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亚华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1096-1102
科技进步对于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文章引入集体行动的视角,为科学理解和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启示。我国农村公共事物治理和公共物品供给中的集体行动能力下降,是制约农业科技进步特别是协作性技术扩散的重要原因。农村集体行动面临的困境,可以归结为十大因素。同时,也存在有利于农村集体行动的四大因素。破解农村集体行动困境,加快农业科技进步,需要着眼于农村治理的全局,全面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具体政策取向包括:强化基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专业化服务和农村多元合作治理;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子政务服务;重视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和集体行动理论,论证了创新是一种公共产品,仅靠市场调节无法达到均衡状态。提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张。将我国企业集体创新的问题放在全球化背景下分析,主要运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讨论了集体创新行动中的知识溢出、机会主义、道德风险以及交易成本等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和集体行动理论,论证了创新是一种公共产品,仅靠市场调节无法达到均衡状态。提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张。将我国企业集体创新的问题放在全球化背景下分析,主要运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讨论了集体创新行动中的知识溢出、机会主义、道德风险以及交易成本等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以其对集体行动的理论阐释名闻遐迩.他从全新的视角出发研究集团理论,以个人理性作为假设前提,分析了集体行动失效的原因,开创性地提出了选择性激励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其自身意识性的局限,集体行动的理论最终成为了集体行动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困境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晓艳  范兆斌 《软科学》2005,19(2):51-53,5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是我国三农问题领域的一个长期症结,既体现了公共产品供给的一般问题,也反映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殊矛盾。从供给制度的角度剖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并初步探讨了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述厚 《科技与管理》2004,6(6):141-142
针对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全新的观察视角分析了MPA目前面临困境的主客观因素,深入探讨了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发展走向的相关问题;并对我国今后办好MPA教育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安全的内涵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的发展变迁,知识产权安全正在成为国家安全体系中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安全统筹协调机制缺失会造成国家“集体行动困境”,将一般性的知识产权风险转化为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安全因素。在国家安全情境下审视知识产权,其核心是国家集体行动中知识产权的自主性、可靠性和可控性。系统分析了知识产权国家安全的历史与现实逻辑及其中的复杂性机制,认为知识产权安全具备非传统安全的跨国性、非政府性、可转化性特征,知识产权安全问题包含了知识产权治理的制度性安全、知识产权客体的技术性安全、知识产权运作的全球性安全三种形构和多项安全风险表征。基于国家优先、利益平衡与制度实现的公共价值,建立超越市场-政府或私权-主权二分法的知识产权国家安全治理的原则、规则和机制体系。最终,从治理决策架构、制度和政策体系、“知识产权安全学”的交叉理论研究三方面提出知识产权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略。  相似文献   

8.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在国内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中日渐兴起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新生入学适应度、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涯、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因此,以社会保障专业为例,探讨公共管理类的本科生导师制应有的内在制度构建要求。  相似文献   

9.
徐刚 《未来与发展》2006,27(5):35-37,41
基于生态学视阈来审视公共管理,不难发现公共管理实际上是具有诸多生态特征的组织活动,其目前的问题和缺陷与没有把握其基本生态轨迹不无关系。为此,关注公共管理生态特质,洞悉公共管理生态困境并为其找寻出路对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极具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社会组织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不仅可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而且可为其参与社会治理、生产优质公共产品提供支持。现阶段我国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较为普及,一些社会组织设立了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有所提升。但也应看到,我国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资金、人才以及规范化三大困境。消解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困境,需拓宽资金来源,打造品牌项目,提高员工的综合福利;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重构员工晋升机制,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如此,社会组织就有可能生产更多的优质公共产品,更好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治理需要技术创新的赋能,但技术创新风险的“时滞效应”又是社会治理的对象,这导致现代技术创新与技术治理在逻辑与实践上有了内在的协同性和反身性,即新兴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适应性治理体系的同步建构。因此,科学实验向真实世界的经验延伸带来的治理困境,要求公众与专家的集体参与,通过探索性实践来直面不确定性,这就有了“集体实验”这一协同式的创新-治理模式。基于STS的视域和互构论的角度,集体实验现象的产生可以得到系统阐述,进而得以概念化,并对作为新兴治理模式的集体实验的实践路径做出规范性说明,以期对“作为真实世界实验的技术发展”这一新兴的STS主题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互联网作为信息生成与共享的重要载体,会助推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次生灾害发酵与舆情蔓延。发掘驱动非常规突发事件关联网络集体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过程机制,是破解其次生灾害与疏导舆情累加效应的核心所在。[方法/过程]基于信息技术接受模型(TAM)的理论视角,以非常规突发事件为背景,采用问卷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剖析网络情境特征以及网络信息受众的认知-心理状态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集体行为意向的整合驱动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非常规突发事件关联网络集体行为意向是网络情境特征与信息受众认知-心理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非常规突发事件关联网络集体行为意向具有情境依赖倾向,会受到媒介信息丰富度、网络社会联结强度两大因素的驱动;信息受众的认知-心理状态是网络情境特征驱动网络集体行为意向的重要桥梁。研究还揭示了TAM理论在网络舆情导向中的普适性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建安  王蓓松 《科研管理》2006,27(4):149-154
传统的法经济学理论认为,保护个人权利有两种替代的方式,即要么产权规则的保护要么责任规则的保护。本文在分析这两种保护方式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考察了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指出这种新型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的有效性,来源于其介于产权规则和责任规则之间的性质,并揭示了其公共管理蕴含。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法经济学理论认为,保护个人权利有两种替代的方式,即要么产权规则的保护要么责任规则的保护。本文在分析这两种保护方式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考察了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指出这种新型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的有效性,来源于其介于产权规则和责任规则之间的性质,并揭示了其公共管理蕴含。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whether Christopher Bartel has resolved the gamer’s dilemma. The gamer’s dilemma highlights a discrepancy in our moral judgements about the permissibility of performing certain actions in computer games. Many gamers have the intuition that virtual murder is permissible in computer games, whereas virtual paedophilia is not. Yet finding a relevant moral distinction to ground such intuitions can be difficult. Bartel suggests a relevant moral distinction may turn on the notion that virtual paedophilia harms women in a way that virtual murder does not. We argue that this distinction is only in a position to provide a partial solution to the dilemma.  相似文献   

16.
秦永恒  万迪昉  姜帆 《软科学》2011,25(1):75-79
组织中总是存在着由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造成的困境。首先分析了"个人-集体"创新模式可能产生的问题,然后验证了这种困境的存在,并发现效率的降低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进一步证明,组间竞争可以以较低成本显著改善以上困境。  相似文献   

17.
袁红  施敏 《现代情报》2012,32(5):143-147
论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资源逾期占用现象及其表现并建立了博弈分析模型。博弈分析表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存在将会导致图书馆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囚徒困境",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化解这一"囚徒困境",从而实现图书馆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8.
房立洲 《科技通报》2012,28(3):159-164
作为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数字城管在明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同时,也遇到了公平和效率如何兼顾、私益和他益如何协调、民生和发展如何平衡等伦理困境。本文将结合数字城管的运行和发展实际,从分析数字城管伦理困境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原因入手,进一步提出化解困境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今的人类正陷入科技发展的二难困境之中。人类要走出科技发展的二难泥沼,既不能仅仅祈灵于科技自身的发展,也不能靠遏制、取消科技的进步。严酷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这是一条充满艰难和曲折的路。其中,不仅有科技"政治化"的影响、科技"商业化"的制约、科技"私有化"的阻碍、人类认识局限的限制,还有破缺的文化观念的束缚。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重塑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加强科技立法与科技伦理建设,大力进行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技参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