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政治思想方向——培养有觉悟的积极工作的公民。在他整个思想体系里有三个主要支柱——认识、劳动和道德。而这三者又统一于这个培养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相信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无限的培养前途。认为教育工作者要准确地掌握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熟悉他们的生活情况,对他们的要求和兴趣也要有深入的了解,在安排任何教育活动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点和潜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诸因素的和谐发展。他认为要使儿童得到全面  相似文献   

2.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已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近年来对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已作了许多介绍和评述。但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成份——人道主义仍有补充介绍的价值;本文现简述他的人道主义教育的几个特点:一、培养儿童善良的情操是苏霍姆林斯基人道主义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一个儿童,我不相信有无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者青年。”这句话给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刻的启示和莫大的鼓舞,增强了我们教育“后进生”的信心。然而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也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而且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要深人分析其心理,明白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共产主义教育研究》是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总结自己三十年青少年教育经验,为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而写下的一本著作。其选段曾发表在1967年的《国民教育》杂志。随后,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共产主义教育理论界的领导人之一В·利哈乔夫撰文《要斗争,不要说教》对之进行了批判。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被错误地认为是奇谈怪论,几近是反苏的。因而这部著作的单行本一直未能出版。1988年9月27月,苏联《教师报》重新刊登此书的摘要,并呼吁尽快出版全书。 译者认为,介绍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对我国教育工作者研究苏联的教育改革,研究我们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都有借鉴意义,故摘译于下。  相似文献   

5.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是“要相信孩子”。但是,只有热爱孩子才能相信孩子,热爱孩子是相信孩子的基础,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因而,他把自己的整个心灵和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孩子们,他用爱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并非向所有的人都能敞开的心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这颗心对于什么是“爱护”,什么是“挑剔”,什么是真心实意的“帮助”,什  相似文献   

6.
书名:《给教师的建议》作者:[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翻译:杜殿坤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84年版装帧:简装页数:548页定价:31.00元作者简介: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他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苏霍姆林斯基从1948年起至但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引人入胜。《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从出版到现在,一直受到我国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他们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是我国教育界最熟悉的名字,他虽离开我们已经34年,但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在世界各国流传,至今仍发出耀眼的光芒。为什么他的教育思想能够常葆青春?就因为他的教育思想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他懂得儿童的心,能用自己的满腔热情灌浇儿童的心灵。第一,相信每一个孩子。1960  相似文献   

8.
“帕夫雷什中学”这个名称,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部分教育生涯就是在那里度过的。苏霍姆林斯基33年的教育劳动,“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是作者和他的学校集体探索和思考的结晶。全书包括前言和关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首先是母亲,母亲居对儿童和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的六个雕塑家之首。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是最细致、最有才干的雕塑家。他明确地指出了母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最爱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每次都感触颇深。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你排解烦恼,给你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你帮助,让你有自信。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书中的很多话语都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育,并深有同感。"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不  相似文献   

11.
下面两则教育短文译自1960年出版的《要相信孩子》一书。这本书是作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期间的经验总结,是他在二十五年来所“热爱并为之献身的教育工作中写下的”动人诗篇,是他献给“即将投身于塑造人的灵魂这一崇高事业中去的同志们的”珍贵礼物。全书不仅自始至终突出了“要相信孩子”这一鲜明主题,而且以生动事例回答了下例问题;如何让好东西在孩子身上占优势;沿着什么道路才能使培养对象把高尚行为作为一种需要;如何才能把人类在道德方面积累起来的无尽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儿童;如何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积极为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而奋斗的战士。 《要相信孩子》一书,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许多原理,但却不是单纯的理论性阐述,而是紧密联系实际地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读者引入了特定的环境,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和启示。 在当前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之际,本刊将连载其中数篇,供中、小学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及负责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关于阅读教育他做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论述,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100篇文章中,就有38篇是关于阅读教育的论述。他认为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自我教育。培养开发智力。构建智力背景.减轻学业负担。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他的阅读教育思想.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读罢《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掩卷沉思,思绪万千。但凡做老师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很多人热衷于谈论有关他的一切,津津乐道于他的生平,他的著作,他的信念。读大师的文章,睿智的思想仿佛使我走近了大师,正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不错,对于了解他的教育工作者和对教育充满感情的人而言,他们无疑会把其敬奉为自己的精神领袖和理论导师。最早接触苏霍姆林斯基,是读他的《帕夫雷什中学》著作。我以为,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伟大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4.
小档案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生前是乌克兰共和国的功勋教师、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从教长达三十多年,专著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家长教育学》等四十多本。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强化,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苏霍姆林斯基再一次受到了中国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和关注。说句惭愧的话,自己从教三十年,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认识是肤浅的、支离破碎的,仅仅局限于他的教育名言和主要观点上,而对他的教育实践、教育经验、教育故事知之甚少。2013年11月初,笔者有幸在北京参加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国际报告会,之后通过资料搜集,集中学习,脑子才勾画出“苏氏”的大致轮廓,才进一步认识到他的教育思想的普世价值。我觉得作为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五个方面认识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16.
读教育家的教育理论,经常能发觉自己置身于教育家的视野之中,自觉不自觉地应用着他们的教育原则来实施日常的教育教学。比如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这本书,他在书中阐述的这一道理:相信教育的力量,就是相信自己的劳动,相信教育者能够主宰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相  相似文献   

17.
<正>"亲其师,信其道",大意是亲近他的老师,相信他的道理。要想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就要让学生亲近你,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爱的指导下将智慧的光芒发挥到极致。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想得到学生的亲近并且成为学生信赖的好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本身,我们要从这些方面努力。一、爱人者,人恒爱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责任在于"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其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是造物主。它造就了雄伟的山川河流,造就了枝繁叶茂的树木和万紫千红的花草,同时造就了人类,并给予人类无限的智慧。因而,从卢梭让儿童“回归大自然”的尝试到苏霍姆林斯基“蓝天下的学校”,不少教育哲人都是在探寻着大自然的“教化”伟力。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做得最为突出。他的《论智育》一书,从多层面多角度论述了儿童智力发展与自然的关系,贯串着利用自然开发儿童智力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儿童智慧的永恒的源泉。”在他看来,“大自然”,这是一个无穷的概念,是没有智慧极限的地方,是儿童充分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9.
张广娟 《课外阅读》2011,(10):155-155
假期又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已经有了二十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我对这部书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更深刻的感悟。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本书里,用大量的实例阐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可以指导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热爱付出、对学生的关注爱护、对教育教学的钻研思索、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阐述总结,就像细雨一样滋润着我,启迪了我的教育教学智慧,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坚定了我研究探索教育教学的信念。它不断地启发引导我思考、实践、反思,再思考、再实践、再反思……苏霍姆林斯基伴着我成长,他给了我全新的教育理念,给了我直面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勇气,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育教学智慧和机智……他是我的导师,感谢他为我导航!  相似文献   

20.
保护生物,热爱自然,一向是世界上先进国家进步的教育界人士十分关心的事。著名的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更是特别重视培养儿童从幼年就热爱生物和大自然。他把这种培养看作是形成青少年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德必不可少之举。苏霍姆林斯基的宝贵的教育遗产,在目前,在我国,介绍的还不够多。下面两篇译文在我刊编辑部已经积压了一段时间,本来考虑到已有人把全书译成中文出版,不打算重复刊登。但是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译的笔法有明显的差异,似有刊载的价值,而无重复之流弊。希望广大读者参考、比较,并将意见写给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