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参加人民网的访谈时,一位网友说,他看过一篇报道,说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非常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人杜撰,一定别受误导,累到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一位网友说.听说院士喜欢打牌.输了还钻桌子,袁隆平说是的.晚上有空时经常打。  相似文献   

2.
孙敏 《档案时空》2001,(5):39-42
从湘西南一隅的安江农校健步走上国际领奖台的袁隆平,由于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国际同行誉之为“杂交水稻之父”。老百姓将他的名字与邓小平相提并论:发家致富靠邓小平,解决吃饭问题靠袁隆平。赞誉之高无以复加。有人甚至将他的杂交水稻发明誉为中国继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袁隆平因此获得了国内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特等发明奖,并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拯救饥饿奖等8项顶尖级国际大奖。2000年一家知识产权机构评估袁隆平的无形资产总值高达一千多亿元人民币,在国际上与名声显赫的美国电脑大王盖茨齐名。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6日,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到武汉市口区与中学生交流,一位中学生说,他看过一篇报道,写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值得敬仰。院士连忙澄清道:“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杜撰的……”袁隆平,被科学界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因他对我国水稻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全国人民打心眼里敬重他。记者想“锦上添花”,给他头上多加几道“光环”也是好心。但是,良好的愿望未必都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有时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这是值得“耍笔杆子…  相似文献   

4.
2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在袁先生获奖前后,我有幸于1月16日、2月19日和22日三次采访了他。 记者和院士交朋友 曾有人说,袁隆平很难采访。然而,作为一位与他相交30年的朋友,我却知道平易近人的袁隆平院士无论是对记者、对干部、还是对农民都很友好,只要抽得出时间,他都会热情接待。 作为新华社湖南分社长期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我长期把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作为采访基点,从70年代开始,就在  相似文献   

5.
被许多患赞誉为“当代扁鹊”的何从高先生,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总医院院长。他学医、行医和研究医学56年,创建了一个独特的中医学流派,与我国中医药大学传授的医学知识有很大差异。1994年5月我有幸认识了何从高先生。拜他为师,获得了大量没有上书的知识,首先是《扁鹊——从高切脉诊病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韩国历史上,金九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人物。他从1894年起就参加反日活动,为实现祖国的独立奋斗了一生。金日成曾对金九执后辈礼,尊称其为“抗日的老前辈”。韩国总统卢武铉曾说:“在韩国人中,我最尊敬的是金九先生。金九先生是韩国国民最尊敬的人。金九先生到死都坚定不移地为民族的独立和统一而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7.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07,(11):28-29
李:周明先生(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曾下放到咸宁“五七”干校,过去曾接受过我的采访。刚才,他又向您介绍了向阳湖的历史,有众多向阳湖文化名人,我也自然想到您父亲——广大读者所景仰的老舍先生。他是“文革”之初中国作家舍身殉难的第一人,当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如果没投太平湖,后来也会下放到向阳湖吧?  相似文献   

8.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长沙电视台在组织重大采访和创优时.高度重视“预”即事前精心策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今年获得中国电视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长消息:《长沙袁隆平等十多位院士成为科技知本家》由于讲究策划.在报道袁隆平的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确实有感可发。  相似文献   

9.
开卷阅读,便如获至宝;独坐迷醉,常会心傻笑;一气读完,仍余味无穷……几十年来,我幸遇这样的书籍不是很多,牛青坡先生新近出版的《书生独白》是其中之一。我从这位“书生”的“独白”里,津津有味地获得了这样的美感享受。编辑,是老牛的“本岗”———他数十年为人作嫁,现如今已两鬓染霜;作家,是老牛的“业余”———他把别人彻夜打牌往脸上挣纸条贴的工夫,全用到品味人生、笔耕墨耘的“爬格子”上了。值得羡慕的是,他的“业余”极富成就———成了位极富个性、极富特色的作家。尤其是他的随笔,堪称独树一帜、独辟蹊径、独具魅…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向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获奖人员和集体颁奖。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签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向首次获奖的吴文俊、袁隆平同志颁奖。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经多年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而成为闻名遐尔的“杂交水稻之父”。而今,他的“优势杂交”又向新的领域延伸——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研究水稻的优势杂交为毕生事业,历来与资本市场井水不犯河水。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他带着累累硕果,带着新的渴求,走进了我军培养军事记者的摇篮——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半年之后,他有了许多雅号:“才子”、“摄影家”、“社会活动家”……读他的新闻作品,欣赏他的摄影佳作,我从惊讶到感动,且不说他发表的一千多篇新闻、文学作品,就他写的轰动海内外的《孙中山先生遗体安葬前后之谜》就叫人刮目相看了。于是,我想写他。当我采访他的时候,他说:“不要为我唱赞  相似文献   

