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将进酒,杯莫停”“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唐伯虎曾说“李白能诗复能酒”,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也写到“李白一斗诗百篇”。李白不仅是诗仙,更是酒仙,在写给妻子的《赠内》中,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郑谷曾在《读李白集》中写道 :“何事文星与酒星 ,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百首 ,留著人间伴月明。”诗与酒 ,和李白几乎是不可分开的 ,所以李白有“诗酒英豪”之称。李白的劝酒诗也是古代宴饮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将进酒》是其劝酒诗中的代表作。诗以豪迈狂放之语 ,抒发压抑困苦之情 ,成一泻千里之势。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的时候 ,除了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及诗歌的艺术特色之外 ,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引领学生品味诗歌瞬息万变、跌宕起伏的抒情特色上 ,因为这是一首劝酒诗 ,同时更是体现作者抒情个性的诗。全…  相似文献   

3.
“酒”,与中国古代许多诗人似乎结上不解之缘。本文在读李白酒后酣写《将进酒》之际,从诗内隐含情感、诗句构思等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了鉴赏,为今后大众感悟此诗精髓内涵内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白诗歌《将进酒》极具狂放美特点,这里分析了李白《将进酒》一诗的狂放美的具体表现,对于更好地欣赏理解这首诗歌,更好地欣赏这首诗歌的艺术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课堂实录 1.导入初读 师:请看大屏幕(多媒体播放李白生平)。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杜甫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板书)不错的,李白一生诗酒相依。因为有了酒,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因为有了酒,诗人增加了不少灵感;因为有了酒,人类也增添了许多优美的诗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李白与酒有关的诗篇。请同学们自由地出声朗读这三首诗。(屏幕出示《将进酒》  相似文献   

6.
《将进酒》是李白的咏酒名篇,意蕴深厚,风格鲜明,传诵千古。为能更好地理解诗篇,应让学生大致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李白因怀才不遇,而在诗中流露出的貌似主张及时行乐实则渴望用世上进的心态。而且不能简单地就诗学诗,应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习了解相关咏酒诗篇及酒化,对学生进行“诗化”教育,  相似文献   

7.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民歌的曲调,意为“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所以我们可以视它为一首咏酒诗。公元752年(唐天宝十一年),李白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作客,三人登高宴饮,在诗人眼里,人生快事,莫如置酒会挚友,且又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抒发诗情,一泻千里,奔腾无羁,一曲《将进酒》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8.
乐府旧题《将进酒》“将”字读音的探讨争论主要体现在读“jiāng”还是读“qiāng”上。从语气语境来看,《将进酒》不同于《诗经》中“将子无怒”、“将仲子兮”的温婉和缓语气;从语法结构来看,“将仲子兮”、“将子无怒”都是“将+宾语+无+谓语”的结构,而李白《将进酒》一诗不同;从对仗辞例来看,将”字在“将进酒”中没有做动词“愿,请”之意的可能;从语义词例来看,李白《将进酒》一诗包含宾主、进酒、歌诗、劝饮四要素,乐府旧题的“将进酒”三字应是主敬酒于宾客之义。乐府旧题《将进酒》中的“将”字应该读“jiāng”。  相似文献   

9.
[设计说明]1.《将进酒》是李白的咏酒名篇,意蕴深厚,风格鲜明,传诵千古。为能更好地理解诗篇,应让学生大致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李白因怀才不遇,而在诗中流露出的貌似主张及时行乐实则渴望入世上进的心  相似文献   

10.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写过一百咏兰陵美酒的诗《客中行》,就是一首生动有趣的广告诗。诗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诗中对兰陵美酒倍加赞赏,把其色、  相似文献   

11.
<正>印象中,仿佛古代的诗人都挺能喝酒,特别是李白,他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这得先从"斗"说起。现在已经没人用斗了,我们曾经见过的斗,一般是称量粮食的工具。一斗大约能装50斤粮食。谁要是能喝一斗酒,酒量自然是大得惊人。古时候量酒用的也是斗,但是跟现代称粮食的斗并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2.
《文苑英华》收录了本于唐人范传正所编李白"文集二十卷"中的二百六十余首诗文。因范编李白文集来源甚杂,致使《文苑英华》所录李白诗有诸多异文。一首诗,至关重要的无疑是题目,而题目有异文,则关系重大。本文择出《将进酒》等七首诗题目颇为重要的异文加以辨析,或有助于李白文集的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创意】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把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列为四个专题,可见,李杜苏辛四人是唐诗宋词史上四座并峙的高峰,他们都爱诗、爱酒,都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代表。李白的《将进酒》是苏教版选修课本《唐诗宋词》"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最后一首诗,它既是李白豪放诗风的代表,又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酒文化和儒家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为,成就《将进酒》的原动力是孔子早已给中国古代文  相似文献   

14.
<正>诗仙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而《将进酒》则是其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歌创作于唐天宝年间,此时李白已经年逾五十,仕途理想逐渐走向破灭,常与岑勋、元丹丘等人把酒登高。然而,作者心中难以实现的政治理想仍然给作者的情绪和心态带来了一定影响,满腹悲愤之情化为诗酒。尽管《将进酒》的篇幅较短,但气势恢宏,多处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三百杯”“千金散尽”“万古愁”等,充分彰显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壮阔的胸怀。全诗在情感表达上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点,可以用纵横捭阖来形容。  相似文献   

15.
读诗的人大概没有不读李白的,读李白大概没有不知道《将进酒》的,李白为什么要喝酒呢?且是烹牛宰羊,一饮三百杯地喝,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出换美酒喝。他回答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这“万古愁”愁的是什么呢?这首诗开篇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读诗的人大概没有不读李白的,读李白大概没有不知道《将进酒》的,李白为什么要喝酒呢?且是烹牛宰羊,一饮三百杯地喝,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出换美酒喝。他回答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这“万古愁”愁的是什么呢?这首诗开篇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  相似文献   

17.
凡是论及李白的诗歌,几乎都认为它具有“特有的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以致对其悲怆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统计,在他可编年的943首诗中,悲怆诗473首,豪放诗57首.比例是8:1强。他的悲怆诗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内容之丰富.艺术价值之高,也是极为引人注目的,例如《将进酒》《北风行》《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月下独酌四首》《丁都护歌》《登金陵凤凰台》  相似文献   

18.
《将进酒》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想象丰富奇丽,情感奔放豪迈,语言清新而自然。诗中作者的感情是跌宕  相似文献   

19.
李白的《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年(652)。此时他已52岁,“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老将至而事无所成《。将进酒》是他与友人岑勋和元丹丘在黄河中游的颖阳山居饮酒时而作,满腔愁绪借着酒劲得到了一次痛快淋漓的发泄。李贺生活于中唐(790—816),聪明早慧,才华横溢,十五六岁即已工乐府诗歌,但仕途坎坷,一生又体弱多病,27岁即不幸郁郁而逝。他的《将进酒》反映出强烈的生之痛苦。从两首诗的思想内容方面比较,可以看出它们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巨大的差异。相同的地方首先体现在两首诗都透露出诗人强烈的内心苦闷。李白的苦闷在于自己怀才不遇,有…  相似文献   

20.
李白是我国唐代一位炳耀千秋的伟大诗人,他不仅写诗才思敏捷,倚马千言,饮酒也痛快淋漓,一饮千盅。因而他赢得了“诗仙”和“酒仙”的美称。杜甫评价他的诗和酒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饮中八仙歌》),“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李白爱饮酒,又爱在酒后作诗。他的相当数量的饮酒诗就是这样产生的。李白的饮酒诗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是很复杂的。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种思想:(1)追求精神和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