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战地摄影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伟 《军事记者》2004,(10):48-49
战地记者是“被派去报道一场战役的人”,或者“是新闻工作者中专门从事战地新闻采访与报道的那些人”。有历史记载的战地记者至今有200年的历史,西方学者认为19世纪是他们的黄金时代。在战地记者出现之前,为报刊从事军事报道的是军人,但这些军人因为受身份和学识所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地记者。1854年2月,英国《泰晤士报》的威廉·拉塞尔受派随英国远征军去马耳他,由于他在此次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和此后报道的十多场战争,被认为是职业战地记者的鼻祖,后来受封为爵士。但另据考证,在拉塞尔之前就已有记者出没于战场了。战地记者既包括文字记者…  相似文献   

2.
刘凤 《青年记者》2012,(20):33-34
战地记者(war correspondent)是新闻工作者中专门从事战地新闻采访与报道的那些人.战地报道不同于战争新闻,它是战地记者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写成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称目击报道).战地记者既包括文字记者,也包括画家、图片摄影师和电视摄像师.  相似文献   

3.
和平年代的军事记者,到战火纷飞的前线采写战地新闻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到军事演习场去报道,这恐怕是军事记者最兴奋、最难得的时刻了。  我所经历的海上大演习和台海军事演习,就为军事记者提供了“走笔沙场赋军威”的极好机会。敢于涉足“军事禁区”关注“军事热点”  提到军事演习报道,有人总感到会泄密,不好搞,不敢涉足问津。当然,军事报道不能不注意保守机密,这是自从有党的军事报道以来都要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人类自有战争以来,敌对双方对军情都有个保密问题。然而,有史以来大的战争却都有文字记载。就拿海湾战争、科…  相似文献   

4.
解航 《新闻知识》2002,(9):17-19
战地记者(wcorrespondent)的别称是“随军记者”,它也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同样也包括义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而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录)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这种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在西  相似文献   

5.
魏守伦 《新闻知识》2001,(Z1):31-32
自从战地记者这一职业出现以来,生动描述人类厮杀场面的战地新闻逐渐取代了枯燥干瘪的一般战争消息。以至于出现了“各种战争冲突中的第二主人公”的说法。 作为战争这种重大社会事件的见证人,战地记者中的大多数人以其诚笃和勇气向世人提示战争的残酷本质和血腥细节,元论是毒气战、空袭战、闪电战、丛林战、原子战这些现代作战样式,还是决定性战役的决定性瞬间,都有无所畏惧的战地记者在离炮火足够近的地方以生命为代价摄录着目力所及的每一细节。正因为如此,战地记者的伤亡率通常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消息…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国传媒来说,伊拉克战争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第一次有如此多的媒体派出了自己的战地记者,我们看到、听到了中国记者们亲历的战争报道。于是,在这场首次直播的战争中,那些置身炮火之中,冒着生命危险发回报道的记者也成为另一种焦点,另一类英雄。这些记者的工作令人尊敬,他们的故事也值得记录下来,这不仅是记者们个人生命中难忘的历程,也是中国新闻史上令人难忘的一笔。于是,就有了这本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的记录中国战地记者们的经历与心路的书:《我在伊拉克经历战火———十位华语记者的战地手记》。十位作者来自两岸三地,包括文字记者…  相似文献   

7.
波斯湾的战地记者,大约有十二名是女的,包括七名电视台记者,还有来自英美各大报的女记者。女战地记者,最早大概是始于1859年,雷福女士代她病重的兄长,为英国报章报道意大利半岛的战事。从1859年到现在的海湾战事,共历132年,新闻机构的编辑和记者,新闻机构与军方人员,正就应否有女战地记者争论不休。反对女记者采访战地新闻者,理直气壮:战争是男人的游戏,战地生活艰苦,男人已挨不了,何况女的,对军队人员来说,男记者可被视为同伴,女记者在队中,令军  相似文献   

8.
黎信 《军事记者》2001,(10):19-21
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数百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军事报道,尤其是直接报道战争的新闻(即西方新闻界所说的“WAR NEWS”)向来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而报纸报道战争的版面,又是重中之重。在这里,笔想向《军事记》的读朋友们介绍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若干经典的头版版面,我想,对于改进我们的军事报道,这也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实际上,在战地采访同平时采访的基本规律都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战地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工作环境更差,新闻来源相对较少,除了要努力保证自己和同伴的人身安全外,更需要积极地运用新闻采访的各种技巧、尽可能多地开发采访途径,使采访报道能够最大限度地顺利进行。我个人的理解是,战地记者是记者这个职业在极端条件下的最高表现形式,但如果记者没有熟练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技能,即使到了战地,也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战地记者。所以,要想成为一名战地记者,首先要当好一名普通记者。战地记者总是穿行于炮火与硝烟中,用自己的汗水、…  相似文献   

10.
尽管新闻史学界对拉塞尔是否是“第一个”战地记者仍有争议,但称他为“第一个最伟大的”战地记者则是举世公认的,因为即便有人从事战地报道的时间比他早,但就在战地报道中的表现及所作报道的影响而言,拉塞尔确实是其他任何人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1.
刘翎 《军事记者》2001,(4):42-43
职业战地记者之王威廉·拉塞尔 (1820~ 1907),他发自克什米亚半岛的稿件被认为是战地报道的发端。 他不是第一个战地记者,但无疑是伟大的战地记者之一。他就是英国《泰晤士报》著名记者威廉·拉塞尔爵士。   威廉·拉塞尔 1820年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自 1842年起在《泰晤士报》担任临时性的议会报道记者。后一度离开《泰晤士报》以至新闻界去攻读法学,但在新任主编约翰·德莱恩的力邀下重新回到了《泰晤士报》并于 1850年赴丹麦,开始了他在炮火中当战地记者的经历。   拉塞尔所处的时代正是大英帝国开始进入鼎盛的时期。为争夺奥…  相似文献   

