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关于博物馆开展文物征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事博物馆工作的同志都知道:文物征集是博物馆工作的三大职能之一,文物征集是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主要来源,而文物藏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物,是博物馆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源泉,是陈列展览、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它也是衡量一个博物馆馆藏、展陈和科研水平以及存在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怎样有效地做好文物征集工作,不断征集文物和充实馆藏,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是文博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微观理解,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藏品的主要来源的一个主要方面,只有不断的丰富藏品才能不断促进博物馆业务的开展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从宏观理解,文物是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实物形态,文物征集工作具有为中华  相似文献   

3.
滕卫 《中国博物馆》2010,(2):123-127
博物馆的存在在于藏品,博物馆的藏品源于征集,追寻更多的藏品是博物馆目标之一。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不断获取藏品补给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4.
李燕 《兰台世界》2016,(3):32-35
博物馆是以文物保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研究机构,它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管理好、利用好文物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所在,而文物档案的建设工作更直接影响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所以,完善藏品信息做好文物建档工作,是博物馆全部业务工作的基石和发挥博物馆作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正>博物馆的存在在于藏品,博物馆的藏品源于征集,追寻更多的藏品是博物馆目标之一。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不断获取藏品补给的活水源头。山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省博")是全省文物的收藏中心,拥有各类藏品11万件,尤以陶器、青铜器、甲骨文、陶文、封泥、玺印、简牍、汉画像石、书画、善本书等收藏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80余件,馆藏文物数量及一级藏品数量均居全国博物馆前列。  相似文献   

6.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档案主要围绕征集保管、学术研究、展示教育等主要职能工作而展开,是各项业务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凸显博物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核心能力。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博物馆要立足于文物收藏、立足于社会教育、立足于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物是博物馆一切业务工作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博物馆整体水平的直接要素,一流的博物馆首先要有一流的物来保障,这是人所共识的。基于这个要求,博物馆都加大了对物工作的力度,这表现在对物征集工作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和物藏品库房的现代化保管条件的提高。在有限的古代物征集工作越来越难和经过整合后的博物馆、纪念馆宣传任务扩大的情况下,一些博物馆开始重视近现代物的征集工作。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征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集是博物馆获得藏品的手段和途径。一所博物馆 ,不但在它建立的时候需要积累一定数量的藏品 ,而且在它成立以后 ,也需要不断地补充和丰富藏品。藏品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 ,是博物馆开展一切业务工作的基础 ,也是博物馆存在与发展的命脉。离开了藏品 ,博物馆就将不复存在。不仅如此 ,博物馆藏品的数量、质量及其研究利用程度 ,还是衡量一所博物馆发展规模、科学价值、总体水平及社会意义的主要标志。长期以来 ,由于历史及各方面的原因 ,博物馆的藏品征集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相应的加强 ,征集工作大多处于“守株待兔”的状态 ,社会征…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博物馆对文物藏品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物征集工作是保障博物馆藏品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工作,要始终恪守正道,即坚持有专门的文物征集机构和人员组成、坚持传统的征集方式、坚守职业道德、坚持征集人员的专业化和专家化、坚持经费保障,同时也应在征集工作思路、收购方式和征集文物的展示方法上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文物征集工作是纪念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纪念馆发展的基础。文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物,是陈列展览、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纪念馆馆藏、展陈和科研水平以及存在价值的重要指标。怎样有效地做好征集工作,不断征集文物和充实馆藏,是我们在工作中努力实践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权初建、社会动荡、生产建设全面铺开而文物保护秩序又不够规范的情况下,大量文物被盗掘、私分和毁坏,以致文物散失严重。为此,党和政府颁布政策,一方面坚决、及时制止文物的大量散失;另一方面加强流散文物的征集,充实博物馆馆藏。流散文物的征集方式主要有捐赠、收购、拣选、调查走访等。流散文物的征集,博物馆藏品的迅速增加,为博物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流散文物的保护是当时整个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现代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快现代革命物征集工作的步伐和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现代革命物征集工作住较短时间内收到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文物藏品的名称是识别文物藏品的重要标志。定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文物藏品的保管、研究和展示,也影响文物藏品电脑化管理后在更广阔范围内的使用。对于内涵复杂,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民族文物尤显如此。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做到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馆藏民族文物在以往定名中的通病内蒙古博物馆在以往民族文物的定名中有两个通病:一是定名简略,只有简单的通称。如在文物帐册上反复出现:“蒙古袍”、“马鞍”、“银碗”、“桦皮盒”等。单从名称上看不出文物与文物之间的区别,只有认真察看文物上的标号才能辨认出文物,做不到“见…  相似文献   

14.
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只有搞好文物征集工作,才能为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博物馆的各项业务活动提供和创造必要条件。所以,文物征集工作做得好与坏,关系到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开展。石河子军垦博物馆,作为全国第一座也是到目前为止全国唯一的一座以反映中国西部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其宗旨是大力宣扬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中国西部新疆这片广袤土地上辉煌的屯垦史,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军垦精神,因此,文物征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汪曦曦 《青年记者》2012,(32):87-88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博物馆初露端倪。数字化博物馆就是将馆藏文物资料数字化、信息化,通过网络展示给观众的博物馆,也称为"网上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是以藏品信息库为核心,为文物收藏、专业研究、保管管理、修复保护、陈列展示、宣传教育、馆际交流等构筑的一个高效组织、管理、检索和建设大规模文博典藏资源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文物数据库,对文物的保管、研究和陈列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数字化博物馆的最核心部分,大大提高了博物馆藏品的保管水平和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藏品征集面临的挑战藏品是博物馆必备要素,是博物馆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也是衡量博物馆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博物馆藏品的征集工作,早在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发布了《为征集革命文物令》,“征集方式分捐赠、寄存、收购三种”。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博物馆藏品征集逐渐形成了社会征集、考古发掘、专题征集和标本采集四种形式,其中社会征集包括调拨、移交、收购、捐赠和馆际交换等五种具体方式。这些征集方式确保了博物馆陈列、科研以及观众教育等业务活动所需要的藏品源源不断地…  相似文献   

17.
宋晓蕊 《兰台内外》2020,(11):41-42
依托文物藏品建立起来的文物档案,是佐证文物的"身份证",更是开展文物相关工作,进行研究、发掘、拓展等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但是在目前纪念类博物馆中,由于在最初征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文物档案保管中存在的弊端,使得文物档案在日常管理和使用中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探讨在实际工作中纪念类博物馆文物档案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相应的措施,为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8.
张樊 《大观周刊》2012,(6):277-277
博物藏品是博物馆收藏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反映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和人类科学文化进程的历史见证物。博物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前提,是博物馆开展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藏品的数量、质量以及特色直接影响博物馆的级别和竞争力。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于征集,所以藏品征集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基础,关系到博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结合本人工作经验,试就民族博物馆藏品征集方面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馆藏文物、档案资料的科学梳理,对该馆早期"边民文物"征集与管理政策进行研究,了解当时美国人类学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解决文物藏品信息标准(藏品元数据)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文物藏品信息标准的推行存在两种思路分歧,一是要求国内各博物馆都采用统一的文物藏品信息标准;二是博物馆既要尊重统一标准,又要尊重历史,对标准因地制宜。第二种思路更符合博物馆工作实际,文物藏品信息标准应统一性与开放性相结合。这是因为,信息时代的标准化本身具有开放性特点;信息化建设是服务于博物馆工作的,不能以信息化建设“强力”推行文物藏品信息标准化工作;博物馆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统一标准很难适应复杂的情况;此外,可以在技术上探索实现文物藏品信息非标准数据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