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安倍首相和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的教育观阐述日本安倍内阁于2006年12月正式颁布施行的《新教育基本法》的出台背景。对照在日本历据59年的旧教育基本法,具体介绍新教育基本法的修改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每接手一个新班,为了尽快组建自己的"内阁",又不想受前任班主任的影响或自己直觉的干扰,于是常常制造"事端"来观察这帮孩子,以便量才录用。"哇——教室里好乱啊!"第一个推开门的佳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瞪大着双眼,嘴巴也张得大大的。是啊,教室里是够乱的——课桌横不成行,竖不成列;凳子东一张西一张,更有的横躺在过道里"睡大觉";垃圾桶也倒在地上,里面的垃  相似文献   

3.
安倍晋三当选为自民党新总裁和日本新首相,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胜利。但安倍出任首相后,能否清除小泉给日本的周边外交留下的负面影响,能否摆脱小泉给中日关系投下的阴影,修补中日关系裂痕,还是一个悬念。  相似文献   

4.
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使相权融入皇权。阁臣参预机要,最初的形式是与皇帝"面议"朝政。阁臣"票拟",一般受制于"九卿之成案"和"司礼监粗写事目"的双重约束。而司礼监代行"批红"之责,对阁臣的票拟之权,更是一种严格的限制。明世宗压制宦官,造成内阁的权力扩张,突破了宦官尊于阁臣的体制,侵夺了九卿的权力,造成权力失衡,从而导致了内阁与皇帝以及整个官僚系统的长期冲突。  相似文献   

5.
满清入关以后,在中枢机构设置上沿袭了明代的内阁制度,但"沿明制"并非清代阁制度渊源的全部。清代内阁有其自身内部机构的制度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努尔哈赤时期的文馆,由文馆而内三院,再由内三院发展为内阁。或者说,清代内阁是后金政权自身机构的发展与明制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15,(4):32-35
由于日本面临着老龄化少子化等社会现象带来的危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再次组阁后为了化解社会危机、改善社会经济形势,高调倡导女性经济学,提出了"女性闪光社会"政策。但是,由于日本"男尊女卑"的现象根深蒂固,要实现"女性闪光社会",不仅需要女性自身、伴侣、公司、社会等的支持,更需要政府克服一系列的难题,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实现构建"女性闪光社会",可谓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7.
继2006年10月8日就任日本首相不满两周的安倍晋三访华之后,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应邀访日,这一事件扭转了中日两国长期无两国首脑互访的现象,使中日关系出现了积极好转并有可能继续升温的势头,此行被称为"融冰之旅"。那么,温家宝总理"融冰之旅"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民国元年唐绍仪内阁是中国推翻封建帝制后根据《临时约法》组成的共和国第一届内阁。由于唐内阁存在时间不长,政绩不彰,因此历来对它的评价也不高。从唐内阁成立的政治环境与组建过程可以看出,这个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的责任内阁,实际上是经过协商形成的混合型内阁,主导权操在极权主义者袁世凯手中,内阁成立伊始,便面临种种矛盾并且不被列强所看好。唐绍仪内阁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唐氏有其内阁人事制度的原则与新政权内政外交的抱负;内阁组建后亦承续南京临时政府的建政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文  相似文献   

9.
<正>据世界大学新闻网2013年6月27日报道,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台了"安倍教育学"计划,旨在促进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安倍表示,日本教育要"在世界舞台上占上风","安倍教育学"是他为促进日本人力资源开发制定的教育战略,是其重建日本计划的最新政府文件。日本文部科学大臣下村博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基于法国调节学派积累体制和调节模式关系的理论,对安倍经济学之前的日本传统型雇佣体制和新日本型雇佣体制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梳理,认为非正规雇佣劳动者的大量增加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其次,对安倍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安倍经济学使日本雇佣体制发生了质的恶化;最后,对安倍经济学带来的表面上的经济繁荣进行了分析,认为安倍经济学只能带来短期的虚假的繁荣,从长期来看有可能是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一般报刊,对各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往往称为“内阁”。不管是首相制或者是总理制,当它们组成政府部门的核心时,总称之为“组阁”。为什么要译成“内阁”?内阁这个词有什么出典呢?笔者略作考察,试言其始末。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一般报刊,对各国统治阶级的最高行政机关,往往称为“内阁”。不管是首相制或者是总理制,当他们组成政府部门的核心时,总称之为“组阁”。为什么要译成“内阁”?内阁这个词有什么出典呢?笔者略做考查,试言其始末。最早是在唐玄宗时,开始在宫廷内阁设置翰林学士,这  相似文献   

