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词组成分等同为句子成分,把中心语也作为句子成分;认为定语、状语、宾语、补语不是句子成分,这都是把句法分析和句子分析混为一谈;“静态句的分析等于词组分析,”则是把句子等同为词组、句子分析等同为词组分析的理论前提。二分法的析句原则是句法语义范畴,传统析句法的原则是句子语义范畴.明确两种析句法的不同原则是分清两种区别、联系的基础.分析句子,可将直接成分分析法作为分离词组成分和句子成分的一种形式化的手段,采用两种析句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对于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如果我们不囿于成见,就会敏感地发现:单句研究提句子成分,复句却不提;复句研究有“多重复句”,可“多重单句”虽有人提及,却不见应用于单句的研究;等等。作为同一个语法体系中两种结构类型的句子的分析和研究竟如此截然不同,是应该值得我们考虑的。首先是单句有句子成分,复句到底有没有?所谓句子成分,概括起来,可以用几个字来表达,就是句子的组成部分。从形式上来讲,在句子中有一定的位置;从意义上来讲,体现与其它成分间的关系。譬如,单句的主要成分一般位于谓语成分之前;同谓语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句子成分分析在英汉互译学习中的作用,指出分析句子成分有助于明确句子结构,理解句意,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要理解文章,首先 要理解句意,特别是重要句子的含义。所谓“重 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 语句。其考查内容有:一是对揭示文章的主旨 和情感的句子能准确理解;二是对内涵较为丰 富的句子能准确理解;三是对形象而含蓄的句 子能准确理解;四是对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 子能准确理解。那么如何来理解、分析这些重 要句子呢?下面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对现代文句子含义的理解,无论是在语文课程标准还是考试大纲中都有要求。本文从句子表意功能的角度,通过系统分析法进行思考。我们要分析句子内部的构成成分,句子外部语言使用环境。句子含义的理解包含三个角度,分别是句子成分、表达技巧、语言环境。句子组成成分是句子的基石,是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而句子的表达技巧又可以丰富句子的内涵和情感。最后,通过联系句子上下文乃至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我们分析得出句子的语境义。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见的句式有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等,这些人们谈论得较多,这里主要说说人们平素谈论得较少的紧句与松句。当一个句子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成分,并有一个成分是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是用紧句还是用松句来表达。所谓紧句与松句,是根据句子成分间的松紧即句子结构的松紧来划分的。紧句是指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句子的教学。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各个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句子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怎样由浅入深有层次地进行句子教学?具体可分成三步: 第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初步理解句意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句子,教师要通过传授句子知识和实际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句子概念:1、写物的用“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入的,用“谁是什么”“谁怎么样”的句式。2、一句话的末尾要用句号、问号、感叹号。然后以课文具体句子进行实  相似文献   

8.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和状语等。这些成分如果用单个的词来充当,句子的结构就很简单;如果用短语来充当,就比前一种句子成分扩展了;如果用复杂的短语来充当,这种句子成分就比前两种句子成分更加扩展了。比较: 荔枝是水果。荔枝是最鲜美的水果。荔枝是世上最鲜美的水果。第一句的宾语“水果”是由单个词充当的,第二句的宾语“最鲜美的水果”由一个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充当,其中的定语“最鲜美”又是一个偏正关系  相似文献   

9.
师范院校和中学的语法教学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语法体系和统一的析句方法.目前,汉语语法教学在语法体系和析句方法上都存在着分歧.各种语法体系的相互干扰,使教师、学生都感到很吃力,费时多,收效小,不能很好达到语法教学的目的.如果有了一个统一的教学语法体系和统一的析句方法,那么,学校的语法教学、特别是师范院校和中学的语法教学必将有较好的效果,有一个新的发展.我们之所以特别提出要有一个统一的析句方法,是因为分析句子的结构是语法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法教学中,一般采用两种分析句子的方法,即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根据培养目标和语法教学的目的要求,师范院校的语法教学采用哪种析句方法好呢?本文拟对这个问题简略地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般同志认为,对于歧义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法比句子成分分析法要高明得多.如有人说:“尤其是有些有歧义的语言片段,可以用层次分析来说明.比如:(27)打败了敌人的军队(28)打败了敌人的军队例(27)是动宾短语,便(28)是偏正短语.”然而,在我看来,这两种方法对歧义分析的能力是相差无几的.若用句子成分分析法,上述例句可分析为:  相似文献   

