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新闻的定义,目前有上百种。在我还没有从新闻教科书上看到“思辨性新闻”这个条目,自己也还没有对“思辨性新闻”进行过周密论证和定义的时候,我便悄悄地为自己立下了一个追求——多写一些思辨性新闻。不管别人怎么看,这些年来我在新闻追求中要说有些什么风格和个性的话,主要就是得益于“思辨性新闻”这个观念和思路的确立。《既打“抗菌素”又打“葡萄糖”》、《保卫21世纪的中国》、《坚决克服“光荣的缺点”》、《群众盼改革领导莫犹豫》、《八名志愿兵为何临阵息鼓?》  相似文献   

2.
采写思辨性报道难度较大,我的体会是:勤思勤察,做有心人,再加楔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一、深挖“潜新闻”。对业余通讯员来说,挖掘“潜新闻”是搞好思辨性报道的关键.那么,怎样发现和挖掘“潜新闻”呢?1989年10月份,我参加了《中国妇女报》在南京召开的骨干通讯员会议,交流时有人谈到离婚和再婚这个话题,许多人认为中老年人再婚难。受此启发,我的脑海里马上隐显出两个字:“复婚”。这就是一个“潜新闻”,且价值较大。在县委宣传部通讯站和县妇联的支持、配合下,搞了一个社会调查.当初以为找不到被采访对象,结果找了好几对。分…  相似文献   

3.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在光明日报头版上接连发表了几篇短评,如《名片上的变化》、《手机、传呼机:不要扰乱会场》、《莫往会议里“注水”》,受到报社领导和一些读者的好评。其实,我已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近百篇这类文章了。有人戏称我为“全能记者”。我说,“全能记者”我还不敢当,但我一直把当一名“全能记者”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我想,体育比赛中有“个人全能”,当记者也要争取当个“全能记者”。从跨入记者行列那天起,我就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当记者,固然要以采写消息和通讯为主,但仅仅会写消息和通讯还不能算一个优秀的记者。新闻…  相似文献   

5.
郝慧丽同志:大作拜读。新闻学研究生关心现实的新闻理论研讨,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很高兴和你交换一些看法,供你参考。大约是八十年代中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林帆教授提出“新闻是‘事学’”这样一个论题。今年他又在《新闻大学》夏季刊上发表了《新闻即史》的文章,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尊意如何?我是很赞成的。关于新闻的定义,从目前来看似乎还很难统一。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少不了“事实”,都离不开“事实”,都承认“事实”是新闻的本源。那么,什么是事实?有个叫彭漪涟的哲学家,给事实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事实是人们对“呈现于感…  相似文献   

6.
希望有更多记者“自己采写”的新闻费强标题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拗口。记者这个职业本来就应该是自己采写新闻的,还值得写上三五百字,占据《新闻界》一块宝贵的版面吗?非也!近几年来,打开报纸,象《四川沿长江经济带快速崛起》这样记者自己动手采写的新闻,实在太少了。...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自从增加了《晚间新闻》节目以后,我这个本来就离不开电视新闻节目的人,如获至宝,心想这下可以看到在《新闻联播》中所看不到的最新的新闻了。所以,只要客观条件允许,我几乎天天都看。可是,我这个满怀希望而看的人,往往失望而止。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栏目办得名不副实:很少有当天晚间发生的新闻,播出的新闻大体有以下四类:一、重复《新闻联播》中的非重要新闻;二、晨报报摘;三、没有什么新闻价值、没能上《新闻联播》的一般领导人当天的迎来送往活动;四、用“最近”、“前不久”作为打马虎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新闻精品”,简言之,就是它已超越了“一般新闻”的标准。换句话说,不仅要具备“五个W”新闻要素,还应突出几个方面的问题:1.独家性;2.深度性;3.思辨性;4.广泛性;5.必读性。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汇报》2005年3月23日头版刊发的“国际述评”:《花招还能玩多久》一,笔认为,它是一篇当之无愧的精品报道。  相似文献   

9.
去年九月,我应聘担任了由南昌市工交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的《求索》杂志责任编辑。此时此刻,我衷心感谢“扶”我当上了编辑的《新闻知识》——这位不见面的老师。我和《新闻知识》攀上“良缘”,是从一九八五年五月开始的。打这以后,我一直坚持认真阅读《新闻知识》,并在新闻工作中加以运用。如今,快近九个月了,《新闻知识》的辛勤“汗水”没有白流,编辑之“果”令人喜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甚至有人在遗嘱中还将追求未竟的事业转告后辈。而我,执着追求、28年坚持不懈的是业余新闻写作。乃至我所获得的荣誉证书,还创造了一个“吉尼斯之最”呢!1972年,我走上新闻写作之路,不间断地辛勤笔耕,收获颇丰:在全国45家报刊上发表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游记等作品3200多篇,1981年至今所获《人民日报》、《中国  相似文献   

11.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精炼、隽永、深刻呢?笔者认为,除稿件内容要绝对真实可靠外,还要在快、短、活、深上下功夫。“快”是指报道迅速。新闻是易碎品,很讲究时效性。今天发生的新闻,不及时报道,到了明天有可能是旧闻,没有价值。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那么,如何才能把新闻写得快些、再快些呢?通讯员除有废寝忘食、敬业爱岗的精神外,把自己的爱好当作事业的追求,把平时自己认为有新闻价值的,就要赶快写,及时发。2001年11月1日,铁道部决定撤销临汾分局,并入太原分局,我及时撰写了这条改革新闻,第二天就被《山西日报》…  相似文献   

