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绪金 《武当》2013,(7):19-20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传授,都是先教桩法和步法。当年杨禄禅先师入宫府、旗营教拳,亦是先桩步后拳法。"桩"和"步"是练好杨式太极拳的重要环节。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步法有十八种,即坐步、曲步、撤步、碾步、钓步、副步、倒插步、连枝步、仙人步、分身步、翻身步、坫步、塌步、绞花步(套步)、斜步、敛步、追步、冲步。歌诀曰:"坐曲撤碾钓副插,连仙分翻坫塌绞,斜敛追冲十八步,轻灵转动捕鼠猫。"前辈练拳先练桩功筑基,下肢增力量,身体稳固。  相似文献   

2.
经典拳论讲: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又说"五行运行皆在步,一身要基定于足",由此可见,走步是太极拳运动的基础和先导。杨式太极拳先师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练习谈"说"两脚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说明走步的脚在杨式太极拳中的重要。传统杨式太极拳在盘拳时脚步走弧形,忌直来直去、走直线步。弧形步由曲而伸,缓缓踏出,足尖由下垂渐渐变动上翘,脚跟先落地,然后足掌和脚尖落地,全面落实(左右横行须先落脚尖,然后脚掌、脚跟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3.
郭宝洪 《武当》2011,(1):18-19
除"金刚捣碓"之外,"斜行拗步"是陈式太极拳另一个最具特色的拳式。所谓"斜行",是指上步时形成的身体上下肢之间的角度方位,相对"正行"而言;所谓"拗步",  相似文献   

4.
<正>"腾空步"是跳远动作技术的重要一部分,无论采取"挺身式"还是"走步式"动作技术,在人体跳起腾空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姿势"腾空步",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空中动作的完成,如果不能正确地掌握"腾空步"动作,会影响到跳远的其他空中技术动作的掌握。目前,中小学生在"挺身式跳远"  相似文献   

5.
路迪民 《武当》2011,(6):17-18
在杨澄甫先师看来,其弟子中,陈微明和郑曼青是两位理论造诣最有成就者。陈微明(1881~1958),晚清举人,民初的清史馆编修。曾秉承杨澄甫先师旨意,按照先师口述,采用先师中年拳照,整理出版《太极拳术》一书,实乃杨澄甫传授之第一本著作。郑曼青(1901~1975),诗书画拳医"五绝大师",曾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兼上海美专国画系主  相似文献   

6.
晏骏  李朝旭 《武当》2013,(8):18-19
24式太极拳是以杨氏太极拳大架为基础创编出来的,其中拥有共性的东西,也有与传统杨氏相异的地方。在传统杨氏太极拳和24式太极拳中,其对手指的要求是自然伸直,且呈现出"荷叶掌",在练拳时伸出的手掌犹如"照妖镜",五指肚要相聚。但在双手于体侧抱球动作,其要求则是不相同的。传统杨氏太极拳抱球,双掌心斜相对;而24式太极拳则说体侧抱球,双掌心相对。在行拳途中,下肢的重心转换更体现出了二者的不同。不妨让我们以左搂膝拗步承接右搂膝拗步为例,在传统杨氏太极拳中的做法是重心不变,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外撇45度,身体渐渐左转……目光随转体向前平视转移,眼神要顾及左掌。很明显,传统杨氏太极拳的重心转换为"实转"。在24式太极拳中的做法是重心平稳后移,逐渐使重  相似文献   

7.
圣门八方拳     
白云龙 《精武》2007,(11):49-49
八方拳又称八步连环拳,是明清之际流传于回族教门中的一种独特拳术,全称圣门八方拳。其拳分上下八路,八八六十四式,左右相同,虚称一百零八式。此拳以走转为主,据传此拳系八卦掌的一个分支,但拳理却不相同,表似八卦,内类查、花,步法迥异,以"走三步退一步"为原则,退一步又是下一式的第一步,又称作"三步一冲拳,收必往回返",进也是退,退也是进,忽进忽退,诡异多变,七步并一步,有脚踏七星之说,连绵不断,最后形成8字一圈。此拳身如腾猿,掌如牛舌,刚柔兼备,动静互参,循环往复,动作简单明快,短小精湛似心意拳,技击性非常强。套路中没有一个多余动作,中段插花加一亮相动作以提高兴趣,  相似文献   

8.
天启排子     
排子(即对抗)有天启排子、八虎排子、六合排子、燕青排子等。笔者所介绍是经过整理的天启排子。天启排子。有三到步、六合步、乱八步之说。三到步是甲乙双方从提棍动步的第一步算起,按照规定的路线三步打一个回合,故称三到步。六合步是从第一步算起,在第三个斜式打一个回合。何谓斜  相似文献   

9.
赵金娜 《体育博览》2011,(7X):208-208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探讨武术的独特运动方式。武术运动中灵活多变的"动"、配合精气神的"动",独特的仿生的"动",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展现出武术独有的运动魅力,长期科学锻炼,能增进人体健康,年年益寿。  相似文献   

10.
资讯     
《钓鱼》2008,(18)
九九归一疯9钓具—钓鱼王疯9系列精品钓具即将上市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在这里,"九"是最大的,也是终极的,古今文人都以之为"最"。要想"九九归一、终成正果",还需要"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九九归一即从来处来,往去处去,又回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以练内为主,向来有"重意不重形"的说法。但这是对功夫较深者专向静处练习而说的。传统的练法是"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是内动导外形,外形合内动,由内及外,以外引内,最后做到内外合一,表里一致,"一动无有不动"。  相似文献   