12.
威廉·霍华德·拉塞尔爵士(1821年3月28日~1907年2月11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为泰晤士报记者,是第一名职业的随军战地记者.拉塞尔一生主要以采访军事新闻著称.他因报道克里米亚战争而一举成名,被称为“战地记者之王”.在这场战争中,他深入战场,发回的报道画面感与现场感很强,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他使读者在关注战争的同时,对战地记者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拉塞尔不畏艰辛进行报道的精神和敢于揭露真相的勇气,使他成为无数后来者追随的榜样.本文从拉塞尔对于克里米亚战争的报道入手,展现其出色的战地记者素质.  相似文献   

13.
闻名全国的老军事记者阎百同志今年一月逝世后,新华社播发的消息(首都新闻界朔风之中送阎吾)中写道:“抗战烽火中参加八路军并投身我军宣传事业的阎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中,创造了我国军事新闻史上三个‘之最’:参加战斗最多,采写的战地新闻最多,在第一线组织战役报道最多。……他在数十次战役、战斗中冲锋陷阵,不顾疲劳,屡历艰险,采写了大量歌颂英雄、鼓舞人民、揭露敌人的新闻名篇。硝烟远去,他写下的一篇篇动人心魄的战地情景新闻,一直激励着后来人,成为我国新闻院校的教材。”I据我所知,新华社为~名老军事记者…  相似文献   

14.
北雁 《青年记者》2003,(5):12-13
伊拉克战争举世瞩目,而作为战地记者的闾丘露薇更是吸引了全球电视观众的目光。一位美国著名传媒的总裁表示,闾丘露薇不仅是实时战地报道全球华人第一位记者,也是开战之后返回战火巴格达的全球媒体第一人。这位英文名字为“rose”(玫瑰)的华人女记者,是一朵名副其实的“战地玫瑰”。  相似文献   

15.
军事新闻摄影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战争年代,军事新闻摄影是中国新兴的新闻摄影事业的中流砥柱。一批穿军装的战地摄影记者在物资匮乏、器材奇缺等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手拿枪,一手拿相机,跟随部队一起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拍摄记录了弥足珍贵的战地新闻照片和宝贵的军史资料,为我们这些后来者留下了一大批堪称“史诗式”的军事新闻摄影佳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军事新闻摄影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在报道抗美援朝、60年代全军大比武等重大新闻和推出雷锋、郭兴福等重大典型宣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很多新闻摄影佳…  相似文献   

16.
炮火纷飞的美伊战争之外,还有一场看不见炮火的战争在激烈进行,这便是“新闻战”。同真刀真枪的战争要付代价一样,“新闻战”也在付出代价。代价之一,便是美国大牌记者彼得·阿内特的被炒鱿鱼。阿内特是美国著名的战地记者,曾在越战和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做过卓越的新闻报道工作,并曾获普利策奖。就是这位大牌记者,在此次美伊战争中,因为实话实说,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国家地理杂志》同时宣布“解除合约”。被“修理”的不止一个彼得·阿内特。随美军采访的美国记者菲尔·斯麦克被美军赶出了伊拉克,原因是他的战地报道太具体,“危害了…  相似文献   

17.
战争新闻是世界人民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了解的,也是最能引起世界舆论注目的,战地新闻采访,也就是要捕捉那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能充分反映战争所体现的一定精神的新闻事实。一家媒体战事报道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战地采访的是否成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发动侵略南联盟的战争后,我国一批新闻工作者以特定的姿态进入战区,向世人传递关于战火、关于难民、关于战争的正义之思。作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在出色地完成报道任务、有的甚至为此牺牲的过程中,表现出高超的采访技能。从这批前线记者的实践中,对战火中的新…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四十年代,在北美墨西哥高原上进行的一场并不为外部世界瞩目的小型战争,成为第一场被新闻界全面报道的战争,现代战地采访滥觞于此。一个名叫乔治·威尔金斯·肯德尔(George Wilkins Kendall)的战地记者第一个将竞争意识带入战场,在硝烟中屡屡抢发最新战情消息,被誉为“第一个伟大的战地记者”、“独家新闻之父”,成为  相似文献   

19.
乔天富 《青年记者》2017,(28):39-40
牺牲奉献是战地摄影记者的职业特征 在战争中,战地摄影记者在战争现场采集新闻.他们以生命为代价,用图像记录战争,他们就是战士.战地摄影记者是个难干的活儿,不但危险,还升不了官,发不了财.随着现代战争的高技术化和现代社会人们对获取战地新闻信息现场感的新需求,现代战地摄影记者遇到的危险更大:使用精确制导武器交战一方的军队对敌方可以零接触、零伤亡,可摄影记者必须在战争的现场采访,其伤亡概率系数,甚至伤亡绝对数可以超过在战争第一线直接掌握武器、扣动扳机的士兵.据统计,2003~2007年,仅死于伊拉克战争的战地记者就达172名.1999年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北约部队零伤亡,南联盟10名记者牺牲,3名中国记者殉职.  相似文献   

20.
江亚平 《军事记者》2001,(8):28-29,35
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个怪物相随相伴,这就是战争——人间最残酷、最血腥的游戏。战争令民众遭殃,使生灵涂炭,因此也备受人们的关注。他们关心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进程和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切。新闻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冲突即新闻”,而战争作为各类冲突的最高形式,其新闻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于是,“战地记者”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