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心牢骚话     
我登报的第一篇稿,是从“牢骚话”里拣来的。1991年12月19日,我去九连采访,正遇着指导员在那儿发牢骚。我没被牢骚话“吓”走,而是坐下来静心地听。原来,连队有个战士利用探家去做生意,偷税被追查到部队,指导员因此挨了一个处分。我在其他连队采访也发现有类似情况。不久,我到三连采访,把那位指导员的“牢骚话”说给谢连长听,他听后说:“这种现象我们连队早已杜绝了。”我把他们连队杜绝此现象的经验做法整理成一篇《防上探家不回家》的管理经验稿,投寄《人民前线报》,很快在二版变成了铅字。“牢骚话”中抓好稿,是我搞新闻报…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下部队采访,与基层官兵座谈,征求他们对报纸宣传的意见。一位教导员的话听后令人回味无穷。他说:“报上的先进性与夸张性并存。”此话怎讲?他说:“报纸上宣扬的人和事都挺先进的,也都值得学习。但有些或多或少给人一种不实在的感觉,好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隔着一层膜似的。”能否结合具体稿件谈谈?他摇摇头说:“只是凭感觉而已,举不出例子。”这就怪了。既举不出事例,又感觉不真实,这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吗?其实不然。细细琢磨一下,他讲的话很有道理。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我们作者。编者在采编新闻时,都应遵循…  相似文献   

3.
郭道庆,一个普通的团级单位政治处主任,在沈阳军区联勤部系统,熟悉他的人都说他:“这人,不写稿难受。” 23年前,他从湖北农村刚入伍时,领导见他聪明、机灵,想安排他当汽车兵,不想面对众新兵梦寐以求的方向盘,他偏偏喜欢舞文弄墨,指导员便让其当起了司机兼文书。 一日,连队到驻地“五保户”王大爷家挑水、劈柴、扫院子。事后没几天,当地报纸便以《子弟兵的深情厚意》为题报道了此事,署名:郭道庆。一时间,他成了闻名全团的“秀才兵”。新训一结束,他就成了团政治处的报道员。当年,他采写的消息、通讯居然爬上了《前进报》…  相似文献   

4.
“广播稿完全是让人听的”,这是教育家叶圣陶50年前对广播稿语言特点的高度概栝。他说:“咱们听读报、听广播,有时候听得完全明白,好像看了书面文字一样,有时候心里一楞,不明白听到的话是什么意思,又不便仔细揣摩,因为读报的人广播的人并不等咱们。一揣摩,以下的话就滑过去了,这就说不上完全听明白。可见便于听和不便于听的分别显然是有的。”叶圣陶认为,广播稍纵即逝,“听”是制约广播语言特点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坑中人     
胡英 《出版参考》2007,(8):M0002-M0002
有个人不慎掉进坑里,爬不上来了。他高声呼喊求救。 一个主观主义者来到坑边,说:“我很同情你的不幸,待在下边不大好受。” 一个客观主义者来到坑边,说:“有人会掉下去这是合乎逻辑的。” 一个物理学家计算了此人掉进坑的方式和坠落速度。 一个教育学家说:“你早听我的话就不会掉在坑里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谁也不曾想到,一位普通的返乡务农退伍兵,一夜之间成为当地知名人士,被评为江西省瑞昌市,96年度“十佳新闻工作者”。可这中间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1989年底,朱淳兵跨入了军营,火热的军营生活常常使他激动不已。一天,朱淳兵在指导员的桌上看到一本《新闻与成才》杂志,随手拿来翻了翻竟使他入了迷。站在一旁的指导员见状,鼓励说:“小朱,你为什么不把你所看到的人和事,写出来寄给报社发表,让所有的战友都来分享分享。”指导员的话深深地打动了他。从这以后,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朱淳兵像着了魔似的,把全部的业余时间…  相似文献   

