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智慧马拉松赛事的价值、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并结合中国智慧马拉松赛事的特点,对其发展提出建议:完善智慧马拉松赛事科技信息体系,在赛事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体育+"战略的引领下形成智慧马拉松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构建智慧马拉松赛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从业人员智能应用素养培训;打造智慧马拉松精品赛事,开展更多具有差异化的智慧马拉松赛事;加快制定智慧马拉松赛事规范和信息标准,建立智慧马拉松赛事产业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2.
马拉松赛事对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我国马拉松赛事现阶段的发展态势为出发点,围绕新冠肺炎疫情下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困境及复赛路径展开研究.结论:疫情致使办赛主体运营遭受冲击、赛事衍生产业受到影响、疫后管理服务面临挑战等方面给马拉松赛事的发展造成困境;提出加强马拉松复赛前期保障...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起步发展、缓慢发展、平稳发展和高速发展4个阶段,分析了当前我国马拉松赛事治理的现实困境,包括马拉松赛事监管体系亟待完善;马拉松赛事组织管理不规范和马拉松赛事群众安全服务保障意识薄弱。并提出了我国马拉松赛事治理的破解路径:完善顶层设计,创新赛事监管体系;协调多元治理主体,规范赛事组织管理;加大赛事监管力度,落实群众安全服务保障,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克梅 《体育风尚》2020,(1):198-199
2019年,中国马拉松产业依然在"高速公路"上一路狂奔,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的统计,从2010年马拉松注册赛事仅有13场,短短9年时间,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实现了100倍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将超过1900场。在赛事审批放开、地方政府和公司企业办赛热情高涨的情况下,一项赛事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对志愿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如何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责,如何与志愿者携手共同实现马拉松比赛顺利举行,均成为马拉松管理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马拉松志愿者参与动机的角度出发,分析马拉松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以满足其动机为抓手,提出相对应的科学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国际马拉松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等方法,研究马拉松赛事导向下的城市意象构建。基于对马拉松赛事与城市意象互动关系的文献梳理,从马拉松赛事线路规划、传播媒介报道、权力关系介入等视角,探寻马拉松赛事嵌入城市意象构建的机理,提出马拉松赛事构建城市意象的有效途径。建议建立健全马拉松赛事负面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以化解马拉松赛事导向下的美好城市意象构建风险。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21,(1):98-105
赛事赞助市场对马拉松赛事迅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逐步成为马拉松赛事运营机构、媒介及企业关注的问题。研究者抽样访谈江苏、北京、上海、福建、广州等五地的体育管理部门、专家学者、马拉松赛事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对访谈样本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了1个核心范畴、5个主范畴、23个子范畴的中国马拉松赛事赞助市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信度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验证确定了马拉松赛事赞助市场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中国马拉松赛事运营水平,为规范赞助市场开发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从马拉松本地赛事参与者视角讨论了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关系。首先构建了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指标结构,进一步提出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以2016年参加杭州马拉松比赛的杭州籍运动员、工作人员等520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马拉松赛事文化构成3个预测模型分别为:1)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社会条件的影响模型(R^2=0.018);2)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身心健康的影响模型(R^2=0.059);3)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自身因素的影响模型(R^2=0.045)。研究发现,马拉松赛事文化主要通过其形成的物质文化现象作用于居民的身心健康,从而提升幸福感。研究结果预示,马拉松文化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对马拉松文化如何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主要体现在赛事数量、参赛人数与举办城市持续“井喷”,赛事规模不断扩大,申办赛事城市居高不下等。究其原因: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美誉度和城市知名度等发展营销诉求;提升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诉求以及马拉松爱好者超越自我诉求三者共同催生了我国城市“马拉松热”。存在不足: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还存在着粗放管理、风险管理不足以及参赛人员猝死等问题。建议:提升赛事管理能力,探索符合城市自身实际的城市马拉松赛管理模式;加强赛事风险管理,强化赛事安全保障机制;加强赛事医务监督,构建全程移动救助体系;同时跑马者亦需加强自我保护,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8,(12):1054-1056
在中国经济发展驱动、城市开放使然、全民健身战略实施和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等主要原因影响下,我国城市马拉松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但在发展中存在跑友对马拉松的认识、赛事经营策略和赛事细节服务等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出拓宽赛事宣传渠道、提高赛事服务质量、普及高校马拉松运动和加紧赛事资源开发等发展策略,促进我国马拉松赛事快速健康的发展,对助推我国体育强国梦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马拉松热,越野跑赛事在我国迅速发展。赛道路况复杂、户外天气多变等因素,导致越野跑赛事危险性较高。加之我国越野跑赛事起步晚,发展尚不充分,致使部分越野跑赛事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故,更是敲响了警钟。安全性是越野跑赛事乃至整个体育赛事的根本,提高越野跑赛事的安全性迫在眉睫。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以提高越野跑赛事的安全性为逻辑主线,以第四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为例,对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越野跑运动员的自身安全意识与赛事风险认知、越野跑赛事标准的执行、越野跑运动赛事准入制度、越野跑赛事监督等方面进行分析。