12.
柴选 《新闻与写作》2006,(3):I0001-I0001
这是一张具有鲜明特色的新闻人物摄影作品,拍摄于2004年3月间。当时,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海南某研究中心基地大院里观看助手们的象棋大战,他并不是像人们直觉中那样“观棋不语”,而是有些着急,“反客为主”,替其中一位挪动棋子。这样饶有情趣的一瞬,表现了从事科研事业之外的袁隆平本色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末,我从上海出版系统调至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当时现代文学研究室下面,有一个“孤岛文学”小组,由我负责,任务是编辑整理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和“孤岛”文学作品选辑等工作。周楞伽先生原与我同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现在已经改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他在“孤岛”时期的上海文艺界相当地活跃,于是,我经常向他请教一些当年的往事。并且交谈一些过去发生在出版社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4.
布朗与他的“醒世新闻”李希光在《华盛顿邮报》当访问记者的半年中,从国会的政客、白宫的幕僚到大学的教授及各类研究机构的学者我都接触了一些,但采访和交谈最多的要数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近一、两年来,他的研究所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等问题上发表的一...  相似文献   

15.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寒冬腊月中,我从北京坐火车到济南,正式办理妻子从山东大学调往南京大学的组织手续,于是有山大长辈史若平先生携其社出版的《山东大学校史,1901-1966》(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一册相赠,那番“毋相忘”的潜台词,我是当时就读懂了的,并让我深深感动于他对山大那番忠诚情愫。  相似文献   

16.
用时下的话说,我是王洛宾先生(按我母校北京大学的“方言”,“先生”在这里的意思是“老师”)的“粉丝”,这要从1956年在山东胶南上高中第一次听到他的《跑马溜溜的山上》算起。  相似文献   

17.
钟叔河先生是岳麓书社的第一任总编辑,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进入编辑行业不久。在此之前,钟先生已经因为主编了“走向世界丛书”而蜚声海内外。我旁听过加拿大文化参赞、法新社记者和他的访谈,看见过香港电视台在他的办公室拍摄的专题片,脑海里至今仍保存着从北京或从香港来的大学生、研究生专注而崇敬地请教于他的印象……即便置身于二十年后配备手机、笔记本电脑、专车和专用司机、副手及总编辑办公室等等的今天,总编辑都应该是很忙的,可是当时“走向世界丛书”还没有编完,钟先生仍然要为每一种书写一篇“文与其人”的叙论,我看见他一开头总要撕掉好几张纸,然后在三百格的稿纸上一丝不苟地写,并不假人之手誊抄或打印。不仅如此,像如何为丛书撰写边批,如何将古人用汉字记录下来的外文词句还原,再注释今译,如何做分类索引,无论多么细碎、多么繁难的问题,他都要为编辑人员给出最有效的指引。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0月16日下午5时,班·费尔南达士先生挥泪告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修班的学生。他说:“10月16日这一天将使我终身难忘。”班·费尔南达士先生是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摄影系主任。9月25日到10月16日期间,他应邀来我系讲授“新闻摄影史与摄影名家”系列讲座。在他讲课期间,我曾和他就某些问题进行过讨论,尤其是摄影教育问题,他的观点对我们不无启发,他的工作方法使同学们受益匪浅。使学生不再犯前人的错误在从事摄影工作之前,费尔南达士先生曾经干了好几年吊车驾驶员的工作。作为吊车驾驶员,他深深地了解工人阶级的艰辛劳动,并想通过照片来表现他们,他便从拍建筑工地开  相似文献   

19.
也巧,丁淦林先生刚拂去从宝岛台湾带回的仆仆风尘,就被我堵了个正着,“可我马上要去给博士生上课……”看丁先生为难的样子,我一想,这不正好吗?于是,就随他到了我曾梦寐的博士生课堂上。上课的内容是中国30年代的民主报刊,丁先生的声音舒展、从容、略带沙哑。他先谈到了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20.
溢美应避亲     
从美国返沪为自己新著《温馨上海悲情纽约》签名售书的董鼎山先生,是年逾八旬的旅美老作家老报人。他年轻时从密苏里新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就到《纽约时报》与《时代》周刊从事新闻职业,对美国传媒有深切的了解。20年前,他在北京《读书》杂志上开辟的“西窗漫记”专栏,可说是给我们打开了解美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窗口。最近,有记者在上海访问董鼎山,他说的一段有关书评的话,又打开了我闭塞的心扉,受到极大的触动。有记者说国内书评界存在无聊的吹捧和一棍子打死的恶习,董鼎山说,书评要绝对客观,不能让朋友给朋友写书评,又说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