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对S省T市B社区拆迁社区研究,分析了农民没有土地引发的收入来源问题、搬迁农民心理预期与现实情况落差引发的问题、社区治理维度,搬迁后归属感难题及社区生活的不适应等4个问题,并提出为搬迁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努力完善搬迁农民的社会保障、做好对搬迁农民的管理服务、更新搬迁农民旧思想观念等解决路径,以期为实现农村拆迁社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韩国圣  李辉 《资源科学》2016,38(9):1643
中国旅游发展的社区响应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却很少关注旅游发展社区响应的理论分析模型,以至于难以确定已有研究的理论贡献。本文综述了国外文献中有关旅游发展社区响应的9种理论模型,并且比较了这些理论模型的理论内涵、使用情形以及相关的应用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社区响应的经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工具,有助于推进中国旅游学者把他们的研究定位于不同的理论模型脉络下增进该领域的理论贡献。未来研究应关注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社区利益群体对旅游发展响应的差异及内在原因;关注主-客、客-客、主-主互动对旅游发展响应的差异;吸收情感、权力、政治互信等变量对旅游发展社区响应的影响;关注不同社区群体社会表征对旅游发展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3.
非营利组织发展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明远 《学会》2005,(8):13-16
<正>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现状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一个完整的社区应该包括以下要素:(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共同的社会生活;(4)独特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所属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与之对照,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从社区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问题有可能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可行的途径。中国自引进社区参与概念到旅游开发以来,暴露出很多问题,引起了各界特别是旅游学界的密切关注。主要对近年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矫正他们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作为一项新兴的法律制度,对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一个理论模型解释虚拟社区的技术设计属性和管理设计属性如何影响用户所感知的效用性、娱乐性以及归属感,从而促进虚拟社区用户的粘性.以国内多个休闲虚拟社区的用户为样本,搜集了247份有效问卷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娱乐性及归属感是影响用户持续参与的主要动机,而个性化服务、社区基础设施、基于活动的交流机会,以及社区朋友圈感知则是显著影响用户持续参与的技术与管理设计因素.文章可以帮助虚拟社区的运营者有效地改进社区技术与管理的设计,以促进用户的持续参与,进而增加用户的粘性.  相似文献   

7.
以正因社区为例,考察居民的社区意识、社区参与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发现,居民的社区意识总体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社区参与度总体水平不高,社区认同感对其社区参与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力很小,社区参与感则没有影响,社区参与的意识与行为明显不符。  相似文献   

8.
智慧社区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应运而生的。智慧社区的建设,使居民享有更便捷、更人性化、更智慧化的生活,有利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与自治,以提高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针对炼化企业部分海外员工缺乏安全归属感易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以中石油L公司为例,在分析海外员工心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员工的心理培训、激励机制、回国安置及专业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海外员工安全归属感体系及其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周泽鲲  乌铁红  唐文跃 《资源科学》2019,41(9):1734-1746
虚拟社区已成为当代旅游者的重要活动空间,他们在社区中展开发布信息、组织活动、寻求帮助、分享生活等非交易行为(即契合行为),厘清旅游虚拟社区的参加动机及其与契合行为间的关系对于旅游虚拟社区的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呼和浩特户外旅游虚拟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尝试明晰人们参加旅游虚拟社区的主要心理动因,并探索户外旅游虚拟社区中参加动机对于成员契合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虚拟社区参加动机可划分为4种:自我成就、社交、学习和实际好处;虚拟社区参加动机对于契合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仅对态度契合具有直接影响;群体认同是虚拟社区参加动机对契合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路径;契合行为的完全实现,必须要以达成态度契合为前提;旅游虚拟社区成员“参加动机-群体认同-态度契合-行为契合”的关系链条得以明晰,探索出从参加动机到契合行为的一般性普适路径。本文丰富了旅游虚拟社区契合行为研究,对旅游虚拟社区的经营管理者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传金 《科技广场》2008,(4):119-121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旅游社区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从旅游社区来研究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旅游社区与旅游目的地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旅游社区对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并由此对旅游社区与旅游目的地的协同发展提出几点意见,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旅游社区对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恳 《内江科技》2010,31(4):137-138
以长沙社区的居民为研究对象,对社区体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长沙社区体育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社区体育硬件设施缺乏。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相互交流,多渠道筹集经费,增加社区体育的投入,加强体育知识宣传和体育技能培训,积极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共享,发动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增强社区归属感。  相似文献   

