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人体肌肉收缩时,肌肉的长度不变,张力增力,肌体无位移运动,肌肉所表现的力量叫静力性力量。 静力练习包括肌肉收缩,是用力对抗固定的阻力。德国科学家Pleeingex和Nvccex报告,每天以2/3的最大力量做一次持续6秒钟的静力练习,每周五次,每周平均增加5%的力量,故静力练习最大的优点是发展肌肉的力量块,但由于无肢体的位移运动,故主要缺点是增加肌肉的动力性力量不明  相似文献   

2.
(四)发展力量耐力的方法力量耐力是既有力量又有耐力的综合素质,它是在静力性或动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肌肉紧张而不降低其工作效果的运动能力。根据肌肉工作的方式,力量耐力可分为的力性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量耐力。动力性力量耐力又细分绝对力量耐力(重复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和快速力量耐力(重复发挥快速力量的能力)两种。  相似文献   

3.
一、超等长训练简介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训练就是对骨骼肌(与支配他的神经系统)的强化和协调。骨骼肌的收缩方式包括动力性和静力性收缩两大类。动力性收缩又包括肌肉的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和超等长收缩(plyometrics)三种方式。超等长收缩就是指同一骨骼肌先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肌肉收缩方式。超等长训练就是指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肌肉在克服阻力工作时长度的变化,可将肌肉的收缩分为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和等长收缩。肌肉在产生张力的同时长度被拉长的收缩被称为离心收缩。其特点是产生的张力大于向心收缩产生的张力,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速度越快,产生的张力越大。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肌肉向心力量的研究较多。关于离心以及离心和向心结合训练的文献则不多见。但近年来离心训练的重要性慢慢得到普遍的认可。研究表明,在改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肌肉特点肌纤维类型和面积肌肉能否提供足够的能源与张力是一个人在长跑中是否能够跑得快的重要因素。大量的研究也揭示了一个人长跑成绩的好坏是同他的肌纤维特点有很大关系的。自Bergstrom(1962)所创针刺活检技术问世之后,加之结合对肌样品的显微以及生化分析,长跑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与特点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明。肌纤维类型是其中研究较为透彻的一个方面。长跑运动员肌纤维类型之特点、它同运动成绩的关系以及训练能否导致类型发生互变等等,都是令人关心的问题。肌纤维分为快(FT)和慢(ST)两大类型。快肌又可分为F_a、F_b和F_c三个亚型。一般说同FT比,ST(慢肌)纤维收缩速率慢、糖酵解(无氧供能)能力小。但有  相似文献   

6.
大鼠骨骼肌模拟急性拉伤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里  陆爱云 《体育科学》1999,19(6):59-65
根据现有肌肉急性拉伤动物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即:拉伤前肌肉的机能水平低,拉伤过程中肌肉为静息状态、拉伸速率慢、拉伸幅度大等,结合运动实践,复制了肌肉急性拉伤动物模型,并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1)肌肉在收缩状态下拉伤(离心工作),能够影响肌肉中肌纤维与肌鞘(结缔组织)受损比例,结缔组织受损明显增加。2)肌肉的拉伸速率快,为300%的肌纤维长度/s,明显优于其它学者的模型(6.8%~68%)肌纤维长度/s),更好地模拟运动实践中肌肉急性拉伤的状况(400%肌纤维长度/s)。3)肌肉拉伸时的幅度小,为其肌腹长度的24%,在肌肉正常生理运动范围之内;这样不仅符合运动实践中肌肉离心收缩幅度小的特点,而且在模型中也避免了肌肉邻近关节受损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模型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选材中,肌纤维类型的测定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采用肌电方法间接测定肌纤维类型,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不同肌纤维类型代谢,收缩特征导致肌电参数各有差异。实验证明,快肌百分比较高的肌肉进行持续性收缩时积分肌电图(IEMG)增加,平均功率频率向低频转移。而慢肌百分比较高的肌肉积分肌电图振幅小于快肌振幅,功率谱变化小而稳定。机制主要是由于快肌运动单位较易疲劳,为维持力量输出,大量慢肌运动单位募集造成低频成分增加。此外快肌强大的收缩力量使肌内压增高,肌肉内供血不足和乳酸堆积是功率谱变化的另一个原因。这些机制已成为采用肌电方法测定肌纤维类型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肌肉痉挛(spasticity)就是俗称的“抽筋”,是由于肌肉紧张、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受寒等诱因而引发的肌肉抽搐,是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引起的肌张力增高[1],是肌肉的一种不自  相似文献   

9.
跳远专项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力量素质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素质之一,是运动员掌 握运动技术、技能以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身体素质形成的重要基础。一、力量的分类 力量是指在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按肌肉收缩形式可分为动力性力量和静力性力量。动力性力量又分为重量性力量和速度性力量,重量性力量是指动作速度基本不变或变化不大,力量的大小由肌肉工作时所推动器械的重量来衡量(如举重)。速度性力量通常也称为快速力量或爆发力量,顾名思义是由力量与速度组成。二、跳远所需要的力量 在田径运动中,无论是跑、跳跃或是投掷项…  相似文献   

