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张辉  白长虹  李储凤 《软科学》2011,25(9):130-135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消费者网络购物意向的模型,研究表明,相对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能更好地解释消费者网络购物意向。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网购意向有明显影响,但是主观规范的影响不显著。研究发现消费者过去网络购物行为对网购意向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要远远大于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网购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购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前人有关网络购物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访谈结果,新增网站特性为网络购物意向和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验证,证实网站特性对在校大学生今后的网络购物意向和网络购物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为开展网络营销的企业重视网站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目前研究存在着机理认知和引导脱节的状况,且机理层面多集中于舆论在各类复杂网络上的物理表现,和实际事件联系不紧密;引导多以定性描述的方式,缺少可量化和评估的依据。将超网络建模方法与政策仿真技术相结合,定性会商与定量模拟相结合地研究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及建议,是一种从系统工程角度对网络舆论这一社会复杂问题进行探索的新模式。本文是系列研究的第一篇,通过建立集社交、心理、环境和观点等多维子网来描述社会舆论的超网络模型,并设计逻辑自洽的多层网络交互机制,为网络舆论的演化和干预等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五位一体"的网络舆论监控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对网络舆论监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对网络舆论监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网络舆论监控体系的框架模型,然后对模型中五大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策略进行了相应的论述;随后从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处置流程出发,以案例的形式对模型的互动协作式运作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总结提出了文章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危机的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敬瑞霞  郑平 《科教文汇》2008,(18):19-20
随着高校网络的进程化的加快,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校园网络舆论场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各种思想动态,甚至会形成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危机.  相似文献   

6.
以SNS社交网络个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参考框架,整合计划行为理论,针对SNS的特点引入感知娱乐、感知信任及习惯,建立研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在SNS情境下有良好的适用性;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用户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行为影响显著;感知娱乐对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影响显著;习惯对实际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对持续使用意向和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互联网作为信息生成与共享的重要载体,会助推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次生灾害发酵与舆情蔓延。发掘驱动非常规突发事件关联网络集体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过程机制,是破解其次生灾害与疏导舆情累加效应的核心所在。[方法/过程]基于信息技术接受模型(TAM)的理论视角,以非常规突发事件为背景,采用问卷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剖析网络情境特征以及网络信息受众的认知-心理状态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集体行为意向的整合驱动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非常规突发事件关联网络集体行为意向是网络情境特征与信息受众认知-心理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非常规突发事件关联网络集体行为意向具有情境依赖倾向,会受到媒介信息丰富度、网络社会联结强度两大因素的驱动;信息受众的认知-心理状态是网络情境特征驱动网络集体行为意向的重要桥梁。研究还揭示了TAM理论在网络舆情导向中的普适性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刚  陈兰芳  张仪彬  郑斌 《软科学》2017,(3):135-138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电子废弃物的规范回收和非规范回收、感性回收行为意向和理性回收行为意向的视角,实证研究了电子废弃物的回收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感性回收行为意向本质上属于规范回收导向,理性回收行为意向反映非规范回收倾向;回收态度、回收知识、回收形势感知等变量影响电子废弃物的感性回收行为意向,与理性回收行为意向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主观规范影响回收态度;情境因素既直接影响回收态度,也调节回收态度对感性回收行为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戈  张祖成 《情报杂志》2023,(8):116-122+128
[研究目的]探究“蹭流量”下网络公共舆论形成机制,可以弥补现有研究对网络公共舆论中媒体与公众聚合关系分析的不足,对促进网络公共舆论有序形成提供思路。[研究方法]基于40个网络热点舆情案例的QCA分析,从注意力引导和信息误导的视角出发,研究“蹭流量”下媒体属性、事件属性、流量行为和公众行为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研究结论]网络公共舆论形成受多因素共同作用:流量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公众行为发挥调节作用;媒体属性、事件属性发挥媒介作用。从源头出发扼制“蹭流量”行为,维护网络公共舆论的有序形成,政府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建立常态化流量跟踪和回应机制,加强公众情绪引导和网络舆论环境监督。  相似文献   

