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记者要想得心应手地完成这样一个新闻生产流程,需要多年的采访写作专业训练。然而,获得这样的娴熟本领,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仅仅靠实践还不够。优秀的记者通常对什么是新闻、为什么要这样报道新闻有着深刻的理解。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两个大问题:一、什么是新闻?二、什么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2.
什么叫新闻小故事?顾名思义,它是新闻和小故事相融其间,寓新闻于小故事之中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特点有三:一是短小精悍,常见的有四五百字、六七百字成篇的;二是有故事情节;三是新闻性强。它写真人真事,不容虚构、夸大和合理想象,内容要确保真实性。新闻小故事,靠故事情节取胜。当年的名篇《西瓜兄弟》,之所以写得生动感人,就在于此。随军记者王匡1947年10月间路过淮阳  相似文献   

3.
报纸的生命是新闻,没有新闻不成为报纸。这里所说的新闻,应该永远只能是动态新闻。有人问,什么叫动态新闻呀?我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像回答什么是人一样困难而容易。因为它只可意会,不需言  相似文献   

4.
报纸每天都用大量的篇幅刊登新闻。那么,怎样使新闻写得生动、引人呢?以自己的拙见,力求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是个很重要的方面。一篇好的新闻,除了事实过硬、感人(这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基础)之外,就是语言了。因为只有语言才能把事实准确、生动的表达给读者。常言说,舞蹈表达思想感情靠动作和表演;绘画表达思想感情靠线条和色彩;文章则要靠语言。没有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事实虽好,也难打动读者的心。语言是增强新闻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新闻事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天的美国新闻事业,从它的规模、技术和影响的广大深远来看,已经和传统的新闻定义不同了。美国人给了它一个新的名称,叫“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因此,新闻学变成了大众传播学,大学里的新闻系变成了大众传播系。眼花缭乱的广告世界传播什么呢?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传播商业广告。因为新闻要靠广告生存,广告要靠新闻传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件事,看出这种关系来: 在一九七九年的上半年,中美关系上的最大的新闻,就是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这个新闻就其政治、外交的意义上来讲,是揭开了中美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对于世界和  相似文献   

6.
新闻到底有没有倾向性?有。这是不容置疑的。只是新闻倾向性有强与弱、显与隐之分。倾向性强的新闻,读者一看即明;倾向性弱的新闻,读者几乎读不出什么倾向,但这并不否定新闻倾向性的客观存在。新闻倾向性可以是单篇新闻报道的个体效应,也可以是多篇新闻报道的综合效应,可以凭借语言,也可以借助空白、线条等其它符号;可以靠报道在版面中的位置表现,也可以通过报道的篇幅来调节……。在谈论新闻倾向性之前,我们首先要对这个概念进行一番解析:  相似文献   

7.
采写新闻靠什么?是靠调查研究还是靠“新闻灵感”?也就是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反映论,还是搞主观唯心论,这实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一切思想及其方式都是客观现实反映和作用的结果。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新闻是新近发生  相似文献   

8.
有一句话很经典:靠新闻抓住读者,靠专副刊留住读者;有一种说法是60%~90%以上的人感兴趣的才叫新闻,而专副刊是分众的,也许只有20%~30%的人感兴趣,但每一个专刊或副刊只要能吸引、留住一批读者,就可以积累读者。那么靠什么“留人”呢?广告界有一句名言:找对人说对话。这同样适  相似文献   

9.
“主旋律”与多样化是我们在新闻领域使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概念,那么什么是“主旋律”?什么是多样化?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又如何去做到“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呢?这是我们新闻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新闻舆论要有自己的核心或基调  相似文献   

10.
要提倡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也要深化一下。现在只有少数部门开了个头,开了头是好的,但还有相当多的行业没有认真研究这个问题。特别是我们党的部门。如新闻界职业道德,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不要讲七、八条,抓一个中心问题,就叫真实性。真实是新闻工作一条重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热点”二字很时兴。矛盾集中或突出的问题,叫“热点”问题;发表在报纸、广播、电视上,叫“热点”新闻。这些新闻拥有众多的读者,往往引起“轰动”效应,从实际来讲,“热点”新闻已经是新闻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了。那么,什么是“热点”新闻呢?我认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的“热点”新闻,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主题,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古人叫“意”。提炼主题就叫“立意”或“炼意”。记者、通讯员收集好写作的素材之后,动笔写作之前,首先要提炼和确定所写新闻的主题,即中心思想。为什么要提炼主题为什么先要提炼和确定主题?我们写新闻不是为写作而写作,而是为了宣传政策,引导舆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每篇新闻就要宣传一种思想观点,就要有一个主题。另外,我们手边收集到的素材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这些素材中理出一个头绪,由一种主导思想即主题来加以统率。也就是毛主席说的“用明确的观点去统率这些材料”。唐代诗人杜牧说“文以意为主”,也是这个意思。宋代  相似文献   