11.
傅炜 《天津电大学报》2000,(1):35-37,,46,
五 词语在组合成句子的时候,总是依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成一个前后相接的序列。这就是语言结构的线性特点。但是句子往往并不是由它所包含的词语一次组合而成,而是要经过多次组合才完成。这就体现了语言结构的层次性特点。层次既可表现在语言单位的聚合关系方面,也可以表现在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方面。层次分析法不但体现了句子成分的层次性,(上文已作分析),而且更充分地体现了词、词组组合成句子的层次性。如“他妹妹又打破了一只新买的玻璃杯”。一句是由九个实词逐层地两两组合起来的。这是汉语句子构造的自然层次。而句子成分分…  相似文献   

12.
傅炜 《天津电大学报》1999,(4):38-39,48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且完善的语言之一。其中,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关于句于分析方法的研究直接影响着汉语语法体系的统一和确立。目前,通行两种析句方法,即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两种析句法在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中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各自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重大的“分歧”。为了更深入系统地揭示汉语语法构造的特点,提高语言研究的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探讨了英汉基本句的结构框架,指出英语是重视主语的语言,以主语谓语为结构框架;汉语是重视主题,以主题说明为结构框架。而后分析英汉基本句子结构的内部特征,句子不同组句模式及句子的不同扩展方式,希望通过比较加深对英汉句子的认识,掌握英汉句子的构成方式,并对英语写作和翻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教参”的析句存在某些不当之处;由此便引出了如何判别“句子成分分析”的正误问题.本文介绍了以下几种方法:每个句子成分须是一个结构体;辨别一个还是几个句子成分须看词语群的组合情况;各枝叶成分须都能与其基本中心语组合;切实掌握好该分析与否;从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照顾句子格局.  相似文献   

15.
1.1现在的语法研究和教学中,分析句子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层次分析和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方法的不同,深刻地反映了不同的语法体系对词组跟句子的关系以及句子内部结构的不同认识。这两种折句方法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之处,可以通过研究使它们逐步完善起来。也可以以一种为主,适当地吸收另一种方法的某些优点。但是,从大到小逐层分析的层次分析法与把句子分为几个组成部分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在根本原则上是不能统一的,所以这两种析句方法不能做到完全结合。有人看到了这两种析句方法的缺点,便提出了词组分析法。认为句子  相似文献   

16.
吴海波 《高中生》2011,(8):38-39
一、易被忽视的语法结构搭配关系 【分析】答案为B。本题主要考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结构的应用。分析句子结构:前半句包含完整的句子成分.由于是逗号连接,因此句子后面的部分不应是完整的句子,经分析该部分是定语从句。由made the others unhappy推断是指前面整件事,因此只能用which来指代。  相似文献   

17.
句子成分是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其难就难在学生对句子各种成分的概念不甚清楚,尤其是对它们的构成类型缺乏系统的了解。现将其归纳如下,以供教学参考。句子成分就是句法结构成分,指句子里除了语调、语气词等之外的语言成分。句子成分可以由词、短语以至句群形式来充当。一般句子成分有八种,即主语、谓语、宾语、述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例如:我们厂最近试制成功新产品。主谓述宾定)中状)中定)中中)补主语——它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跟谓语发生主谓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五、句子的组织(3)我们的课文里的许多句子,如果仔细推敲,都很值得思考。例如:①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朱自清《荷塘月色》)②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鲁迅《故乡》)①为什么不说“荷塘的四面都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而杨柳最多”?②为什么不说“杨二嫂确乎终日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坐着”?句子的组织还有多大的灵活调整空间?不同的表述有什么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我们要和读者讨论的问题。(一)句子成分的转换与移位“转换”指的是词语的语法结构作用起了变化,成了另一种句子成分。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乔姆斯基认为:英语句子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 and deep struc-ture);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意思;通过对句子形式的转换,能排除句中的歧义,即ambiguous meaning,还能区分同义句或同义语之间的差异.但是,我们认为不用乔姆斯基的理论也能排除歧义或模糊理解;也能找出同义句或同义词语的意义上的差异.这样作主要根据是通过对上下文语义联系来理解句子,与此同时,还运用句法知识、语法规则来分析,以及用词汇学知识排除歧义和模糊概念.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句子里,各个成分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意义的搭配。句子成分的意义搭配,既要符合事理,又要符合语言习惯。有些句子成分的搭配似乎不合事理,但大家都这样说,成了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如“打扫卫生”“恢复疲劳”等。句子成分的搭配,包括主语和谓语的搭配,动词和宾语的搭配,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搭配等。如果句子成分结构很简单,在搭配上一般不容易出错;如果句子成分由结构较复杂的短语充当,或者句子成分中包含两项以上的意思时,我们应善于分析成分的搭配,否则会出现搭配不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