12.
写下这个标题,自己也忍不住哑然失笑:好一个“大而无当”的论题啊!不过,细细想来,我要和某些同志讨论的内容,竟是新闻的根本所在──事实。事实之于新闻是一个前提的问题,没有事实则没有新闻,事实决定新闻。当然,事实又不等于新闻,没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是不会成其为新闻的,而未经传播的事实同样也成不了新闻。总之,先有事实后有新闻,这一点是不可移易的,不是有人把新闻学又称之为事学吗?但是,近来读到一些宏论,什么“新闻策划”呀,什么“驾驭事实”呀……我直感到自己思想落伍,跟不上形势发展。在我授课的研究生班上,同学…  相似文献   

13.
读了《声屏世界》今年第八期上王新武同志的《现代新闻定义之商榷》和廖鸿同志的《对新闻定义的理解》两文之后,引起了我对新闻定义的思考。上述两位同志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和重新修定新闻定义,我也有同感。如何使新闻定义更科学呢?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以就教于新闻界同仁。一、新闻属何范畴新闻属何范畴?似乎是个不值一提的问题。但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拿上述两文来说,王新武的新闻定义是:“用成文性表意信息符号公开传播的最新事实”。廖鸿的新闻定义是:“新闻就是大众所关心的、最新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说”新闻正日益走近广大受众。所谓“说”新闻,就是主持人以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镜头或话筒前介绍新闻事实,阐述自己(其实是媒体)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这方面,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以及我们河南卫视的《新闻60分》都作出了有益的尝试。那么,“说”新闻何以广受欢迎?如何“说”新闻呢? “说”新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受众的需求已越来越高。他们已不再满足于那种宣教式的新闻传播方式,而更追求一种真实、自然并富有审美情趣的播音方式。“说”新闻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人到三十不学艺,可我正是这个年龄走上了新闻写作这条路的。1998年秋天,我所在的河北省清河县农发行行长看我文字基础还可以,让我搞宣传报道。我自知才疏学浅,可又不敢推辞,只好硬着头皮干了起来。凭着自己干什么工作都尽心尽力的热情劲,半年时间就赶写了几十篇稿子寄出去,结果仅是在《邢台日报》上看到一篇几十字的“火柴盒”。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搞报道的“料”。迷茫之时,我被农发行邢台分行推荐,于1999年初参加了《邢台日报》新闻培训班,经过编辑老师们的点拨,我很快悟出了:写新闻,光有热情还不够,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一、简洁、明了,能用一句话说的,绝不写成两句──这大抵是新闻写作中的名言。游离于主要事实,与主题无关的枝蔓,都须剪除。这使我想起了狄更斯《艰难时世》中的一段话:“现在我想要的是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所需要的只有事实!”对大多数新闻的写作来说,这没有错,是应当把握的要领。 新闻有“深度报道”,但没有相对于深度报道的“浅度报道”,而只有相对于详细与复杂的“简讯”、标题新闻等等。 换一种思维方式。 有没有在简单新闻事件中写出“复杂”的呢? 我想应该是有的。因为世界许多事情的组成,原本就不是简明的、单纯的…  相似文献   

17.
从新闻创新看新闻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松武 《新闻界》2001,(5):11-13
天天与新闻打交道,对新闻价值已不陌生。新闻有大有小,有轻有重,传播者和受众心里各有一杆秤。然而,从新闻理论角度探讨新闻价值就不那么容易了。最近,在《新闻界》1999年第五期读到何光先生撰写的《新闻价值论》,受到新的启示,引起了我对新闻价值的思考。我国新闻界过去对新闻价值的定义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素质说”、“标准说”、“效果说”、“功能说”。正如何光先生指出的那样,目前对新闻价值的诸种意见虽然各有道理,但总的说来都没有揭示出新闻价值这个概念的实质:关系,他主张从新闻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入手把握新闻…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记者,有段时间,我很为自己没有“新闻理想”感到惭愧。是的,大家都在谈“新闻理想”,似乎没有理想,你就要被这个行当抛弃。我对此感到困惑,怎么没听到其他行当的从业者在谈理想?怎么没看到我们的外国同行把理想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19.
报纸新闻导读的受众需求与类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报纸新闻导读现在的报纸新闻报道中,出现了这样一类既不同于新闻导语,又区别于背景材料的结构部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概念对应,我暂且把它称为新闻导读。这种结构部分是什么样式?如一篇题为《“非法结构”到处执法》的新闻(参见2001年7月26日A18版《南方都市报》),在题目和正文之间加上了两个部分,一为“内容提要”,一为“事件焦点”,分别用点框框起来。从内容方面来看,它们绝对从属于报道。“事件焦点”的文字为:渔政监督站被认定为“非法机构”,它本身不敢做太多辩解,因为如果它证明自己是合法的,那么…  相似文献   

20.
《百姓30分》开播两年来,风风雨雨确实不容易,我觉得你们真心实意的为市民排忧解难,用真心和爱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着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就是刚才说的井盖的丢失,我曾经给《百姓30分》打了电话,在我们家门口就曾经有这个问题,差点让我掉进去。我给《百姓30分》打了一个电话,等我中午回去那个井盖就盖上了。我现在到了什么程度?就是早上起来其他新闻可以都不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