基于此,对提高越野跑赛事的安全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马拉松四大满贯为例,利用网络“跑记”数据,采用词频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城市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①参赛者对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特色的感知是其对赛事品牌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的感知中,与马拉松运动相关的形象内涵具有较大的相似性;③办赛城市特色是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形象感知差异化的重要来源。研究结果为马拉松赛事主办方依托办赛城市特色积极打造独一无二的赛事品牌形象,提升赛事吸引力和竞争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2019年农村马拉松赛事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马拉松赛事以独有的特征正向驱于成熟的方向发展,但存在功能定位不明确,组织制度欠缺,运行不规范,赛事数量、资金不足等问题,是制约其开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提出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赛事组织建设,推动马拉松赛事与乡村文化融合,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等对策,为农村马拉松赛事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营销策略角度,分析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与上海城市品牌捆绑营销策略和手段,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将国内外马拉松赛事营销进行对比,提出上海发展马拉松赛事的优势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对于我国马拉松赛事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逻辑法在对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的动因进行解析与对WSR系统方法论特点及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提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其中,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以零风险管理、让人民共享健康福祉为目标导向,以营造良好的马拉松文化底蕴为根基,采用PDCA范式对影响马拉松猝死“物理-事理-人理”风险因素进行全面防范、闭环管理。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以建立健全马拉松赛事运行机制、完善马拉松猝死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马拉松猝死风险应对机制与优化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协同机制为主要抓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共同体,实现全风险、全要素、全主体、全过程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5.
王凯  苏杭  郑铭芥 《新体育》2023,(24):14-16
有着悠久历史的马拉松运动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对马拉松赛事提出了更加绿色低碳的要求。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与对比的研究方法,发现马拉松赛事在硬件装备换新、清洁能源使用、赛段管理及赛前预防与赛后碳中和等方面的低碳化研究已相对深入,但对于赛程中赛场碳的时空分布研究较少,这极大的限制了赛程中原位碳中和的精准实施。由此提出通过智能计算模型获得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的碳管理框架设想,进一步阐述了该框架的机遇和挑战,希望能为绿色马拉松的赛事举办、赛场安排及体育赛事精准化碳管理的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马拉松赛事的消费趋势和经济影响的研究对马拉松赛事各方面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对2016—2018南京马拉松的参赛者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在得出参赛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参赛者的消费情况,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赛事产出效应、所得效应、税收效应、乘数效应等经济影响指标。梳理目前南京马拉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针对优化赛事品质,提高赛事经济效益,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体育赛事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抓手,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涵指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在阐释赛事审批权取消后体育赛事举办主体参差不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件暴露出的我国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上的缺陷。进而对未来我国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提出对策建议:强化赛事安全保障的底线思维;强化办赛执行标准,明确办赛责任清单;构建健全的赛事法律责任体系;细化高危性体育运动项目目录标准,强化高危性运动项目开展的监管;强化健全的赛事监管体系,提高赛事准入门槛;规范赛事准入制度,提高赛事运营门槛;强化落实赛事风险评估及应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马拉松运动员医疗安全工作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马拉松潜在运动风险的宣传、长跑运动知识培训、马拉松赛事医疗方案、马拉松赛事应急抢救方案和赛事医疗安全的总结工作5个部分对马拉松的医疗安全工作进行论述,提出医疗安全工作需要注重的工作重点和改进的措施.建议:建立健全医疗方案和应急预案的保障工作小组;强化培训、实际演练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对江苏省马拉松赛事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调查,研究新冠疫情期间江苏省马拉松赛事开展情况及其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发现:江苏省马拉松赛事受疫情影响而暂停举办或取消赛事,马拉松运营企业营收大幅减少,线上马拉松赛事崭露头角。疫情对马拉松赛事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研究结论:赛事核心利益相关者应统筹组织协调安排赛事开展、调整赛事赞助方案,企业营收减少;赛事蛰伏利益相关者需要转化赛事品牌传播途径,调整休闲娱乐方式;边缘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来源受阻,自我价值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成都举办国际摇滚马拉松进行SWOT分析。成都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优势是运营机构权威和赛事形式新颖;劣势是参赛距离遥远和比赛成本高昂;机会在于打造国际品牌和建立赛事联系;威胁来自赛事间的竞争。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举办成都国际摇滚马拉松将面临难以丰富赛事内容层次的挑战并给予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