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物通讯采写中,人格美是确定采访对象是否值得报道的首要因素:真实美是人物通讯采写中美学特质的核心.这是选择确定人物通讯采访对象的两个必备的美学特质。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人格美与真实美的契合就是要求记去真实地写一个好人.显而易见,在这个层次上很难写出能产生广泛、强烈共鸣的人物报道.因为人格美和真实美在现实中很容易达到,也是采访的基本要求,人物报道应该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物通讯是一种以记述人物的思想、性格为特征的新闻体裁。它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使人物的精神、品质跃然纸上,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升华,给人以美的享受。人物通讯的审美价值与理论美学中美的特征是一脉相承的,它通过对典型人物的描写,再现美的特征,使人物的审美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广播通讯是靠电波传播有声语言来完成任务的,由于视听之间条件的差异,广播通讯在编章布局、遣词造句、情调风格等很多方面都有别于书面通讯。下面我根据广播的特点,谈谈广播通讯语言美的问题。朴素美——易听易懂美的文字,并不完全是外表上非常华丽的文字。质朴自然,平易近人的文字,同样能给人以美感。浓艳的美,淡远的美,这两种风格的美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但广播通讯最适宜采用后一种。  相似文献   

4.
<正>典型报道是人物报道的重要表现方式,关于“时代楷模”孙丽美的报道源自一个偶然的突发事件。2021年8月6日,在防抗第9号台风“卢碧”工作中,为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党支部书记孙丽美不幸殉职,年仅44岁。从8月7日起,福建《闽东日报》开始刊发孙丽美先进事迹系列报道,通过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体裁,成功塑造出“时代楷模”孙丽美丰满多彩的人物形象,推动社会各界掀起向孙丽美同志学习的热潮。在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该报的《时代楷模孙丽美系列报道》荣获典型报道二等奖。人物事迹本身感人至深,在采访、写作这个人物典型时,主创团队着实也下了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5.
(一) 通讯写作中常常涉及到意境美的问题。这种意境美是通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出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的美,它能象诗歌、散文那样,让读者通过想象沉浸于诗情画意的境界中,在这种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氛围中受到美的感染,进而起到转化思想、陶冶情操,催人奋进的作用。优秀的通讯作品中不乏意境美的创造。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穆青等写了总理逝世噩耗对吴吉昌的打击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媒体在沈浩报道中对其人性美的开掘,归纳了沈浩人性美的五个要点——阳刚美、质朴美、仁爱美、柔情美、儒雅美。指出人性美的挖掘,对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突破性意义和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这次报道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王樱梓 《新闻世界》2013,(12):18-19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新闻人物事迹或活动,展示人物精神面貌为主要内容的通讯类型。人物通讯在写作上文笔细腻,描述事实详尽,常常和议论、抒情结合起来,人物形象较为丰满,精神境界得到充分揭示,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是新闻传播者的审美意识与受众对通讯作品的审美要求两者的有机统一。新闻作者笔下的人物通讯作品中,所展示出来的形象美与语言美,既是新闻作者审美创造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人物通讯作品产生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必备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讯是比较详尽、生动地报道事件或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一篇好的通讯能够反映时代的特征。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给人以理性的深层次上的思索。一篇好的通讯能够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化手段去表现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因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正是由于通讯的写作比其它新闻体裁更为复杂,所以,通讯写作的思维形式也应别具特点。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美的殿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阅读氛围美,文献内在美,信息整合美,激发创新美,网络环境美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是美的殿堂,读者进入图书馆,就能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从而激发对美的追求,达到美的升华,塑造出美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美的殿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阅读氛围美、文献内在美、信息整合美、激发创新美、网络环境美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是美的殿堂,读者进入图书馆,就能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从而激发对美的追求,达到美的升华,塑造出美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人物通讯是弘扬真、善、美,歌颂典型先进人物的思想风貌和时代精神的主阵地。如何写出高质量的人物通讯,是新闻记者始终研究的课题。笔者从事记者生涯近30年,结合实践粗谈几点采访写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人物通讯有时也叫人物特写,它以先进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时期的时代特点和社会风貌,优秀的人物通讯在传播先进模范事迹、弘扬时代精神上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把人物通讯写好,传达出让人感动的精神力量,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善于挖掘先进人物身上的人性之美。仁者爱人,先进人物之所以受人尊重,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图书馆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关以及科学美可以对读者产生美的心理效应,从而实现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7,(4)
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文/候三省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写好人物通讯这一体裁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而要写好人物通讯,采访是第一关键。如何“挖回”你所需要的材料一是迂回式采访。在确定了采访线索与采访对象之后,采访者一般急于想“挖到”第一手资料,因此,大都跟被采访...  相似文献   

15.
穆青新闻作品,最有成就的当推人物通讯。对白描手法、典型细节、散文笔法等艺术手段的娴熟运用,使其作品极具"形"的魅力。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勿忘人民"等写作理念,使其作品在内质上具有深厚的蕴意。形质俱美使穆青人物通讯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旅游通讯或风貌通讯,是记者的十八般武艺之一,也是记者经常遇到的重要任务。旅游通讯是山水诗、风情画,风貌通讯以旅途见闻“窥一斑而见全豹”,为读者勾画某一地区、某项事业的新风貌,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过去有些作者认为。由于上述两种通讯的特点,一定要辞藻华美、苦心雕琢,否则便写不成“山水诗、风情画”,有的在写作中故弄玄虚、咬文嚼字,以至弄巧成拙,引起读者反感。其实这些人恰恰走进了一个误区。要想写好旅游或风貌通讯,除了“破万卷书,行千里路”,作者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及深入实际艰苦采访外,在写作手法上一般多用白描手法,语言要清新朴素,于朴素自然中见美,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美,一种能给读者以美的启迪、美学享受的美。  相似文献   

17.
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妇女报》评为1987年全国好稿的《叶菊华的事业观》(载1987年7月19日《新华日报》)这篇人物通讯,其一大特色就在于作者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写出了叶菊华的鲜为人知的心灵美。通讯开头就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给人以强烈的对比和  相似文献   

18.
刊林漫步     
人物通讯如何写出形象美韩炼撰文讲,人物形象美中所说的“美”是一个美学概念,不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外貌之美,而是表现一定社会生活内容的感情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忠实反映。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那么,如何揭示宣传特定形象呢?如何使特定形象写得“美”呢? 抓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客观事物千差万别,这就要求记者了解、把握、深知事物的外形和内部的种种,才能写出人物或事物具体的特殊之处,即个性。抓动作,写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性格是人们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是打在人们行动、行为上的不同个性的烙印。可见,人物性格只  相似文献   

19.
人物通讯是十分重要的写作形式,把人物写好了,能够起到非常感人的效果,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因此,我们的报刊始终重视宣传先进人物,注意采写好、报道好先进人物的人物通讯,记者、通讯员要把宣传好先进人物、写好先进人物,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这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工作。(一)以往对写好人物通讯,新闻院校的教授曾经强调要写出人物的三个矛盾,即人物与自然的矛盾、特定人物之间的矛盾、人物自身思想上的矛盾。那么,在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今天,笔者认为人物通讯写作有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选好典型。新时期的人物要…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意境美,是写活写美通讯的一种艺术手段,也是将通讯演绎为优美散文的成功阶梯。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作为散文美的灵魂,是作者的情与描绘的客观的境(景)交相融合而熔铸在作品中的优美的艺术境界,即所谓内情与外物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