10.
孟玺 《现代情报》2023,(4):39-50
[目的/意义]探索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识别意向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完善我国虚假信息治理的知识体系,为健全虚假信息的社会矫正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Planned Behavior Theory),引入数字素养和风险感知两个变量构建了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识别意向模型,分析数字素养、风险感知、识别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虚假信息识别意向的影响机理。以371份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数字素养、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虚假信息识别意向,主观规范和识别态度对识别意向影响不显著;感知行为控制不仅直接影响识别态度,且在数字素养和识别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数字素养不仅直接影响识别意向,且通过风险感知和感知行为控制间接影响识别意向,是驱动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识别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环境与大学生关注倾向。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新浪新闻、网易新闻为调查对象,由5名研究人员共同确定符合定义的事件。在大连市某高校随机抽取32名大学生进行团体实测,完成《网络群体性事件调查问卷》。结果: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负性事件共42件,占60.9%;50%及以上人数了解的事件共36件,其中负性事件24件,占66.67%。结论:网络媒体更倾向于报道负性网络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对不同性质事件熟悉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舆论领袖对网络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可以影响网络舆论的走向,因此识别网络舆论领袖对于及时掌握舆情、引导舆论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超网络分析法应用到网络舆论领袖的识别中,首先在对网络舆论构成及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社交子网、话题子网、观点子网等子网络,并根据三者间的关联关系将它们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舆论超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可用以识别网络舆论领袖的超网络测度指标,包括节点超度、超边重叠度、集聚系数、平均最短距离等;最后通过"钱云会"事件的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昭  耿赛  王福东 《科教文汇》2015,(4):131-132
目的: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环境与大学生关注倾向。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新浪新闻、网易新闻为调查对象,由5名研究人员共同确定符合定义的事件。在大连市某高校随机抽取32名大学生进行团体实测,完成《网络群体性事件调查问卷》。结果: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负性事件共42件,占60.9%;50%及以上人数了解的事件共36件,其中负性事件24件,占66.67%。结论:网络媒体更倾向于报道负性网络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对不同性质事件熟悉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平台之间的竞争造成用户流失,探究用户转移行为影响因素,为社交媒体平台运营商提升用户留存率提供建议。[方法/过程]基于推-拉-锚定理论框架,从环境、个体、技术、成本四个方面萃取社交媒体用户转移行为影响因素,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有效问卷374份,使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方法(PLS-SEM)进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推力因素(不满意、疲劳和个人创新性)、锚定因素(转移成本和惯性)及拉力因素(相关网络规模、感知互补性和替代品吸引力)均对转移意向有显著影响,转移意向对转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突发事件中,“满天飞”的网络谣言会引发“次生灾害”,严重影响政府的应急处置;大多数网民主动识别谣言,才能阻断谣言扩散的网络通道。本文运用计划行为理论、风险感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威慑理论,构建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网络渠道收集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民的态度、社会资本,惩罚的确定性、严厉性和敏捷性显著正向影响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网民的社会资本显著负向其感知风险,网民的感知风险显著正向影响其态度。  相似文献   

16.
张静  赵玲 《现代情报》2013,33(6):14-18
网络环境的自由、开放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较好的言论表达场所,网民的多样化言论丰富了舆论的内容,但也打乱了网络的秩序,使得理性与情绪化舆论并存于网络。本文通过对网络理性化和情绪化舆论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确定各个因素对于网络舆论理性化的影响权重,提出网络舆论的理性化和情绪化与信息发布数量、信息沟通渠道和事件的性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减少网络舆论的情绪化行为必须从信息和事件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随着Web2.0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虚拟社会越来越呈现出小世界网络的特性,英国伦敦骚乱以及刚刚爆发的俄罗斯游行事件,煽动者均借助社交网站进行舆论散播.网络舆论愈发成为影响国家利益、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若不对网络舆论给予及时关注和正确引导将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如何进行网络舆论引导是新时期对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创新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提出的新挑战.本文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是否需要引导?(2)如何加以引导?为此,首先提出网络舆论事件是否需要引导的3种研判方法,若加以引导,则进一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舆论领袖及潜在关键人物进行探测和挖掘,给出引导策略,为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网络舆论引导提供科学和定量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微博社交网民群体为被试,研究了其集群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微博网民集群行为执行意向与群体认同、情绪敏感度、社会网络、人际信任、心理安全感、社会规范和感知一致性显著正相关;群体认同对执行意向的直接效应大于心理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对执行意向的直接效应;影响微博集群行为执行意向的4条主要路径为:微博社会网络→微博人际信任→行为执行意向,微博情绪敏感度→微博心理安全感→行为执行意向,微博群体认同→微博感知一致性→微博人际信任→行为执行意向,微博心理安全感→微博人际信任→行为执行意向。最后指出了研究启示和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程慧 《科技管理研究》2023,(18):195-202
针对较少研究探讨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何影响和改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现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研究数字技术背景下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对象为389名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广东大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采用Amos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创业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而主观规范的影响不显著;创业态度在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与创业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果,从激励政策、高校教育、企业协同等角度提出需要调整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方向、以数字技术赋能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各类企业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孵化资源等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研究网络集群行为的时间演变规律,即分析网络集群行为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并比较不同阶段行为的异同。结果表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前期和中期相比,网络集群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行为强度排在前三位的是“网络舆情”行为、“人肉搜索”行为和“网络舆论”行为,排在最后三位的是“网络追杀令”行为、“网络恶搞”行为和“网络舆论暴力”行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中期和后期相比,网络集群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后期同中期相比,“网络流言”行为、“网络舆论”行为、“网络追杀令”行为和“网络集会”行为会加强,“网络审判”行为会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