10.
张立  宋高晴 《体育科学》2006,26(3):53-57
研究目的:1)研究静力和动力性肌肉运动疲劳时肌肉氧含量的变化特点厦其规律;2)了解静力性、动力性递增强度运动时EMG参数变化;3)探讨肌氧含量与EMG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为肌肉疲劳时影响肌电肌氧机制提供可能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肌氧含量的测试:探头纵向旋转让光源和检测器的轴线平行于股外侧肌外侧头大腿测定运动时肌氧含量的变化;2)肌电的测试:采用表面肌电图的测量,得出表面电图各指标参数;3)静力负荷等长收缩:通过力量传感器测出其最大肌肉收缩所对应的MVC;4)动力性负荷运动:采取功率自行车逐级递增负荷的测试方法作为肌肉的动力性运动,同步记录EMG参数,并在每一级负荷朱30S采血测定血乳酸浓度。结论:静力性运动时E/T值大幅度增大的时间大多出现在肌氧停止下降之后,肌氧的降低程度与肌肉疲劳程度有关。动力性运动时血乳酸值随负荷而增加,IEMG的变化趋势与血乳酸相似,IEMG、Oxy-Hb、BI值三者呈非常显著性相关,表明肌肉疲劳时肌肉氧供和内环境的改变也是影响EMG信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所谓迟发性肌肉酸痛(DOMS)就是进行不习惯运动以后1—5天在肌肉所发生的疼痛和僵硬的感觉。DOMS能从两方面对肌肉运动能力产生有害影响,一方面由于随意用力的减弱,另一方面由于肌肉内部产生力量的能力下降,这种运动能力的下降是暂时的,不出现永久性损害。很多临床表现与DOMS有牵连,其中有血清酶的升高、肌红蛋白血症、肌肉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异常,而用力后骨骼肌溶解可能是DOMS的最严重形式。目前对DOMS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肌肉活动,虽然运动后这种感觉还会再现,对能引起DOMS的特殊收缩活动进行训练能减少酸痛的反映。DOMS的病因和细胞机制是不清楚的,但有很多假说解释这种现象,有如下的假说1)在肌肉收缩/弹性系统中,由于高张力(尤其伴随离心性运动)造成结构的损害。2)细胞膜的损害导致受害肌纤维Ca~(++)稳定状态的破坏,进而造成坏死,大约在运动后2天坏死达到高峰。3)巨噬细胞活动的产物和细胞内含物在间质中的堆积,刺激了肌肉中Ⅳ类感觉神经的游离神经末稍引起DOMS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正> 一、“静力牵张”及其生理学意义在静位状态下,通过外力牵拉骨骼肌肉,使肌肉初长度变长,肌肉的粘滞性降低,肌肉韧带的弹性和柔韧性提高,肌肉张力可增加到原有的较高水平。同时,可加大各关节活动的幅度和范围,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紧张和放松的调节能力,使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得以改善,对防止运动中的肌肉拉伤或损伤有着积极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观点认为,次最大强度动力性运动时乳酸的生成并不依赖于肌肉缺氧。供氧不足使运动中肌肉糖酵解生成乳酸,但肌肉缺氧并非乳酸生成的必要条件。有学者认为,乳酸生成不依赖于缺氧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运动技术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肉,即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的协调性。也就是说,运动技术是指运动中在准确时间内正确运用肌肉的能力。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头部位置的改变可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及四肢肌肉的张力重新调整。换言之,头部的不同动作直接影响着运动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15.
在标枪投掷用力中头部位置的移动引起人体肌肉张力改变,反射性引起人体相应部位的形变且如能与技术规格要求相吻合则能有效的提高肌肉工作效率,提高技能水平发挥,增大投掷半径;并且能协调肌肉和关节的动量传递,实现末稍最大加速运动。因此,头部运动对掷标枪技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静力性力量训练强化肌肉力量的训练静力性的训练方法也是强化肌肉力量的一种方法。它是持重物在肌肉坚强用力时其长度不发生变化的力量练习,也就是对于不动的固定物,采取姿势和关节角度不变的、集中发挥力量的方法。发展静力性的肌肉力量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介绍 一般讲一个人的运动能力是由其能量输出(有氧、无氧供能和氧运输)、神经肌肉功能、(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协调、技术)和心理(动机)、战术等因素决定的。依据运动的性质,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起着主导作用,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其各自的结构基础。运动单位、骨骼和神经肌肉系统(肌纤维类型、肌肉附着物、骨杠杆神经通路)  相似文献   

18.
健美“拉振练习”法,就是在训练时,将所练肌肉的牵拉方位控制在发达整块肌肉的最适宜区,并使肌肉被牵拉到允许牵拉的长度后,进行来回不超过牵拉长度20%的怠速振动(收缩与放松的交替)。以避免各次练习动作间因方位偏差所导致的所练肌肉各部份负荷“紊乱”,刺激不“集中”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力量素质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素质之一,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以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身体素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力量按其肌肉收缩形式可分为动力性力量和静力性力量。动力性力量又分为重量性力量和速度性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一、在运动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被利用的机体为了完成各种形式的功,首先必须使肌肉收缩产生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收缩时肌肉的长度将显著缩短,当这些力通过关节作用时肢体就会发生运动。这种类型的肌肉工作称为等张收缩或等力收缩。在其它情况下,看不到肌肉有明显的缩短,但是它却产生了力,这称为等长收缩。然而这两种情况肌细胞皆通过缩短其长度来产生力,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