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往事     
将我短小的生命的树,一节一节地斩断了,圆片般堆在童年的草地上。我要一片一片地拾起来看;含泪地看,微笑地看,口里吹着短歌地看。  相似文献   

2.
吴红华 《江苏教育》2007,(11):14-15
当清晨的阳光温暖地洒进校园时,总看到一位母亲背着一个孩子蹒跚地向学校走来,很不幸,孩子从小脑瘫,说话、行动都有障碍,但他的脸上看不到忧伤和悲苦。他快乐地和母亲告别,迎上向他伸出双手的老师……这一幕,每天风雨无阻地在学校上演,我感受到了一位母亲深沉的爱,体会到了一种永不言弃的执着。  相似文献   

3.
笔盒在叮叮当当地唱歌,书本在哼哧哼哧地喘气,前方的城市在兀自喧嚣,天边的一朵云变成了花的形状,杨小月在拼了命地跑啊跑。 小月拐过一个路口,向西跑去。城市的东郊,是一片油菜花田。小月经常到那片花田去,看花看蝶看云看山,郑重其事地发呆。  相似文献   

4.
小星星     
默妈  木头人 《作文大王》2014,(11):16-19
一轮橙红色的太阳缓缓地从树林后面落下去,夜晚就要来了。 有一颗亮亮的小星星小心翼翼地出现在天空中,它眨着眼睛,羞涩地笑。  相似文献   

5.
北风轻轻地吹,白雪翩翩地飘。大嘴兔子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下嘎吱嘎吱地响。 “唉,讨厌的雪。”她生气地赶跑落在头上的雪花。  相似文献   

6.
周浩 《辅导员》2010,(11):34-34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了“六·一”的到来。这一天,我开心地像一只刚被放出来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校园里一片喜气洋洋,到处插满了五颜六色的旗子,在阳光下随风飘动。每个班级都打扮得漂漂亮亮,我迫不及待地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7.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掉下来,它又一次次地向上爬,又一次次地掉下来……  相似文献   

8.
一张讲桌,一支粉笔,一本书,三个“一”的课堂填满了我们的记忆。不管你的兴趣,无论你的爱好,老师就在前面枯燥地讲着,我们就在后面“随心所欲”地听着……要说现在的孩子也真够幸运,课程改革始终如一地坚持“人性化”,保持“个性化”,教学的宗旨始终是围绕着孩子们能在幸福中学习,  相似文献   

9.
每一位老师都相信,只有默默无闻地耕种,真情实意地付出,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如果你问老师,当一名老师,是什么最让他(她)感动,他(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学生见面时那一声亲切的“老师”,是学生在日记中无拘无柬向老师倾诉心事,是电话里那一声声轻轻却又充满真情的问候,是节日里那一张张薄薄的却又沉甸甸的卡片……  相似文献   

10.
沙鼠与草根     
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种沙鼠,一到夏天,就不停地把草根搬回洞穴,即使洞穴里的草根已足够安全过冬。它们依然不停地忙碌,不停地寻找草根,不停地把草根搬回“家”。针对沙鼠的这种本性,动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为沙鼠提供足够的草根,然后封锁洞穴,然而洞里的沙鼠却仍然寝食不安,停地寻找着草根,表现得非常焦虑,最后终因忧心忡忡而死去。  相似文献   

11.
小文的故事     
(一) 二十一岁的我刚从镇上的幼儿园调到一所小学教音乐,下课后却在办公室里惊讶地看见了这样一幅情景——墙角站着一个很特别的孩子,五官清秀却不修边幅,嘴角挂着一丝血迹,身上滚了不少尘土,明显不合脚的鞋上破了好几个洞,鞋带散乱地拖在地上。不管身边的老师怎么声色俱厉地怒吼,他始终孤傲地将头扭向墙角,做出一副充耳不闻、不理不睬的样子。邻座的老师见到我诧异的神情,好心地小声解释:“别理他,这是我们办公室的常客,经常和人打架。”  相似文献   

12.
在一座孤零零的花园里,有一株紫罗兰,花瓣艳丽,芳香四溢,幸福愉快地生活在同伴之中,得意洋洋地在群芳之间左右摆动。  相似文献   

13.
电视,报纸,全力以赴报道关于四川地震的救灾情况,这些悲惨的情景,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眼前浮现,在我脑海里回荡:房屋倒塌,尸体遍地。废墟中一只只软弱无力的手,在微微地颤动;一个个使人心痛的眼神,贯穿了灵魂;尘埃中一颗颗虚弱的心,执着地跳动着……救伤人员在紧急救助,全国各地大量地募捐,献血。  相似文献   

14.
正确选用单位名称是初入学儿童学习应用题的难点之一,一些儿童往往用“个”、“只”、“支”来代替其他的一些单位名称。所以,我们在初入学的“准备课”教学中,就应注意教给学生,强调笔要一支一支地数,红旗要一面一面地数,花要一朵一朵地数.鸡、鸭、鹅、兔要一只一只地数。汽车要一辆一辆地数……  相似文献   

15.
“知了,知了……”“呀!我家门前的树上也有知了了!”我惊喜地喊道。前几天看到邻居家的张淼轻而易举地罩着一只,我几次三番地向他借着玩玩,可他却怎么也不肯,今天有此机会,不如自己抓一只来。于是我兴冲冲地回家拿了一口网,迫不及待地来到那棵树下。“知了,知了……”我循声望去,哈哈!树杈上还有两只知了呢!我真想大喊一声,可一想到它们可能会被吓跑,我就屏息凝视、蹑手蹑脚地接近目标。我举起网袋,小心翼翼地靠近一只大知了,正想用力套下去的时候,知了好像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扑”地一下逃之夭夭了。唉!出师不利!…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新教材中的诗文都选自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在传统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相似文献   

17.
阿狗来信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较大的是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教学停留在以教师串讲为主这一模式上,教师因为担心学生不明白,于是“一字字地讲,一句一句地串译”,面面俱到;学生不停地做笔记,生怕漏掉一个词语解释,来不及思考,被动地听讲。同时每位学生手中都有一部文言文白话翻译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18.
孤单     
郭敬明 《课外阅读》2009,(17):28-29
孤单是半夜的时候突然惊醒,世界瓢泼大雨,你再也睡不着,你镇静地喝下一杯牛奶然后看了一本艰涩的书,可还是睡不着,然后你裹着被子看着窗外的天光一秒一秒地占领苍穹。  相似文献   

19.
从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发现我是一个很笨的孩子。一篇课文,比如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一篇三四百字的短文,别的同学一节课就背得滚瓜烂熟,我“啃”三四节课也是半生不熟。老师让大家齐背,我滥竽充数小嘴一张一张地也能顺下来。老师让一个一个地背时,我就有些恐慌,结结巴巴地背不上来。  相似文献   

20.
蚕怎么了     
一大早,学生李飞手捧一条蚕,急冲冲地来找我:“老师,我的蚕是怎么了?”我一看,这条蚕通体发亮,到了吐蚕丝的时候,可是头部比其他蚕要粗,像水肿了一般,并有力地左右摆动着,好像非常痛苦。李飞焦急地说:“前天有一条这样的蚕,我把它扔了,今天又出现了这样的一条,它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