12.
淘金客     
MOOY 《篮球俱乐部》2011,(8):84-87
查尔斯·狄更斯在写就《双城记》时,显然没有考虑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被无数次引用的名句,并不太适合NBA的淘金客们。对这些NBA的淘金客而言,停摆危机阴云密布的时代无疑是最环的时代。无球可打的他们不仅要为生计发愁,如何保持竞技状态,避免步1999年坎普一夜间肥胖不中用、文·贝克酗酒泯然众人的后尘,同样成了他们心头的难题。然"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只要勇于求变,NBA球员同样能够走出困境,甚至完成凤凰涅槃,龙啸九天。而抢先拿到"海外签证",以1年500万美元合同和"只要停摆结束便可立即返回NBA"的特殊条款牵手贝西克塔斯俱乐部,奔赴土耳其联赛的德隆·威廉姆斯则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德隆的行为自然称不上"后无来者",老鹰队替补中锋帕楚利亚紧接着就步他的后尘签约贝西克塔斯;德隆更非"前无古人",因为在无数完成海外淘金征程,抱着"马克·波罗式淘金梦"的淘金客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当然,也角不愠不火者。  相似文献   

13.
梅永顺 《武当》2011,(9):13
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拳的拳式名称,虽然与广泛流传的杨式太极拳拳式名称相同,但是拳式动作却是不尽相同或大同小异,这里介绍的"搂膝拗步"只是其中的一个拳式动作。在广泛流传的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搂膝拗步之拳式动作简单松柔,用意不用力,运行轨迹走的是正面方向。与之相比,我所习练的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  相似文献   

14.
宁开阳  刘云萍 《武当》2010,(2):17-18
练太极拳贵在心静,这是太极拳习练者的共识,也是太极拳习练者追求的目标。在这方面,先师们教诲很多,诸如“动中求静”,“以静御动”,“身虽动,心贵静”,“先在心,后在身”,“神舒体静,刻刻在心”等等,都说明心静对练好太极拳是何等重要。但不少初学者在练拳时往往找不到心静的感觉,因而进步不快。笔者认为,解决如何心静和如何放松的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六步大架是流传于山东、河北一带的著名拳种,尤以鲁西、冀东最为广泛。六步大架节奏鲜明,动迅静定,拳路清晰,式正力顺,内外相和,形意相同,套路较长,架式较大,突出了北方拳派的特点。六步大架在临清的传播,多为著名武术家魏金章先生所传。魏金章先生,字金山,生于1905年,逝  相似文献   

16.
美丽人生     
这个月对我来说,有两件大事:一件事是林书豪在纽约的爆发,另一件事就是我的师长曲自立先生却无法看到这一切了。曲先生的辞世太突然了,我的同事在他的学生朱彦硕的微薄上看到这个消息,就立即告诉了我,先师登遐,晴天霹雳。曲先生被业内尊称为"曲爷",他是将NBA引入华语世界的第一人,也是我等走上体育编辑之路的引路人。在90年代之前,整个华语世界并没有所谓的"NBA作者"这一称谓,是  相似文献   

17.
郭华  仇保平  张亚新 《武当》2013,(9):34-36
第二十二式古树盘根承前式,右腿朝前跨一步,右手持剑朝右腿前下劈,形成"古树盘根"之势(图29)。第二十三式浪里翻花歇步劈剑,左腿横向迈出一步,右腿朝左前方踢出,剑尖从下向上翻起(图30)形成左势剑,右手持剑朝前撩起,左腿朝前踢起(图31)。  相似文献   

18.
雁翎双棒     
于柏礼 《精武》2004,(1):28-28
清末民初,先师苗遇春在做生意的途中,路过北京,前去拜访武林前辈全亭老先生。晚饭后,先师外出散步,当经过全老前辈家附近的慈云观时,被景色陶醉一时兴起,习练起了八卦盘龙剑(先师散步时习惯带剑),先师把剑舞得腰似蛇形,身似鹰翻,盘旋拧转,好似游龙,煞是好看。练到精彩处,就听有人叫好,顺势一看,只见不远处有一道长正在观看。这位道长对先师剑法大加赞赏。道长将先师  相似文献   

19.
《精武》2008,(6)
善学古人者,必执古人之法以治己身。戴先师之十形象变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乃化裁变通之大道。习者深究其理,与五拳常法融会贯通,制敌无不应手生效。先哲于此大畅其说,可谓独具慧眼,大声唱破拳学I临机应变,运用之妙矣。自戴先师以来,十形象为山西后世拳家奉为科律,以求古人拳意之精微。龙形虽有三弯,不如乘势,虽有三尖,不如待时。谱云:"劲意是本领,招势是枝叶",心无妄思,雷霆莫畏,是故方圆曲折,横逆虽有所遇,而觉之能抚,劲意易矣,常存此心,便是龙形转换无迹,屡变而臻纯备妙艺之根本。  相似文献   

20.
<正>藏族舞的基本动律是藏族舞蹈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核心内容。它的动律特征为膝部或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不断的屈伸。重点在于在膝部动律方式,可归纳为"颤膝动律"和"屈伸动律",分别用于踢踏舞和弦子舞的教学。解决膝盖的松弛、韧性、延伸的控制能力,即可更好地掌握藏族舞蹈的内在气质和风格特征。在藏族舞的教学中,要利用教法和教具,使学生掌握颤膝动律和屈伸动律的方法、规律以及节奏的重拍等重要特征,并将其贯穿于"踢踏舞"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