13.
新闻研究室(所)是新闻改革开放的成果。自1982年以来,全国各省市和地市级报社大都设有此机构,人员配备多的10几人,少则几个人。但至今问题颇多,一些从事专业新闻研究的同志说:它是“被遗忘的角落,人少实惠少,步履艰难”;一些奋战在第一线的采编人员则认为“研究研究,可有可无,反正是敲敲边鼓罢了”;有的领导则重采编,轻研究。总之,不少报社的新闻研究工作还没有放在一定的位置上。为了更好地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笔者认为各新闻单位应该认识到新闻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并给予加强。 为什么要加强新闻研究呢?这里无须进行空对空的讨论。从近年来我们遇到的新闻工作中的问题看,可能更容易感受到它的紧迫性。《宁波日报》作为一份刚从四版扩为八版的日报,在新的形势下给读者提供什么?靠什么去吸引读者?体现什么样的风格和特色?走一条什么样的办报路子?在编委的领导下,总结了扩版一年来  相似文献   

14.
这不是吹牛     
我们搞新闻工作的人是靠实事求是吃饭的,当然不能靠“吹牛”过日子。但是社会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有这样的偏见,即使你的稿件内容完全真实,他也会说你是“吹”。所以如果你要问我最反对的是什么?我就会说:“我最反对的是先进人物的事迹见报后,有人嫉妒他!”我们的新闻报道是要扶正祛邪,宣传先进人物的动人事迹,如果说是“吹”的话,我就勇敢地宣布:“该‘吹’的我就要‘吹’!”请看下面三个例子。山阴县岱岳镇先进巷有个转业军人叫张占成,原是下喇叭乡  相似文献   

15.
什么叫做“新闻语言”?至今还无定论。但是“新闻语言”这个衔头,却是常常可以听到的人们的慨嘆之声。这大抵是指在我们的新闻中常常出现的那些公式化、概念化的八股语言。久而久之,这“新闻语言”在有些人的眼中,就成了公式化、概念化语言的同义语了。然而这的确是很不公平的事。要研究达种公式化、概念化语言的历史来源,不能认为新闻的写作在这方面早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为什么要短新闻媒体必须强调多写多发短新闻,这一宗旨永远不会改变。什么叫短新闻?短新闻是报刊上的一个品种,而不是一种体裁。它主要是一个量的概念:字数少,篇幅短。一般短消息应把字数限制在500字以内,短通讯和短评论在800字以内,最长不超过1000字。新闻为什么要短?一是新闻规律决定新闻要短。新闻就是告知信息。当今  相似文献   

17.
说长道短     
采访中的“正确引导” 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结束了,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了全部七项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他们靠的是什么?不言而喻,靠的是爱国主义精神,靠的是顽强的意志,靠的是精湛的球艺。 然而,看了5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女主持人刘爽对世乒赛冠军王涛的采访,却另有一种感觉,似乎王涛夺得世界冠军,靠的是在现场的妻子的祈祷,靠的是随身携带的吉祥物小佛爷的保佑。我们要质疑的是:作为国家级新闻单位,应该宣传什么?怎样宣传?如何引导人民? “东方之子”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的名牌节目,表现的大都是中国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所以,更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语言"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有无相对独立的新闻语言?如果说有新闻语言可谈,那么它的特点和规律又是什么?怎样认识新闻语言和其他品种语言的关系,怎样把握和提高新闻语言呢?  相似文献   

19.
吴靖 《当代传播》2005,(3):29-31
新闻社会学带给我们的启示“什么是新闻?”“新闻报道与现实社会是怎样的关系?”“新闻的内容有怎样的取舍原则?”“新闻职业标准确立的历史文化条件是什么?”“新闻对受众观察世界的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是新闻社会学要回答的问题。“新闻”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从西方历史来说,印刷术的普及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新闻事业产生的两个重要条件。随  相似文献   

20.
张宸 《新闻与写作》2004,(7):37-38,4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么靠什么来维持新闻脆弱的生命呢?核实是维持新闻生命的血液。因此要靠核实,严格的核实,一丝不苟的核实。但是,现实是,一些记者编辑、媒体严重忽视甚至背弃了新闻工作这一至关重要的法则,导致戗杀新闻生命的事情不断发生,失实报道不断出现,媒体的声誉和公信力不断受到损害。下面是相关案例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