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沈传学 《学语文》2005,(6):22-2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好的客观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3.
评语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健康成长和人的健康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转变观念更新自己,而是一言堂的自我表演忘乎所以,又何谈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强调了语文学习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智力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和人的关系,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也不再是老师导学生演,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平等合作交流。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缺乏情感体验、师生奴役于教材的现象,进而开始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感受,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智慧和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很显然,新课程凸显这样的“学习观”:学习是一种“对话”。从这个层面来思考,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生变革,就是追求走向“对话”的学习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是教师、学生凭借“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只有真正进行师生平等的、全方位的对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课堂互动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所以在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要“张扬”学生的生命个性。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引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3.
纪丽萍 《考试周刊》2009,(42):66-66
构建和谐语文教学,就必须把“平等的师生对话”真正引进课堂。只有师生关系平等,才能产生真正的合作.从而相互造就。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表扬,激发学生自信心:要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尊重学生,学会倾听;要引导感悟,彰显学生个性。平等地对话,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入知识的大门。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小学生好奇好动,思维活跃,可塑性和自我意识强,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探讨式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因此,迫切要求教师进行教学互动,优化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的复写,教师的“应声虫”,而是要体现同“个性的、生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张桂成 《考试周刊》2011,(35):46-47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5页)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需要师生之间对话且是平等的对话。可是谁掌控着对话的内容和走向及对话中的话语权?毫无疑问是教师。因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5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即师生对话中处于强势地位。要使师生平等对话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俯下身子甚至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师生平等对话更多的应从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基于这一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以下是课堂上的一些语录摘要,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刘志胜 《学语文》2006,(5):34-34,29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可见,任何一种教学活动环节都离不开“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而学生作文评价这一教学环节却长期被教师所垄断。  相似文献   

19.
桑任双 《考试周刊》2010,(42):49-5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中我注重渗透新课程理念.尝试自主学习的探索.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小主人的实验。主要的作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