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就是国际传播.传播决定了国家的影响力,现代媒体的介入促成了内政外交一体化;现代媒体成为国内公众参与外交的“新闻广场”;国际传播直接影响国家软实力;互联网等新媒体已成为公共外交竞技场;媒介素养是现代外交官的必备能力.因此,我国公共外交的理念,应进一步从“对外宣传”走向“国际传播”:立足点要从“以我为主”转向“以国外受众为主”,话语体系要从“中国官方语言”转向“国外受众语言”,传播方法要从“讲道理”转向“说故事”,主体要从“官办”走向“民办”,内容要从“政经利益”走向“文化交流”,传播模式要从“被动应付”走向“主动设置”.当前加强公共外交、提升中国影响力的对策建议是:整合“三外”力量、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巧妙借助境外媒体、重视国内舆论引导、妥处国内突发事件、用好新兴媒体平台、提升外交人员媒介素养、培养“民间大使”、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加强国际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软实力有优劣和正负,不同类型的软实力需要不同模式的公共外交。"公共外交势能"理论揭示了新的传播模式,在这个视角下公共外交既包括国际广告、对外宣传等信源外推型公共外交,也包括国际新闻报道、人员往来等传受平衡型公共外交,更有秘密信息传播等受者主动型公共外交。公共外交势能的分析表明,不断挖掘中国软实力资源,提升软实力、积累公共外交势能,是提升公共外交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浅谈新闻传播中的公共外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外传播与公共外交的交集谈起,探讨当代新闻传播与公共外交策略的互动.认为新闻传播要渗透"公共外交"的整体意识,设法让中国的声音通过新闻传播来告知世界.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然而,与综合国力迅速上升不成正比的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因此,如何利用好公共外交来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显得日趋重要.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公共外交的拓展提供了相当有效的工具与路径.但公共外交在新媒体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可控性、“事与愿违”等现象,这就需要从战略传播的视角,首先设定长远目标,并在不同的目标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整合一切资源,影响关键受众,最终达到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国家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进程切入,回顾了Web1.0和Web2.0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在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分别讨论了Web3.0的两大关键技术——NFT和元宇宙是如何重新界定甚至彻底改写了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的理念规则和实践路径,并结合对学界前沿观点和业界最新案例的梳理,总结和提炼了Web3.0时代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的趋势与愿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在国际传播的历时性发展中,梳理"体育公共外交"的演进脉络,明晰其概念意涵和维度,并以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国际性赛事为切入点,前瞻智能传播时代以体育和科技为主题的国际传播和公共外交的提升路径,为国内同行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7.
程章芳 《东南传播》2021,(12):22-24
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本文基于新公共外交视域,提出创设"省级国际传播体系"的构想,并结合福建等地国际传播的丰富实践,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将该构想落地的具体路径.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提供新方向,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奥运会与中国公共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成功召开.数以万计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媒体云集北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首先是一场典型的“媒介事件”。然而奥运会又不仅仅是媒介事件.由于在这场盛会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传播形态并存.对于中国而言.北京的奥运会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首要的公共外交契机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的公共外交认识国际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法国学者阿芒·马特拉的研究,西方所谓的国际传播从来就是"一种战斗话语",服务于战争和冷战。而作为国际传播的公共外交,虽然可以理解为以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克服国家间政治壁垒和文化间交流障碍、通过与对象国公众的沟通而影响其政府对外政策的国际政治形态,但它的"战斗性"仍然没有获得必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金苗 《军事记者》2012,(10):39-40
维和行动具有国际化程度高、政治敏感性强、部署时间长、任务风险性大、协作关系复杂等特点,在国际、驻地和本土有着不同的大众传播需求和价值。本文尝试从公共外交的路径和理念切入.对维和行动的国际传播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0月27日至2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第二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本届研讨会主题为“世界新格局与中国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会议共设“新媒体与对外传播”、“媒体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党和军队国际形象传播”、“新技术应用与传播”五场分论坛.本文就研讨会的一些独到观点和看法以及会议达成的共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晓霞 《今传媒》2013,(6):16-18
随着国际间竞争及全球化的加深,我国外交事业应该积极与时代潮流接轨,力图实现多元化的外交形式。中共十八大着重强调要加强公共与人文外交,可谓是抓住了中国在未来国际社会上发展的关键,为我国外交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早期的"乒乓外交"到近年来的奥运会、世博会、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公共外交在构建一个良好国家形象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间的交往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本文立足新媒体背景下,分析了公共外交与构建国家形象的关系,从宏观上总结了我国当前利用新媒体开展的公共外交工作,同时反思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公共外交的研究,主要从国际关系与国际传播两个研究视角切入.这两个研究视角各有不同.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切入,比较容易理解公共外交的政治属性,掌握公共外交在一个国家整体外交中的作用,也比较容易理解公共外交的制度史和机制建设.另一个角度来看,从传播学的视野研究公共外交这种以国家或国家利益代言人为主体的传播行为,我们通常能够比较清晰地总结出公共外交活动的传播学特征.尤其是随着冷战后媒介技术的发展,卫星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新闻在第一时间常常由非政府主体,比如媒介集团旗下的全球新闻网,甚至是新闻事发地点的当地媒体传播出去.这样依赖公共外交的主体也随之下放到媒介主体上,这就对政府操纵媒体来配合其外交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5月16日,中国国际传播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以下简称"中心")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举行正式启动仪式暨中心理事会成立大会。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出席并发言。  相似文献   

15.
公共外交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热议的一个重要话题。2011年3月9日,赵启正院长新著《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面世并在第一时间送抵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驻地,全国政协主要领导及部分委员获赠样书,引发热议,新华社还对此作了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认为,《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是培养公共外交意识的一部难得的教材。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则评价道:作者从长期的公共外交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一系列有意义的途径、办法和技巧,很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能帮助读者很快地了解并参与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致力于公共外交的实践拓展与理论梳理.而对于公共外交与媒体关系,赵启正认为:"对外传播是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把媒体的对外传播纳入公共外交,不但没有降低其重要性,反而使其具备更高立意、提出更高标准、赋予更重责任,也使得对外传播媒体的内容更丰富、表达更活泼、效果更明显."那么,媒体应如何培养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以不断提升传播实效?赵启正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主要谈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冷战时期的公共外交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外交"一词于1965年第一次使用.此后,在塔夫茨大学组织了一系列关于公共外交的讲座,包括公共舆论研究、集团动态等.在这个时期,对公共外交研究的切人点主要包括政府实践、公共关系和战略公共外交等.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全国两会上,公共外交议题受到关注.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建设,为中国各方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公共外交是传统的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的良好载体,也将使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更灵活且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2012年9月7日,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市社科院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政府新闻学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社科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传媒从业人员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围绕"国家与城市形象传播"的主题,从公共外交、跨文化交流、新媒体等不同视角,深入研讨了国家、城市在开展形象塑造和传播中面临的趋势、挑战,探寻了提升国家和城市形象塑造力和传播力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中外交流史源远流长,并蔓延至博物馆的繁荣。发挥好各馆尤其是上海博物馆这一头雁的公共文化外交功能,与全市打造“博物馆之都”乃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这一愿景高度一致。本文覆盖了多家场馆案例,以期呈现上海文博界在公共外交方面的先行理念和实践,以及下阶段战略策略。总之,上海市博物馆的一系列践行有利于进一步讲好上海故事,传播好申城之声,继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