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综合一些重点字书对"乾"字的解释,结合文字演变的规律,分别从"乾"字的字形、字音、字义、词性,以及其文化内涵作了一些说明和考释。  相似文献   

2.
清水江文书作为重要的民间文献遗产,反映了汉语写本文献在近代的传承与演变,蕴藏有异常丰富的俗字字形资料,有待全面考释和系统整理,本文即对其中一批常见俗字及其源流试作考辨。  相似文献   

3.
“丁”字笔画简单,但历史悠久,在甲骨文中便已出现。针对“丁”字的本义,学者们也各执己见、意见不一。文章从“丁”字的字形演变、构造、字义、文化内涵等方面对“丁”字进行了多方位的考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笔者曾经发表的论文《郭沫若考释甲骨文字形的两种失误》的续篇.前后两文作为一个整体,对郭沫若考释甲骨文字形的失误作了比较全面的评析.本文集中考察了郭沫若在甲骨文字形考释中的另外两类失误:一、误增构件或误减构件,二、误认合体字的部分偏旁.全文一共涉及到十九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5.
点是汉字楷体中最灵活的笔画,各种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来源和演变过程。通过四点“(?)”的来源和演变的说解,总结出两条字形演变的规律,并以之讨论了四点“(?)”的一些现代字形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王"、"臣"二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的字形演变、字义训释进行考释,探究二字的本义,证明此二字的本义并非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而许慎的解释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辞书释义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2015,(10):33-39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把握汉字的写作方式;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体验字意的来龙去脉;通过判断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促进汉字的生活应用;通过交流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感悟汉字的文化意蕴。在现有研究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汉字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计算机图形技术应用于汉字字形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汉字教学提供了参考案例。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汉字字形演变过程的可视化包括:选择适当的汉字,适合进行可视化演示;分解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体现汉字的变迁发展;采用适当可视化技术,呈现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开展可视化教学,发挥汉字字形演变的效用。Flash在展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有优势,以汉字字形的历史演变特征为出发点,可以呈现汉字字形演变过程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翼徵》为朝鲜末期实学家兼考据学家朴瑄寿先生所撰述、金晚植先生校阅完成的关于《说文解字》研究的集大成的专著,1912年在汉城的光文社出版。了解《翼徵》本身之前,首先要理解作者的研究倾向。朴瑄寿是一位罕见的以金文为考释依据的文字学者。他认为小篆已经离最原始的古文字有一段距离,字形的变化太大,不能当作汉字的原始字形,因而根本不能以小篆为探究文字本义的考释依据。所以,朴瑄寿对《说文》由于当时的学术环境所限,未能完善地参考小篆以前的古文字资料,只能以小篆的字形来考释汉字的本义表示遗憾,并批评了这样的研究环境所酿成的一些误谬,以及后代学者陆续所犯的错  相似文献   

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说文》或体的数量进行重新统计,并结合出土文献资料,对或体的性质进行重新考察,认为《说文》正篆与或体之间是异体关系,无正俗之分,异体字有完全意义上的异体字,也有部分异体字,且与古今字、通用字有交叉现象.或体研究对分析正篆的字形结构、考释古文字、探讨汉字古音的演变规律以及词义研究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工具书产生于考释书的基础上,但不同于甲骨文考释书,也不同于甲骨文录书和甲骨学工具书。根据内容、体例的不同,甲骨文工具书可以区分为汇集字形为主的字汇类、综合考释意见的会要类、罗列卜辞的索引类、解释字形字义词义的字典类等四种类型。甲骨文工具书应体现“完备、赅实、准确、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韵文文体演变中存在着新旧质素更替律。这一规律的存在,已被中国古代韵文文体演变的漫长实践所证明;这一规律的存在,既有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系统论的动态原则与适应性原则等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又有历代文坛家们的研究成果作为实际印证;这一规律的存在,无论是对构建独立完整的中国韵文学与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学,还是解决中国韵文文体演变中许多具体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类进化与人体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世间最美的自然存在物,也是人类第一个审美对象,人体所以是美的,因为它深深地积淀了生物进化与化进化的丰富内涵,本将从人类生物进化与化进化两个方面揭示人体美的奥秘,同时对人体美的本质作出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3.
Memetics is an emerging theory to interpret cultural evolution, which is based on Darwin's evolution theory. It shows that meme is a unit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replicated and transmitted continuously for long. The same as a gene, meme exis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replication and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reason why language transmitted for generations 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explanation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evolution, as well as the further studies on memetics.  相似文献   

14.
张中 《保定师专学报》2001,14(1):108-109
运用生态学、进化论、历史等方面的适应美洲黑人的运动天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理论范式和现代性议题:一个情感社会学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建构性因素,是生产一种社会秩序的一个核心的元素。情感深深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网络中,其生成和固化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烙印。情感既构成了人们行动的原材料,又构成了人们进行交流的符号象征和社会交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量子复合时空理论,量子力学交易解释和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结合起来,而且将它们推广到广义相对论的弯曲时空框架中,不仅解决了量子场论中的一些重正化问题,而且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度规作了新的理解,初步解决了霍全和彭罗斯的量子黑洞问题上的争论,对天体演化和宇宙演化提出了新的观点,有助于量子引力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其主要理论观点,介绍了西方自由主义对自由、自由主义的理解和阐释,说明了按马克思主义观点如何认识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8.
对《宇宙的创生》一书中关于夜黑佯谬的解释提出质疑,认为视界确为夜黑的关键,但并不是由速度合成定律所推导出的“视界”,而是由宇宙演化的历史所决定的视界。  相似文献   

19.
云南方言是在江淮官话基础上形成并演变的。其语汇丰富多彩,语音和语法也颇有特色。本文将从文字、古今词义演变、用法等方面分析、考释一些典型的云南方言古语词。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是国外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背景之一。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由于所处社会发展时期不同,对“意识形态”解读时,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在“意识形态”解读过程中融合了两条理论逻辑:一条是以商品操纵技术为特征的“商品意识形态”、以意象摄取商品为特征的“景观意识形态”、以功能打碎系统结构为特征的“符号意识形态”三个逐渐演进的理论逻辑;还有一条是对科学技术的姿态问题这个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