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药用植物,并对毛状根进行离体培养,大量提取重要成分,是药用资源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讨论了发根农杆菌的致病机理、影响发根诱导的因素、发根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2.
对超声波方法和传统方法提取臭灵丹中的总黄酮进行试验比较,同时对影响超声波提取臭灵丹中总黄酮的多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总黄酮效果较好,其最佳提取条件为:90%乙醇,浸提温度75℃,料液比1:12,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95.4%.  相似文献   

3.
以正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作为提取溶剂,在超声波的辅助下从柿叶中提取黄酮;由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以1.00 g柿叶粉末为原料,在每毫升水0.30 g硫酸铵、正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0.6、料液比1∶45的条件下,超声波提取25 min,黄酮得率可达3.68%.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盐低pH法、改良SDS法、CTAB法、改良CTAB法提取发根农杆菌ATCC11325感染蓼科多年生药用植物虎(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叶片产生毛状根的基因组DNA,并进行了电泳分析、含量检测及特异PCR扩增.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解决了虎杖富含多酚、多糖等类物质难以提取高质量DNA的问题,提取的DNA质量较好,纯度较高,能满足进一步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分别采用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阔叶十大功劳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索氏提取法,提取的黄酮含量较高;并且叶的黄酮含量明显比根和茎的黄酮含量高,根、茎、叶黄酮含量分别为:2.596%、2.881%、4.506%。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分别采用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阔叶十大功劳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索氏提取法,提取的黄酮含量较高;并且叶的黄酮含量明显比根和茎的黄酮含量高,根、茎、叶黄酮含量分别为:2.596%、2.881%、4.506%。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海州常山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CO2)提取了中药海州常山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从中鉴定出32种化合物,主要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十八碳三烯醇、十八碳三烯酸酯、棕榈酸、芳樟醇、β-紫萝兰酮等.初步分析了所含成分的药效.结果显示,海州常山叶挥发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臭椿根皮中脂肪酸及其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提取法对甘肃天水产的臭椿根皮进行提取,用石油醚、CHCl3、EtOAc、n-BuOH分别将得到的浸膏在40~50℃NaCl水溶液中进行分配萃取。取石油醚萃取物进行低温减压蒸馏,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后甲酯化,进行了GC-MS分析,得到了8种化合物,为脂肪酸与酯,其中亚油酸含量最大(23.76%)。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西北野生药用植物红茂草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p H值对95%乙醇浸泡液,进行减压浓缩提取,制得红茂草浸膏,Al2O3柱层析分离,经现代波谱技术及与标准品或文献数据对照,确定其化合物结构。分离鉴定出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异紫堇碱(Isocorydine)、紫堇碱(Corydine)、原阿片碱(Protopine)、白屈菜碱(Chelidonine)。研究表明,生物碱是野生药用植物红茂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其中异紫堇碱含量最高,白屈菜碱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个更有效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实时超声波钢轨伤损自动检测分类系统.根据钢轨伤损的特点提取特征量,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预测算法实现钢轨伤损的实时检测分类,并基于统计处理的计算伤损尺寸.在嵌入式系统DSP中利用该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伤损的实时处理和测试.实现了钢轨伤损实时报警、显示伤损类型、所处轨内位置及程度.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HPLC检测土壤中辛硫磷的前处理方法,考察了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时间和溶剂用量.最佳实验条件为:用60mL乙酸乙酯作萃取溶剂,振荡提取50 min,经旋转蒸发仪浓缩,甲醇定容至5mL,过滤.滤液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用C18色谱柱,进样量10uL,流动相为V(乙腈):V(水)=7:3,检测波长为283nm.辛硫磷在0.6~30.00μg/m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加标回收率达88.27%,精密度(n=6)为3.35%.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浸泡法提取陈皮中黄酮化合物 .利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对其进行络合显色,在最大吸收峰 510 nm处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标准曲线方程为 A=0.011 34C 0.001 25, r =0.999 9.陈皮中总黄酮的含量为 1.54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57 %.  相似文献   

13.
