却相差悬殊,甚至有的将稿件加工得像是“美女名模”,散发着诱人魅力,有的则将其绘就成了丑八怪,令读者不忍入目。  相似文献   

15.
对新闻稿件的修改,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新闻事实的核实和修正,二是对新闻稿件中思想观点的修正。新闻编辑通过一些具体的改稿方法的运用,完成上述两方面任务,使新闻稿件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和标准。  相似文献   

16.
我们函授中心教务部每天都要收到几十件乃至几百件函授学员写来的稿件,这些稿件确有一些写得较好,无论时效、内容还是形式、语言,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部分稿件已被教员分别推荐给军报、《军事记者》杂志和《函授通讯》发表。但应看到,这些质量好的稿件多是做了多年新闻工作的新闻干事和通讯员写的,而绝大多数刚刚步入新闻写作门槛的本届函授学员的稿件,质量普遍较低,还没有达到发表水平。为了帮助学员们提高稿件质量,尽快达到函授中心所要求的水平,特对近期的部分学员来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行业悄然发生着变化,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节奏。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电视台编辑在处理新闻稿件时也需要在技巧方面有所改善,以达到信息的处理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电视台编辑新闻稿件编写的要求,对其在稿件处理方面的技巧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巩向红 《青年记者》2007,(12):73-73
一篇新闻稿件,如何找出自己的卖点,激起读者的兴奋点,把读者牢牢地抓住?这就需要记者写的稿件,编辑编的稿件,要“短下来、活起来、亮出来。” “短下来”。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早就提出,新闻要“短些,再短些”,而现在有些人步人一个误区——喜欢长。这一方面来自作者本身,认为写短了显得自己没水平,还生怕读者看不明白,一句话分成三句话,文风不正;  相似文献   

19.
集纳式新闻是报纸编辑日常组织稿件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它对于突出重点宣传内容、强化宣传效果、活跃版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编辑要从大量"散"的稿件中发现共同点,重新整合成"组合拳",从看起来"浅"的稿件中提炼出大主题,并做活做精标题,才能编出"色香味"俱全的新闻来。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闻采编工作者,每天要编发大量的新闻稿件,审阅稿件时,如果我们稍一走神儿,说不定很有新闻价值的稿件会被不经意丢进废纸篓里,成为一件憾事。因此,用心、留心、细心审阅每篇新闻稿件,是对每一位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