13.
丁惠琴 《考试周刊》2014,(97):84-84
<正>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下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课堂要么成了众说纷纭的"群英会",要么成了悄无声息的"电话会",要么就是匆忙"走过场";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懒惰学生的"避风港"、优秀学生的"展示台";各类公开课虚假表演;对某些  相似文献   

14.
日本最长执政首相安倍晋三在第二次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在课程改革方面,第二次安倍政权不仅继承了"宽松教育"时期的"生存力"核心素养理念,而且通过更加具体化的"资质能力"概念完善和发展了"生存力"核心素养理念,并通过建立面向社会的课程体系、提倡"主体性对话性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强化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等三大举措加以具体落实。虽然安倍课程改革也并未真正解决培养核心素养的难题,但它基于日本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和国际社会的潮流而坚持了培养核心素养的大方向,因此,分析和研究第二次安倍政权下的课程改革对于理解当今日本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用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渐进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训练过程。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指导训练技巧,让学生"善问",鼓励学生独立提出语用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的语用训练过程成为自由探索之旅。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般报刊,对各国统治阶级的最高行政机关,往往称为“内阁”。不管是首相制或者是总理制,当他们组成政府部门的核心时,总称之为“组阁”。为什么要译成“内阁”?内阁这个词有什么出典呢?笔者略作考查,试言其始末。最早是在唐玄宗时,开始在宫廷内阁设置翰林学士,这原是一般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不计官阶,也无官署,只是在宫廷内的学士院住宿,以待皇帝不时宣召,代皇帝起草文件。当时李白就任过这个官衔。直到唐德宗以后,翰林学士这个职务才日趋重要,由于兼有顾问、幕宾、清客的身份,整天不离皇帝左右,常有进言的机会,有希…  相似文献   

17.
在罗斯福时代,美国黑人的政治力量显著增高,参与联邦政府决策的黑人数量不断增多,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36年夏季,“联邦黑人事务委员会”或曰“黑人内阁”出现。“黑人内阁”的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广大黑人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它本身也成为黑人政治成就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一、大学生日本观现状分析日本首相小泉上任以来,他的一系列强硬做法激化了方方面面的矛盾,使中日关系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迹象。小泉的右翼政府下台后,安倍首相对中日关系作出了积极回应,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一直以来,大学生群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对待日本的政治观甚  相似文献   

19.
内阁是英国政府的首脑机关。内阁办公厅的设立使内阁文件得到系统地管理,逐渐形成《英国内阁文件》。该系列档案详尽收录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内阁的各类文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为国内外的学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20.
视中国为现实竞争对手和威胁在日本21世纪外交战略中,中国所处位置是:军事上是威胁,经济上是合作对象但也是潜在的对手,政治上则是日本谋求地区霸权的最大障碍。小泉内阁据此而确定的对华外交政策目标是抑制和延缓中国的发展,阻止繁荣、昌盛的中国出现在东亚;在经济上把中国变成它的延长了的国内市场;实行“政经分离”原则,迫使中国接受“日韩关系模式”(其内涵是,在历史认识等问题上,韩国可以批评日本,但不要影响首脑互访等两国间的正常关系);或明或暗地支持“台独”势力,阻挠中国的统一。中日关系因此而形成了如下的基本架构:经济上以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