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体育史学界在我国古代体育思想的探索上很活跃,如对孔子的体育思想、庄子的体育思想的讨论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至今尚未结束。 我国古代虽无“体育”一词,但有体育现象。我国古代体育还未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是否存在体育法?这是中国体育法学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梳理我国古代体育法律史料,可以发现:我国古代文献中存在大量与身体竞技、游戏相关的律令与判例,涉及运动伤害与竞技暴力治理、竞技赌博治理、体育赏禁调控、体育从业者与组织、体育器械场地等,与西方古代体育法相较,二者在体育赏禁调控、竞技赌博治理方面有相近规定,但我国古代体育法在运动伤害责任认定上更为严格,不承认体育活动中的自甘风险。此外,中华法系已归纳出"戏杀伤律"来治理绝大多数对抗性运动伤害,这为我国古代以"戏"为中心的身体活动概念的提炼提供了支撑,对于重新认识古人身体观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养生思想之管见史国生我国古代的体育,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对体育养生等问题有其独到的见解。自成体系,至今余蕴未尽,对于发展我国的体育保健和养生等内容,仍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现就我国古代的体育养生思想作一简单的探讨。一、“静以...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以"民"为视角探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春秋战国时期民的数量大幅度增长,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民拥有了充裕的空闲时间和人身自由,为我国古代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悠闲自娱的生活、频繁残酷的战争以及百家争鸣的思想都深刻影响了体育的发展。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丰富的体育现象与体育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给我国古代体育提供了一个不可企及的展示舞台。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女子体育的发展路径与特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从古代不同历史阶段入手,对我国古代女子体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古代女子体育"乐"之主题的阐发、"法"之精神的缺失、"和"之理念的彰显及"令"之节律的依从等特点,以期通过研究为我国女子体育的普及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古代齐国体育的军事体育、民间体育与养生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代齐国发展过程中,所展示的体育行为、体育思想和实践方法,是我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化特色,在我国传统体育中独树一帜。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古代齐国的体育实践特征,分析齐化中体育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对于当今现代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体育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我国古代体育服饰的发展变化历史,从儒家文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人自身的思考以及中国传统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三方面分析了古代体育服饰的文化内涵,并从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全民健身实践角度分析了古代体育服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女子体育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的古代艺术品,如文献、文学作品、绘画等进行参阅,检索和梳理,解读我国古代女子体育活动目的、特点及兴衰,让大家在领略灿烂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同时,能以历史为镜,有所感悟,以期能促进我国现代女子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古代寓言中的体育心理学思想进行了整理和发掘。认为“神形合一”是我国古代体育心理学思想的特色,仿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则从实践的层面证实了身心并重的人文体育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古代蹴鞠和现代足球的发展历程,将古代蹴鞠和现代足球在历史演进中的两种不同的命运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文化差异,提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民族传统体育在西方现代体育冲击下的现代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古代西域体育活动与中原地区体育发展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我国各朝代与西域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映射当地西域各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状况.指出古西域地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中华古代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古代军事战争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探讨古代商贸活动下东西各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历史文献资料与考古等方法,综合分析了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影响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主要因素、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的分类和特征等问题.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全面发展和兴盛与衰落等几个主要阶段,是现代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源泉.影响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与自然环境、民族政治制度与组织形式、民族经济和生存方式、民族周边形势、文化认同和民族心理、民族政策、民俗与宗教信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的类型主要有生产实践类、宗教祭祀礼仪类、军事训练类、民俗节日庆典类和其他游戏娱乐类;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民族性、时空性、传承性、尚武性和社会性等几个方面.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在促进民族交流和团结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体育文献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体育文献十分丰富,可惜大多已散佚不存.结合经、史、子、集四部以及类书文献相关记载,探讨古代体育文献之演变轨迹,并对其价值进行分析.指出古代体育文献不仅是研究我国文明史所必须利用的资料,同时也是促进今天的经济、文化发展所必须借鉴的宝贵文字载体.  相似文献   

14.
明清之际,我国体育文化反思主体就是具有早期民主主义思想的进步思想家;古代体育文化反思的贡献主要在于批判了封建体育文化,提出一些符合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体育主张,抨击了阻碍古代体育发展的封建文化思想,为近代体育产生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文化学理论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价值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古代体育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古代体育的道德与法制的发展限度,以及古代体育发展的方向等角度,对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体育进行研究,分析儒家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推动与制约影响,探寻蕴含在中国古代体育中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体育监督机制的加强、体育法制制度的完善以及提升个人的人文素质等有价值的因素,为解决当前中国体育存在的问题、为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体育博物馆的崔乐泉先生这几年出了不少成果。承蒙作者惠赠,拜读之后受益匪浅。去年,我慕名购得崔乐泉先生的《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细细翻阅,我看到了我国首位体育史学博士的学术风采。作者凭借他多方面的学识和踏实的专业基础,在《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中真实、形象而细致地给我们展现了我国古代体育的风貌。近几年来,在体育史学界,有的学者喜欢用“宏观”来描写体育史学,喜欢用中西方体育对比来刻划体育形象,当然有它的好处。但如果没有以踏实的“微观”为基础,那么,这个“宏观”、这种对比则往往是空洞的、不实在的…  相似文献   

17.
管窥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古代体育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古代体育的道德与法制的发展限度以及古代体育发展的方向等角度,对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体育进行研究,分析儒家传统文化对古代体育的推动与制约影响,探寻蕴含在中国古代体育中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统一、体育监督机制的加强、体育法规制度的完善以及提升个人的人文素质等有价值的因素,为解决当前中国体育存在的问题、为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古代体育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古代体育的道德与法制的发展限度以及古代体育发展的方向等角度,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体育进行研究,分析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推动与制约,探寻蕴含在中国古代体育中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体育监督机制的加强、体育法制制度的完善以及提升个人的人文素质等有价值的因素,为解决当前中国体育存在的问题、为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王自力 《收藏》2008,(4):110-113
我国古代的传统体育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兴盛,出观了我国体育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及至唐代,体育运动更是蓬勃发展,形成了第二次高潮。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最为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之一,唐代的体育,气势磅礴,绚丽多彩,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它不但为唐文明增添了光彩,在中国古代体育史和世界中世纪体育史上也都占据着显赫的地位。本文撷取近年来西安唐墓出土的部分体育文物,结合文献记载对有关的唐代体育运动略加考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体育早有文献记裁:(一)从已出土的文物可以证实。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以帛为载体的专谈导引行气的《导引图》《却谷食气篇》影响很广。(二)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志目录(汉书、艺文志);第二部史志目录《隋书、经籍志》(又称四部分类法)都收集了有关体育文献,又如唐人编撰的《艺文类聚》《千金方》等书以及道经、佛经、笔记小说等都含有不少体育知识,由此,可以说明体育文献在我国源远流长,但由于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