7.
通讯员园地     
《新闻爱好者》2004,(2):28-29
·人物·“雷锋老师”与摄影□张成山他的名字和一位闻名中外的英雄的名字相同,他是从唐河县教体局退休的老教师———雷锋。熟悉他的人说:“雷锋老师不愧叫雷锋。”几十年来,他以英雄雷锋为榜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和“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雷锋老师今年68岁,他在辛勤执教的40年中,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相机不停,先后在《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和新闻照片1800多篇(幅)。雷锋老师自幼就叫雷锋。他幼年时与一家照相馆为邻,久而久之,对摄影产生了感情。1956年,他参加教育工作后,每月…  相似文献   

8.
《军事记者》2001,(10):44-44
政治教育让战士唱“主角”本刊讯函授学员罗其山报道:6月7日,驻川某团一连政治教育让士兵唱“主角”效果好。在以往的政治教育课上,总是干部讲,士兵听,只要做好笔记就行。所以难免有部分人思想“溜号”。当问及他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时,他们谁也说不上几句。针对这一问题,连队指导员田周盟,打破了以往一贯的教育方式,他先让一名学历高的士兵上台去讲,干部坐下来听,让大家来评论,说出好的方面,给大家做参考,指出存在的不足,使同志们下步上课时注意克服。在课堂上,上课的士兵虽然底气有些不足,但课上得不错,课堂气氛也十分活…  相似文献   

9.
据报摘,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载雷锋日记摘抄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曾让邓颖超打电话给《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说读了雷锋的事迹报道和日记很感动.认为日记写得很好。同时,邓颖超告诉吴冷西,总理好像在哪里见过《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雷锋”的诗作,希望报社认真查实,搞清楚日记中哪些是雷锋自己的话.哪些是他摘录别人的话,别人的话应注明出处。吴冷西很快把电话打到总政宣传部,总政又将电话打到沈阳军区政治部.沈阳军区政治部将核查雷锋日记的任务交给了《前进报》编辑董祖修。  相似文献   

10.
据报摘,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载雷锋日记摘抄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曾让邓颖超打电话给《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说读了雷锋的事迹报道和日记很感动.认为日记写得很好。同时,邓颖超告诉吴冷西,总理好像在哪里见过《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雷锋”的诗作,希望报社认真查实,搞清楚日记中哪些是雷锋自己的话.哪些是他摘录别人的话,别人的话应注明出处。吴冷西很快把电话打到总政宣传部,总政又将电话打到沈阳军区政治部.沈阳军区政治部将核查雷锋日记的任务交给了《前进报》编辑董祖修。  相似文献   

11.
我们早就想写写他──写他学步新闻路上的几次碰撞。碰撞之一:安逸与艰辛李居清一入伍,便把当驾驶员当作唯一目标追求着。指导员见他写得一手好字,让他写了几篇稿,结果团至的“军营之声”很快便给播发了。他成了连队的“小秀才”。指导员怎么也舍不得让他去开车。在当驾驶员与当报道员问题上,展开了一场“拉锯战”。他遇到了军营生活首次入生抉择的碰撞。人说生活像一名老师,她能给人无言的启迪。当李居清一次次地尝到了发表新闻后的喜悦,看到了连队官兵的兴奋与羡慕,他又“铁”了心做一名报道员。不久,他调到了团政治处当报道员,…  相似文献   

12.
报道员小李正在战友门的簇拥下,滔滔不绝地申侃,忽见指导员带一陌生人进来,小李热情招呼两人坐下,他猜想这个陌生人是求他拉关系上稿的,便拍拍胸脯说:“以后想发稿子找我,我与晚报的王义编辑是铁关系…话音未落,指导员赶紧介绍说:“这位就是晚报的王义编辑。”全室愕然。铁关系(小幽默)@张士新  相似文献   

13.
“‘兵记者’”是机关里的一名报道员。机关里的军官几乎都是大学生。大学生们都很佩服这个义务兵。义务兵叫吴军,是从陕西子长县入伍的农村娃,他被四家报社聘为特约记者,战友都叫他“兵记者”。集团军首长拍着他肩膀说:“了不起”。新闻系的教授看着他叨多万字的笔记说:“不可思议”。_吴军入伍后被分到某团四连。—“最好找个城市兵,文化高,脑子灵”,一天他隐约听到团政委找指导员选调一名报道员,心里一急上去就跟人斗气:“俺是个农村兵,可和贾平凹是老乡,写新闻格准行!”。·政委和指导员会心一笑,便让他以当时全团整修靶…  相似文献   