13.
国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层次演进与判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君  吴必虎 《未来与发展》2010,31(6):108-112
以"旅游与社区的结合"为基本特征的社区旅游逐渐被理论界和实践界所关注,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社区研究的延伸,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经历了萌生与思索、状态与考量、切入与探求、互动与整合、路径与抉择等层次演进过程。认为没有赋权,社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是难以达成的,为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梅  吕君 《未来与发展》2010,(7):111-113,99
社区参与旅游既可以看作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又可以看作是参与旅游发展的一种行为。社区参与旅游把社区居民视为旅游主体真正进入到旅游规划、开发、建设中,目的是社区居民得到多方面发展。从目前看,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缺失出现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旅游飞地”、“旅游孤岛”、“公地悲剧”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建议,希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能够给杜区带来正效应.避免负效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李小永  赵振斌  李佳乐  张熠 《资源科学》2021,43(5):1051-1064
从空间角度揭示旅游化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可为深刻理解社区现象或问题提供参考。本文选取肇兴侗寨为案例地,通过2013年、2018年2次实地调查,采用参与式制图和半结构访谈获取一手数据,运用景观价值理论和质性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居民视角的景观价值变化探索社区旅游化在空间上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研究发现:①肇兴侗寨社区旅游化的过程包括社区生活功能主导、社区生活功能与旅游功能趋衡两个阶段。旅游化使得社区空间的观赏性和商业性增强,对居民生活的服务性和社会支持功能有所减弱;②社区旅游化表现出非均衡性的空间特征,标志性景观的旅游化程度高,旅游发展重点区域从鼓楼转变为侗族大歌演艺中心;③居民视角的旅游化过程是一个社区生活不断为旅游发展让步,旅游功能空间演变为强势空间,而社区生活功能空间逐渐变为边缘空间甚至消失的过程。居民视角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研究为全面深入认识旅游化现象提供来自社区内部的观点,为社区变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军  王媛 《资源科学》2011,33(11):2175-2181
旅游地的发展都要依托社区,处理好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旅游发展新的突破。本文对江苏海滨湿地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旅游规划的参与、参与旅游经营及收益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当地社区参与观念淡薄,社区在旅游规划、旅游经营、旅游收益、相关宣传和培训等方面的参与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参与方式单一,程度浅,参与内容狭窄。因此本文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依据墨菲的社区旅游战略模式,结合研究地的实际,从进入性模式、商业经营模式、社会文化展现模式、管理模式、环境保护模式和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决策模式6个方面建立了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一方面促进了对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内在因素的探究和把握,从而有助于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并对维护江苏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对这些内在因素的了解,为当地社区旅游开发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杭州成为“国际会议旅游中心”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几年,杭州在国际旅游事业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何发扬杭州的优势,稳定旅游市场,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招徕更多的国外游客,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探讨研究。来到杭州的国外旅游者及华侨、港澳同胞,主要以观光游览为主的这种单一化旅游,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外国旅游者来到中国,他们的心理状态是“猎奇”,享受异国情趣。随着我国旅游事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教育.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作为网络教育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五个较为鲜明的特征,即交互性、明确的目标和规则、以网络为主要媒介、开放性和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9.
吕君 《未来与发展》2012,35(8):30-34,47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在一定的作用力下进行的,并形成一定的运行机理。文章设计了7大机制构成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运行机制框架"。其中引导机制是社区参与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赋权机制、咨询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具体体现,并为参与权利的实现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监督机制是社区参与的维护和提升;反馈评估机制是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进行考查调整;法制保障机制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制度保障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20.
蒋依依  汲忠娟  谢婷 《资源科学》2019,41(5):943-954
为揭示社区居民旅游支持度及影响机理,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社区依恋、社区关注、旅游获益感知、旅游成本感知和旅游支持度5个要素组成的概念模型,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就台湾地区居民对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支持度进行了调研,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41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台湾地区居民的获益感知和成本感知对大陆赴台旅游的支持度会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社区关注不仅直接正向影响居民旅游支持度,同时还会通过获益感知间接正向影响居民旅游支持度;社区依恋会通过获益感知间接负向影响支持度;社区依恋和社区关注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没有对支持度产生影响。台湾居民与社区的关系对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支持度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旅游地相关政策制定需重视维护居民与社区关系,并积极提高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度,通过保障和协调居民—社区关系提高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