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新课程在中小学开设,无论是高中、初中,还是小学,它的目标、它的价值追求、它所渗透的新的教育理念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这就决定了“研究性学习“在不同学习阶段一定有不同的操作模式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
姜敏 《科教文汇》2009,(24):124-126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热点之一,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着手,通过探讨研究性学习秉持的师生观与教学观,结合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评议,提出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以阅读教学为平台展开问题探究学习;作为一种课程。以基于教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超越教材的语文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来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一、师生之间建立新关系—“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研究性学习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以此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研究者。目前,许多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无疑是落实这一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模式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人们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将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二是将它视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课程。作为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换言之,它是指教师或其他施教者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必将引发一场新的学习改革;“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势必为我国方兴未艾的基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研究性学习”这一近两年才在中国出现的新生事物,犹如一阵春风拂进校园,吹绿了一枝枝嫩芽,催开了一朵朵鲜花,引起人们的关注,受到人们的喜爱。 那么,开展“研究性学习”,从何入手,如何运作,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与研究。本文试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两个角度,介绍我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     
近年来,中学生遇到了一门新的课程——研究性学习。它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课程:它不再是教师讲学生记,不再是纯粹靠记忆背诵、不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它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学习活动,内容来自你周围的世界,来自真实的社会、自然和生活。但是,对于刚刚涉及这个陌生课程的教师、学生,也许还不知道怎样做,不知怎样选择课题,不知应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因此,假如你有较好的课题论文,请寄给我社“研究性学习”栏目.我们在这里不仅为你提供展现成果的好舞台.更重要的交流经验,为促进“研究性学习”做一份贡献。一经采用,即付稿酬。来稿请寄:南京市中山东路三条巷4-1号科学大众杂志社“研究性学习”栏目邮编:210002  相似文献   

7.
顾军  张瑾 《科教文汇》2014,(25):80-81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通过类似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创新。实施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分析了“网络分析与测试”课程的特点,并结合长期教学实践,从问题式教学、案例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多方面入手,深入探索如何利用研究性教学的先进理念开展“网络分析与测试”课程的教学工作,为教师教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乎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或发现。美国在小学阶段就开展研究性学习了。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可以是有定论的东西(如定理、公式)也可以是未知领域,答案不确定、不唯一、丰富多彩都有可能,但提出的课题对学生必须有价值、有意义,符合学生实际。笔者曾对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生的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点己见,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9.
金丽  楚建平 《科教文汇》2011,(12):91-92
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施研究性课题和问题导向式的学习模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小学数学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等4个方面探索了怎样在平时数学教学中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凌霖  苏胤杰 《科教文汇》2012,(36):67-67,70
本文概述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以及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为例介绍了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模式,本文通过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型”学习开展教学实践,论述了在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中引进研究性学习是必要的、可行的.使用研究性学习对提高学员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引入小学科学课程是信息时代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小学科学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研究性学习的引入更加强化了这几点教学理念,因此研究性学习正在慢慢被广大学校所接受。本文继续探讨了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张敬双 《科教文汇》2007,(3X):64-64
小语新大纲明确指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个性:”而研究性阅读正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它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要求学生用研究的方法会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研读是一种探索,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了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这就使每个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研读来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阅读能力,使自己的个性获得最优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     
近年来,中学生遇到了一门新的课程——研究性学习。这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课程:它不再是教师讲学生记,不再是纯粹靠记忆背诵、不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它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学习活动,内容来自你周围的世界,来自真实的社会、自然和生活。但是,对于刚刚涉及这个陌生课程的教师、学生,也许还不知道怎样做,不知怎样选择课题,不知应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因此,假如你有较好的课题论文,请寄给我社“研究性学习”栏目,我们在这里不仅为你提供展现成果的好舞台,更重要的交流经验,为促进“研究性学习”做一份贡献。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相似文献   

15.
毛桂梅 《中国科技信息》2007,(16):222-222,224
研究性学习倡导的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也是由专家的理论探索向学校具体的教学实践发展。但不少学校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似乎存在一个误区:即,研究性学习就是做课题。事实上,这种认识有失偏颇。“研究性学习”的中心词是学习而不是研究,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而学校学习的主要的主战场应该是教室,即让学生以研究的精神走进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学习对象,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骊 《科教文汇》2008,(21):23-23
研究性学习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观注,研究性学习正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问题性、开放性、探究性、主体性、合作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的内涵及实施步骤、存在问题等方面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对研究性学习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师和学生的"放"与"收"的问题。强调了小学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聘用、教师的培训、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学习过程等方面要"放"开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研究性学习专题的确定要"收"一些。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倡导学习方式的科学化和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胜召 《科教文汇》2008,(32):166-166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要怎样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最后提出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20.
牛敏 《科教文汇》2008,(30):96-96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同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其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投入研究,有效地引领学生创造性地阅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同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展开研究性阅读教学还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