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喜欢上公开课,并努力在公开课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但我发现,个别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在公开课教学中作"秀",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公开课实效性不容乐观.那么,怎样上公开课才能既"秀外"又"慧中"呢?我通过近几年自己上公开课的经历和听课的感受,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相似文献   

2.
公开课难上,习作指导的公开课更难上.在教师对学生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执教习作指导公开课的教师往往会考虑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然后再展开教学.曾听过本校教师上的一节习作指导公开课,让我对习作教学的情境创设有了一点肤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县区级优质课比赛中,教师上了一节题为《从分数到分式》的公开课.这节公开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课后,教师收拾好低落的心情,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深刻的反思,分析了公开课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兰溪县厚仁中学潘建教师回答: 每一学年,教师都要向学校、教研组汇报教学方面情况,或参加一些教学技能比赛.这个时候往往以教学公开课的形式展示教学的艺术水平.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成为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探索的问题.笔者多次观摩和开设公开课,积累了一点心得.下面就公开课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注意问题等方面和广大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喜欢上公开课,并努力在公开课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但我发现,个别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在公开课教学中作秀,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公开课实效性不容乐观。那么,怎样上公开课才能既秀外又慧中呢?我通过近几年自己  相似文献   

6.
公开课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各级教师培训或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公开课的特征、功能等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公开课与常态课的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上.公开课基本的功能表现为诊断与改进功能、示范与展示功能、研究与推广功能.语文公开课依然存在实践上的误区:过于强调别开生面的文本挖掘,脱离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过于注重教师教学技能的展示,导致课堂学习主体严重移位;过于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流畅,忽视学生学习错误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平时课与公开课是教师直接面对的两种不同情境,在借用现象描述分析学的方法对教师整体教学观归类的前期研究基础之上,主要采用访谈、课堂观察对比、实物分析和座谈会等方法来收集资料,研究教师个体在平时课和公开课两种情境下的教学观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教师个体在平时课和公开课两种情境下的教学观存在差异,不同教师个体在平时课情境下的教学观存在差异,而不同教师个体在公开课情境下的教学观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外网络公开课持续走红,成为一种教育趋势,教师胜任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国内网络公开课刚刚起步,教师在胜任力上与国外教师相比差距甚大,网络公开课教师胜任力的提高显得尤为迫切.建议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国内网络公开课教师胜任力,如鼓励国内网络公开课教师不断学习;积极开展教改活动,促进网络公开课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等.  相似文献   

9.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喜欢上公开课,并努力在公开课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但我发现,个别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在公开课教学中作“秀”,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公开课实效性不容乐观。那么,怎样上公开课才能既“秀外”又“慧中”呢?我通过近几年自己上公开课的经历和听课的感受,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相似文献   

10.
公开课本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磋教艺、研究问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一个平台,但是从实际情况中我们也看到,现在有很多公开课却远非如此,其内涵已经逐渐"变味",结果陷进了公开课教学中几个常见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与家常课相比.公开课可能更多地脱离了“教学体系”.转而强调个体的“研究性”.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活动.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公开课既是教师基本素养、审美情趣的展示,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体现。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教师,在多次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公开课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公开课中教师的讲与评存在着重点演而疏于真、重点练而流于表、过度精而异于常、重点批而忽视学等问题.评课是公开课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对公开课的定位和走向有重要影响.评课应倡导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深入交流理解,鼓励平实的课堂教学,评课内容应重点指向教学经验.从知识基础、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达成以及教学有效性等方面深入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公开课科学评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这一学期,J校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使教师在研究中成长”的口号,而“上公开课”就成为促“成长”的主要形式,校方期望通过公开课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自主决策能力和科研能力,使教师不仅能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而且还能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使用教材.具体实施方法就是由教师主动申请上公开课,相关教师听课并评课,针对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通过大家共同的交流来提高教学水平.暂且不提公开课是否具有校本教研的全部内涵,仅就J校公开课本身而言,教师们似乎就有不同的观点:“说是让老师们自愿报名上公开课,实际上上公开课的基本上都是新老师和年轻老师.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直都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校一位语文教师的阅读公开课,犹如一枚石子抛进了平静的湖面,在校园里激起了一圈语文教改的涟漪,引发了全校语文教师的大讨论.这节公开课是由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为了帮助这位青年教师上好这节公开课,课前学校的多位语文教学骨干参与了备课,教案写成后,教学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还听了该教师的说课.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这位年轻教师自己也是颇下了些功夫的,他在网络上查询了不少图文资料,花了很多精力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从课题的导入,到生字的书写,到重点片断的动画演示,一直到配乐朗读,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完美.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该教师却在教学课件和教案的双重束缚下显得很拘谨,一切按部就班、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15.
时下,每个学校都有公开课,很多老师一直有机会外出听公开课,少数老师还有机会参加公开课。不知大家思考了没有?公开课,公开了什么呢? 我认为公开课首先公开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一个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他的一些教学基本功:言行举止、谈吐仪表、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都会在一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提出从教学本质看,公开课具有教学和教研两大功能。教学功能是指公开课是一项教学活动,施教者必须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公开课的显性教学目标;教研功能是指公开课作为一项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水平,属于公开课隐性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围绕公开课开展听评活动一直是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的重要方式。从实践层面看,当前的公开课陷入了误区,许多教师对公开课抱有抵触心理。表现在:1.公开课功能被异化。以往的公开课往往是教师为应付教育常规检查,或参加校际交流和参赛,被…  相似文献   

17.
“公开课”是学校或教学研究部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俗称。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实践活动,“公开课”除了要达到普通课要达到的教学任务外,还肩负着以下六种功能: 1.研究课堂问题; 2.总结教师课堂的教学经验; 3.实证某种课堂教学理论或经验; 4.示范某些教师的教学特色; 5.诊断并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主要是针对青年教师或是新教师 ); 6.考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上这六种功能在具体的某一节“公开课”上体现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对于“公开课”的组织者来说,他们应是并重的。然而,从笔者在中学近四年的听课、授课…  相似文献   

18.
公开课这一特殊的教学形式由来已久,这里面有专家的高深理论,也有一线教师的肺腑之言.然而众多的声音中,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重点——学生的声音.学生是公开课的参与者,无论是喜是怨,他们的声音才更加接近真实,无论教师上公开课的目的是什么,首先要上属于学生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19.
<正>在很多教师看来,公开课是"示范课",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为此教师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颇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精神。实则不然,公开课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特别是教师通过公开课的客观评议,能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探讨中得到共同提高。公开课特有的公开性、公共性能够让听课教师看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师、学生带来的新变化。准备一堂公开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多方面促进自己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能力的提升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磨炼、成长,笔者认为,校内公开课这种教研形式能够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一、走出误区,审视公开课实践本质1".公开课"≠"表演课"。公开课与表演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