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应用非常广泛。文章将从电视谈话节目入手,就关联理论在主持人话语建构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为主持人的话语建构在理论上寻找新的突破口,从而能更好服务于主持人的话语建构,以提高其话语建构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教师应该是节目主持人。他对节目内容了如指掌,但他绝不说出来,而是让别人去说。在所有节目的进行中,他起组织、串连、促进和调节作用。他需做的是营造一种恰当的气氛,让他人的潜能在一种和谐的氛围里得到最好的发挥。也许只需他一句幽默的话语,就能让横在主持人与表演者心灵之间的栅栏灰飞烟灭。表面上看,他是一个主持人,实际上,他是观众席上的一员,是一个非常认真、非常真诚的倾听者。因为在整个节目的进行中,他一直藏在节目内容的背后,他并没有出场。教师是节目主持人,是说教师应该推出的是学生,而不是自己,一切有表演秀的人其实并不特别适合做教师。  相似文献   

3.
当下我国电视频道已达三十多个,在许多城市里可以选择多个电视频道观看。随着传播业观念与传播体制的创新,电视机构也从向事业与产业兼具型转变,拉动电视节目走向了市场。电视节目主持人应适应这一变化,在市场竞争中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代表,而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则是体现主持人综合素质的一个主要方面,因而,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越来越重视主持过程中语言艺术的表现.本文主要从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听“与“说“的原则、话语方式以及幽默的运用这三个方面来论述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5.
电视谈话节目的成功,在于主持人能否得心应手地掌握语用策略,营造极具吸引力的"谈话场"。主持人应结合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从语境营造策略、话语互动策略两方面阐释主持人在话语表达中需要有意识地采取这些语用策略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主持人事先预构语境、开局导入语境、现场领悟语境是适应节目特性的营造语境表现,而主客互动中的坦诚、引导、聆听和伴随则是节目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节目主持人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受到社会极大关注,尤其是主持人的素质问题成为谈论热点。文章从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三方面对节目主持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一些思考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总是首先受到电视话语、栏目特点的约束,在此基础上又要凸显个人的风格。白岩松、崔永元等优秀节目主持人,其语言或理智深刻、尖锐犀利,或新颖独特、融情于理,或温文尔雅、细腻真挚,或机智幽默、平中见奇,都具有迷人的个人魅力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应认真总结优秀语言风格的内在规律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8.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电视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在这一特殊职场中面对变局并成功地生存与发展?本文从电视频道专业化,节目专业化与主持人专业化发展三方面的需求出发,总结国内各类成功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经验,提出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走上专业化的道路的未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吴薇 《四川教育》2007,(9):46-46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做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回答:“给我自己用。”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定义,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批新型电视读报节目,以其鲜明的个性盛行一时。然而报纸与电视一窝蜂式地速配,造成栏目的克隆化和节目的同质化,让人对读报节目的生存环忧境深感虑。话语空间的拓展、编排包装的定位和主持人播评的个性化使电视读报面临着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11.
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注重语言规范化的同时,应注重语言艺术化的追求。广播节目主持人只能借助有声语言使广播受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语言艺术化问题可从语言的音律美、朴素美、形象美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在CTI应用中,当主机密集呼出时,如何动态地分配通道,一方面使大部分通道得以利用,另一方面使查询呼入得到优先处理。  相似文献   

13.
政治演说是演说者根据国内外政治情况,阐明自己政治立场和观点的讲话。美国总统的政治演讲词历来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在美国特殊的历史时期上任,其胜选演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奥巴马胜选演说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奥巴马胜选演说词的修辞特征,从而揭示不同的修辞手段在演说词中的语言表达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余华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文革中度过的,文革的潜在记忆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对余华小说文本的解读可以看出,余华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作品中言说有关文革记忆的,其言说的方式是记忆与想象,言说的口吻是冷静与狂欢,言说的主题是暴力与温情。  相似文献   

15.
就职演说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实用文体,受到人们一直的关注。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每一篇都可谓是传世经典,影响广泛,意义重大,通过就职演说的研究对于更好的把握演讲者的政治意图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从概念功能的角度对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就职演说的及物性特征分析,期望获得这位非裔美国总统演说的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16.
幼儿自言自语由于涉及幼儿自我调节的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一直为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所关注。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心理学的两位大师——皮亚杰(Piaget)和维果茨基(Vygotshy)就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系统的探讨,他们的思想仍然是当前对自言自语研究的思想和灵感的重要来源。近20年来,有关幼儿自言自语的大量研究倾向于支持维果茨基的理论假设。各种横向和纵向研究都表明,在问题解决情境中,自言自语一贯遵循从可听见的外部言语向较为内化的、不出声的言语转化这样一个发展顺序。自言自语在儿童心理发展特别是在儿童认知发展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所有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本月我们来点新鲜的,为大家摘录了澳总理陆克文4月份在北大的演讲稿。您可以登陆我们的网站欣赏其完整版。  相似文献   

18.
词类划分一直是汉语语法史上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经过了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的两次讨论至今仍悬而未决.真正对词类划分问题产生过而且现在仍产生着重大影响作用的,大致可以归纳为"意义标准"、"语法功能标准"和"综合标准"三类.试从"约束"一词的定量分析来阐述自己的一隅之见,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伟大诗人,杜甫在运用某些修辞格时,根据思想及艺术表达的需要,突破了人们对这些修辞格传统意义的理解,真正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对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修辞格主要有求同对比、求异用典、当句对仗、错位比喻、句内顶真等。  相似文献   

20.
从运动员获奖后话语权研究的全新视角出发,通过梳理近半个世界我国运动员行使话语权情况,论证时代的变化左右了运动员的话语权的大小和话语权的分布,阐述运动员话语权的四种现象和运动员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话语权.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的年轻运动员在话语权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更能够有效地行使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