14.
郑板桥出联断公案郑板桥当县令时,有一天,一位私塾老先生前来击鼓告状。告状人说:他在财主家辛辛苦苦教书一年,东家非但不按当时规定“教一年书,付酬金八吊钱”,还借故说他才疏学浅,把他辞掉。郑板桥听了申诉之后,想了想说:“你是否才疏学浅,能让我当场考试吗?...  相似文献   

15.
曾有外国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雷锋做好事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为什么雷锋做好事还有照片,这是不是经过“导演”的?也有不少国人心存这样的疑惑: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还没有散尽,人们生活温饱尚属勉强,照相无疑更是奢侈消费,作为一个普通军人,他怎么会在各种场合拍下那么多的照片…… 那么,雷锋生前到底拍了多少张照片?究竟都有那些人为雷锋拍过照片?雷锋哪些照片是补拍的,为什么要补拍?雷锋给别人拍的照片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人肯花5万美元买雷锋生前的一幅照片的版权?本期《档案揭密》刊载的《揭开雷锋生前照片之谜》一文,将为读者逐一打开问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央视播出的《朱德元帅》电视剧中,有一场为了争取上前线史沫特莱和朱老总激烈辩论的镜头。不同意她上前线的理由之一是:上前线要放枪。女记回答:“我会放枪,我是在西部长大的。”大家都知道,美国西部牛仔善于骑马射击。理由之二是:你是妇女。这句话激怒了这位急脾气直率的女记。她冲朱老总发火,大声说:“我并不是想当妇女才成为妇女的!是上帝把我造成这个样子。”这话引起荧屏上下哄堂大笑。这的确是一位外国友人现场目击的纪录。(注一)  相似文献   

17.
车建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大学生三年不读书,就会沦为‘小学生’;而一个‘小学生’只要坚持学习,就能成为‘大学生’。”2002年,他读了70本书、听了60位专家讲课。他曾写下了30余篇共10多万字的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8.
“连字带空白一起读”。这是我国大学者金克木晚年的读书方法。他说:“读书也可以说是听古人、外国人、见不到面或见面听不到他讲课的人的话”。因之“听话也可以说是一种读书”。金克木这种读书方法,实际上是把书放在社会大环境下去读,读书和读社会上的大和事物结合起来。这种连字带空白一起读的方法,使许多大学者有着警世骇俗的发现。例如大文豪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写了两个字‘吃人’”!从“空白”处和“字缝”中看出问题的本质,这才是把读书和读人、读物结合起来,发现前人没…  相似文献   

19.
17岁那年,他应征入伍。到部队后,被分到一个大山里的连队。因为他个小干体力活不行,像出黑板报跑腿送个信之类的活就让他干了。嘿,他居然把小板报办得有声有色。当兵第二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生的命运。那天指导员找到他说:“听说团里办了个新闻骨干培训班,你想不想去?”他一听兴奋极了,拿着指导员的“保举信”就到政治处找新闻干事自荐,人家看他热情挺高就收下了。在这里他知道了一些写稿投稿的初步知识,结果2个月后就在军区报上了一篇题为“黑板报‘主编’见闻”的小稿,接着又在解放军报登了一篇,这两篇小稿对他…  相似文献   

20.
余玮 《湖北档案》2023,(3):11-14
<正>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也是青年学习的榜样。他来自青年群体,曾是一位模范共青团员,榜样效应发轫于共青团组织,感动过无数青年,也感动着一代代中华儿女。雷锋,成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是中国青年的骄傲。入团真实时间:1957年2月15日1956年11月,雷锋担任湖南省望城县委书记张兴玉的通讯员。一天夜晚,张兴玉在办公室里看文件,雷锋像往常一样也坐在办公室里学习。张兴玉见雷锋不肯先去休息,便跟他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还对他说:“小雷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