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     
《教育》2011,(4):13-14
山西:保送生作假者终身禁止推荐 山西省2011年获得高校保送资格的367名考生名单,日前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山西规定,对获得保送资格的考生,如果发现弄虚作假,将受到终身禁止推荐的惩罚。  相似文献   

2.
"济南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一次严重挑衅。惨案发生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抵制日货运动。国民党中央对这一民众运动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支持、领导到限制、禁止的转变历程。国民党支持该运动的目的在于利用"民气",当其追求的政治目的实现后,民众运动的被抛弃势成必然。尽管国民党对抵货运动的禁止深受世人诟病,然此举亦有值得同情与理解之处。  相似文献   

3.
徐贲 《八小时以外》2011,(10):50-51
在英语多达49万个的词汇中,有7个字是美国最高法院禁止在电视或其他公共媒体上使用的,因为任何一句话,只要用了这7个字中的一个,就会不仅成为"骂",而且甚至是"破口大骂",这7个字都是极"粗"、极"下流"的(与"俗"不是一个概念),它们分别是shit,piss,fuck,cunt,  相似文献   

4.
非法实物证据排除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当今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趋势必将是日益关注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问题。德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特点是:建立在搜查扣押制度基础上的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以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为依据,以"证据禁止"理论为基础,在施行过程中以"法治国原则"和"比例原则"为判断之标准,并通过一系列的判例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但德国的司法设计和证据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在创设"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了"以物观物"、"中观"等哲学思想,他以一种哲学智慧,实现了对传统诗学中"物我关系"以及"情景关系"的超越,他把是否散发着哲学的灵光,作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水岭,因此,"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必然是充满着哲学智慧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对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公办小学与初中禁止择校"的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教育公平的目标有合理性,却不具可行性;在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实施该政策,有悖于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7.
道家的"道"既是"无",也是"有":"无"就其体言,谓体虚不实;"有"就其"在"言,谓确有"道""在"。但"道"或"无"作为一形而上的"存在",恰恰"在"于并且仅"在"于形而下的有形有名的物象之中。故"道"之"体"乃"无体之体",其"体"之显恰在于使万物通过"无"而成体;"道"之"用"乃"无用之用",其"用"之征亦在于使一切用成其为用。  相似文献   

8.
第一,"之"的释义:郑笺把"谁之永号"中的"之"解释为动词"往",不免有些文法欠通。一.首先考察一下"之"在古汉语中作动词的情况。"之"作动词(相当于"往、致、到"),带宾语,有四种情况:1、"名词+之+处所词":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认为,"意"指心之发动处;"意之动"则是善恶出现的标志,是发动之心分殊之始,也是本心与天理相融亦分的状态。"意之动"从"心之体"产生而建立在"心之体"上,生发"意之动"的主体意蕴是无善无恶的;"意之动"生于内而发于外,发于外的主体显现出有善有恶的意蕴;而处于内与外之间的主体则呈现主体兼性意蕴。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封建政权至上而下都严格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对在朝官员涉及商业的禁止更为严格。可是,"为官从商",或者"官商勾结"一事却屡禁不止,直至明朝,更是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刘禹锡诗中"愁"充当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之别,他的愁内涵也有差异,有乡愁、友人之愁、理想受挫之愁,在逆境中他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唱出自然界"秋"之赞歌,唱出革新者胜利之歌。  相似文献   

12.
《荆棘鸟》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好评,它的成功主要来自于它的主题:"爱和命运"。书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观都有和主流价值观念相悖的特点,但是,这种禁止的爱却赢得无数读者的同情。  相似文献   

13.
顾竹平 《文教资料》2011,(22):146-147
"思想品德知识"与"数理化知识"的区别相当于中国古代"知识观"中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别。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适当解释和强调诸如"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的根源;以"德性"主"见闻"等基本命题,有利于学生自觉重视和认真对待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课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不仅"实在"而且"最实在"。  相似文献   

14.
顺治康熙年间,天主教陆续传入东北。雍正乾隆年间清朝政府把天主教归入邪教,严厉禁止。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攫取了中国内地传教权,从此教案不断,其中"还堂"纠纷往往成为导火索。本文所述牛庄"还堂案",是同期全国众多"还堂案"中比较典型的一个,通过对此案的梳理和分析,我们会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天主教传入东北的情况和特点有个大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韩国有"教鞭下的爱""不打不成器"的说法。为规范学生行为,敦促他们努力向学,许多师生、家长对此已习以为常。现在,禁止体罚在韩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丰富而深邃。"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中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有清新飘逸之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有沉郁顿挫之美;"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有情致缠绵之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素有"诗酒风流"传统,古典诗词中多"酒"意象。酒有清、浊之分,"清酒"与"浊酒"意象所含意蕴有别。"浊酒"意象多意味着深厚、凝重之忧愁,亦有朴实、亲切之旨。  相似文献   

18.
面对今天流行于学生之间的校园动漫,老师、家长以纪律来禁止,不准看、不准接触,实际上这非明智的选择。从当前国内国际动漫文化流行趋势、学生心理需要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主张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身动漫素养,正确看待当前形式,做到"堵"与"疏"结合,学校管理者、教育者等有责任营造校园"良好动漫"氛围,使学生"享受动漫"乃至创造动漫。  相似文献   

19.
道家思想对谋略研究有重要启示意义,道家著作尤其是《老子》中有一些论述可视为与谋略有关,比如"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善用人者为之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等。但《老子》以及其他道家著作并不等同于谋略书。道家一般都对"知"、"智"等持否定立场,也不提倡使用人谋,这是因为通过使用谋略即便会有所得,仍然会有所失,甚至有阴祸。从道家思想基本立场出发,对谋略应持的态度是懂谋略而慎用谋略。  相似文献   

20.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应当负有自我交易之禁止、竞业之禁止、篡夺公司机会之禁止等忠诚义务,本文探讨了我国公司法中关于这些义务的规定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