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网络管理平台开放式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网络管理系统无法承担所有的管理任务。提出一种开放式的网络管理与安全集成环境的网络管理平台的构想,在此平台上整合多种安全产品功能并建立具有互操作性的统一集成环境。探讨其体系结构、应用特点、技术可行性分析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知识在产品创新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知识的集成运用。知识集成是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根据项目的需求,将不同的知识源进行不断地转化、优化、融合和再建构,形成一个有机式的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以便作为平台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培育知识共享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建构知识集成平台来实现知识集成。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网络管理系统无法承担所有的管理任务。提出一种开放式的网络管理与安全集成环境的网络管理平台的构想,在此平台上整合多种安全产品功能并建立具有互操作性的统一集成环境。探讨其体系结构、应用特点、技术可行性分析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产品创新中,知识集成可以充分发挥知识的专业性价值和集成的效果。对知识集成绩效进行科学的、准确的评价有助于在产品创新中知识集成有效的实施。因此从客户满意度、快速响应度、产品创新能力及产品竞争能力等方面设计了知识集成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有助于提高产品创新的效果和增强产品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种创新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实现的途径、所需的条件以及产生的形式结果也不同。一般来说,原始创新是通过理论创新、原理创新、方法创新实现,而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创新主要是通过结构创新、功能创新实现;原始创新可以得到理论、方法、技术或产品,但集成创新或消化吸收创新往往一般得到技术或产品;创新首先从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开始,但较易退出其历史舞台,需要靠原始创新不断地为集成创新或消化吸收创新准备素材,原始创新是以目前已有的技术、方法、理论等为基础的长期的学术、经验和阅历积累后的"裂变",消化吸收创新侧重于创新的素材的来源,重点强调的是从他地引进消化而来,而集成创新则更多地强调了是通过集成的方式方法来获取创新结果,因此,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创新互相联系包含。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6,(5):49-52
智慧校园建设,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其他技术手段相集成的统一管理、数据共享的体系,是教育界创新变革的新路径。它是学校培育人才、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服务创新的新平台。云计算技术,采取虚拟化方法集成各类数据信息资源,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超级计算及存储功能,其所具有的"软件"、"基础设施"、"平台"三种服务模式,是创设智慧校园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和运维保障能力,以集成管理思想为指导,采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虚拟化管理等技术手段创新管理模式,研发并集成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实验室基础环境集成管控平台,提供设备器材、应用环境、运维保障、信息导调、安防监控等管理功能,有效整合软硬件资源,优化管理流程,实现全部资源的精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管控,全面提升了实验室的综合管控能力和运维保障效率。  相似文献   

8.
育苗移栽是我国传统精耕细作技术的典型代表,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是21世纪以来民族技术继承创新的代表之一。采用Java、JSP、S2SH框架和MySQL数据库技术,运用Eclipse集成工具构建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平台。该平台运行在Tomcat服务器上,主要功能包括技术规程、技术产品、技术示范、推广经验、网上图书、留言回复等,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稳定可靠且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当代中国大学的重要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态势和高等教育社会功能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和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出技术创新是当代中国大学的重要使命的重要命题,并提出高校的技术创新应以产业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大项目、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为载体,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学科整合和技术集成为突破口,以国际合作交流为平台,以与其他创新主体要素联动为支撑。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96):157-159
针对大学生创业热潮,深入探讨创业教育与勤工助学相结合的可行路径。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找出创业视角下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体系的创新功能准则和引导策略方案,并围绕提出的创新人才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对相关的四方主体分别给予建议,为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e platform of distributed design and resource sharing is important for medium-sized and small companies in developing products 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As a background of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a knowledge model based on produc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CIDP) is proposed. Characteristics of CIDP are analyzed, and the framework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CIDP-plafform based knowledge studied. Through integration of existing system and interface designs, a development platform has been built to support the PCID within knowledge-based engineering (KBE). An example is presented, indicating that the prototype system is maneuverable and practical.  相似文献   

12.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探索采用"项目导入+专利驱动+专创融合+实习实践"培养模式,即以第一、第二课堂培养创新创业素质,以专利发明驱动创新实践,以创新创业大赛检验创新创业能力,以毕业实习平台对接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构建起"全闭环四步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该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育出具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团队管理、运营服务等综合能力的机械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短缺、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提出并构建了“目标导向、问题求解、任务驱动”三位一体实践平台及教学体系。阐述了平台的设计模式、原则和课程体系。依据ADDIE设计模式,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包含了课程实践、学科竞赛和实践基地一体化的递进性实践平台。三位一体的实践平台不仅是一个学科系列化、全开放、多层次教学体系,也是一个协同创新的融合体。管理者应注重平台的整合效应,发挥平台的最优化效果,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工程训练中心"一教三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工程训练中心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大工程背景,对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学生工程意识、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等有着其他实验室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成果,对工程训练中心承担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优化,进一步加强资源的整合,完善资源共享及开放机制。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训练有机融合,设立创新创业实验室及PDS(PLAY,DESIGN and STUDY)创客空间等"一教三创"实践教学平台,使工程训练课程从单一技能训练建设成为"一教三创"的现代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5.
在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下,原有产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业务、技术、管理和市场等产业构成要素相互整合、重组,这将对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提出创新的要求,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商业模式创新为技术创新、技术融合提供了支撑作用,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催化剂,可以有效推动产业融合的进程。产业融合通过重组产业价值链而影响到企业的商业模式,产业间的边界与交叉处正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沃土,"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平台,每个企业都应当深入思考"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探索适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新型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医教协同的时代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为综合性地方院校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以综合院校优势平台为基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专创融合平台的建立、专创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型人才分类、分层次培养和结合第二课堂,拓展专创融合培养的载体,探索建立医学生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顶层设计"双创"教育与就业融合的理论体系,提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实践上融合的典型事例所产生的新成果,分析跨专业师资建设"双创"教育新平台,以赛创联动方面的经验探索构建"双创"教育与就业融合的新路径,为职业院校"双创"教育促就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智慧课堂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为了在有限课堂学时内,扩充课程内容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求解能力以及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实践创新能力,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以《网络协议编程》为例,针对课程特点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设计,实践教学结果证明了智慧课堂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通过多个指标综合分析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说明该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