闽北特色擂茶是一种以茶叶、陈皮、甘草(原辅料比为10?1?1)为主要原料,利用擂钵和擂茶棍手工制作的传统天然饮品。以闽北特色擂茶多糖浸出率为考察对象,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处理时间等4个影响因子开展单因素试验,选用L9(34)进行了正交试验并做验证实验,优化闽北特色擂茶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1 g?100 mL,超声波处理时间25 min,提取温度90℃,时间60 min为闽北特色擂茶多糖提取最佳工艺参数,多糖浸出率为2.57%,为闽北特色擂茶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SOPC技术的超声波风速风向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风速风向检测仪应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检测速度快、检测范围大等特点,设计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 SOPC)技术的超声波风向风速检测系统.该系统以超声波探测器为风速风向检测传感器,建立超声波风速风向检测算法,实现二维的风速风向检测.该系统对风速风向检测仪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同时测定鱼肉中环丙沙星(Ciprofloacin,CPFX)、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FX)3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并对样品提取条件和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样品使用酸化乙腈提取,经过离心、萃取除脂、浓缩等步骤,最后用流动相定容后进样分析.本方法检测限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分别为2ng/ml、2ng/ml和lng/ml,标准曲线范围5~500ng/ml,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2.3%~11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43%~17.08%.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模拟实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测谱技术等方法 ,研究了土壤外源金霉素污染对小白菜幼苗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以及CaCl2水溶液、Na2EDTA-M缓冲液和甲醇等化学提取剂对土壤外源金霉素的提取率,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金霉素对小白菜的生态毒性效应与不同化学提取剂对金霉素提取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100mg/kg金霉素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及抗氧化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中可被CaCl2水溶液提取的可溶态金霉素为26%~45%以上的金霉素可以被Na2EDTA-M缓冲液提取,甲醇的加入可将Na2EDTA-M缓冲液对金霉素的提取率升高22.00%~25.20%.统计数据表明,金霉素胁迫下小白菜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MDA以及SOD和POD酶活性等生理指标与CaCl2水溶液和Na2EDTA-M缓冲液对金霉素的提取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将化学表征法与生物毒性指标相结合以更好地评估土壤中金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及其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7.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辽宁省境内第一高峰,该区植物种类繁多,拥有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野生药用植物近700种,其中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原植物和具有优势资源的药用植物11种。提出对该区药用植物的保护原则,为合理利用与保护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提出合理的保护对策,并且提出了药用濒危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苦荞多糖,考查纤维素酶添加量、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各因素对苦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响应面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苦荞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含量1.0%、料液比1∶26(g/mL)、超声辅助提取时间48 min,在此条件下苦荞多糖得率达到34.51%,与预测值35.36%的相对误差为2.46%。该方法稳定可靠,研究结果可为苦荞多糖的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常温下用CS2/NMP对昭通褐煤进行萃取研究,根据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煤炭粒度,转速和萃取剂比例对萃取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煤炭粒度为小于400目、转速为250rpm、CS2/NMP比例为1:1时,昭通褐煤萃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建筑物自动提取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技术特点,对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的行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自动提取,引入深度学习特征功能模块和传统遥感应用技术验证环节,形成不同骨架模块、UNet++网络和真实性检验的建筑物遥感提取功能模块嵌合的深度学习业务化应用技术体系,通过VGG、ResNet和Inception等传统卷积网络模型骨架对基础网络进行改造,提升模型运行效率,强化模型特征学习能力,通过真实性检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适用性,展示完整的遥感应用技术链条。以Mnih公开的马萨诸塞州建筑物数据集为数据源,和传统非全卷积网络模型和全卷积网络模型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加模型深度和宽度可以有效提升模型建筑物提取效果,基于InceptionV3-UNet++骨架模型在召回率、准确度、CSI、F1分数、Kappa系数和总精度表现最为优秀,分别达到85.14%、90.50%、0.7816、0.8774、0.8504和95.57%,并在WHU数据集上验证了它的鲁棒性。该方法在建筑物提取结果和细节上都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对复杂不规则建筑物的提取上,将极大促进真实、复杂、大场景高分辨率影像的建筑物提取遥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