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陈跃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135-135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逐步发展并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实际,从探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机制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治理在志愿者组织场域中耦合.以社会资本为视域,以行动者、行动和结构为分析维度,梳理社会资本、志愿者组织理论和治理理论.三种理论都兴起于政府与市场失灵;志愿行动既建构志愿组织中的社会资本,又是志愿组织治理本身;治理适应于多元社会主体组成的志愿者组织的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三者关联的研究有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条件下,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既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迎来新的挑战,如何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将是今后高校建设所考虑的重点。而做好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工作,是做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内涵开始阐述,分析了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特点以及作用,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陈忠浓 《科教文汇》2010,(10):15-16
本文介绍了高校青年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的内容,并针对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延伸这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青年志愿者行动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高校青年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的内容,并针对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延伸这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青年志愿者行动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及行动的特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蕾 《学会》2010,(2):19-23
我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得到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大学生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文化素质,逐渐成为青年志愿者中的主体力量。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有着不同于其他志愿者组织的特征,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志愿者组织及志愿活动进行调查,展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现状、自身特点,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以其内容的广泛性、多样性为学科交叉、吏理渗透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巩固和提高,激发他们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尽管如此,目前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现代职业教育管理背景下职业院校志愿者行动的发展条件,结合新时期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机遇、挑战和问题实际,提出职业院校志愿者工作总体发展思路,探索上海商学院志愿者行动管理体制,为上海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参与城市社会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稳步前进,我国大学生志愿者事业方兴未艾。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迅速发展壮大,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日益规范化,大学生志愿者在自我激励、社会责任感、素质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收获,成为国际志愿者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大学生志愿者还是存在主动性薄弱、相关保障机制建设不足、缺乏培训及宣传等问题。从以上问题着手,增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建设,不断改进,积极促进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成长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文化高速发展,志愿者的身影在多地、多行业出现,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多地的志愿者行动中,志愿者表现出自发性、无偿性、自我贡献性,同时志愿者活动也暴露出我国志愿者管理的不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志愿者管理缺乏国家相关制度,社会组织缺乏完善的管理条例.本文从国内志愿者行动出发,在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管理等方面,以社会工作角度分析志愿者管理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促进志愿者管理,推动志愿者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观念,促进志愿者平等参与社会、全面提升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高校不断扩招,这使得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社会提供的岗位有限,这也就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文章讲述了志愿者服务与就业的关系,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就业的影响,从而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提升自身素质,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2.
志愿者服务是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先进产物,满足了人们想要对他人以及社会表达责任感的愿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更是成为其中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本文尝试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分析福建江夏学院博爱协会的志愿者动员机制,通过分析博爱协会与志愿者的社会交换过程,了解志愿者社团的运行机制和动员机制的物质基础,探讨志愿者参与服务的起因、目的以及坚持的动力,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服务活动,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也为其他同类志愿者组织提供志愿者动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薛暖珠  蓝韶清 《科教文汇》2014,(20):220-22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博事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建设成为博物馆一项重要的工作。高校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界中特殊一族,它们隶属高校的背景特点为其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本文探讨了高校博物馆发掘大学生人力资源、发展博物馆志愿队伍的意义,并结合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实际,交流了开展志愿者工作的经验和建设志愿者队伍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了解影响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非常重要.在对6643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基础上,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性别因素、对气候变化了解和关注程度、对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的认知程度、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认知程度对大学生行动意愿有显著影响.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宣传,加强大学生特别是男大学生对于气候变化的了解与关注,提升对于气候变化影响认知、国际社会应对行动认知程度,进而提高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  相似文献   

15.
依据笔者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工作实践,阐明了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内容,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作用,提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德育工作急需进一步的创新和丰富,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正好为高校德育工作创建了一个难得的平台和机会.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十多年志愿者工作成效的研究分析,探讨出我国高校志愿者活动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赵挺 《学会》2012,(11):3-8
志愿行动能否进入世博会是一个理论问题。志愿者、志愿性组织以及志愿行动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公共性。纵观世博会发展史,其理念由商业性向公共性逐渐转变,这与志愿行动的理念不谋而合。由此,公共性成为现代世博会与志愿行动的契合点,为志愿者进入世博会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撑。中国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表明城市是围绕人类本身的生活而存在和彰显其价值的,其公共性的追求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8.
王雅  王丽岩  蔡明 《科教文汇》2021,(10):33-34
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当代发展的潮流,志愿服务是新的社会风尚。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志愿精神的积极思想引导下,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践载体。医学院校通过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医+X”志愿服务培育模块、二级学院志愿服务培育基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创评,培养医学生仁爱之心、奉献意识,锤炼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深化认识、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拓展形式等途径,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政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的志愿者服务体系逐渐壮大,其主体为当代的大学生。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就代表着志愿者队伍的水平。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的志愿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当代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现状。旨在强调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此外,展现良好的服务也能够加快"中国梦"的实现速度。  相似文献   

20.
张恒波 《科教文汇》2011,(30):181-182
我国青年志愿者自1993年成立以来,为社会作出了许多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公安部、教育部等13部门发布了中国消防志愿者行动实施意见。因此,结合高校消防安全实际情况,研究高校消防志愿者队伍的建队程序、服务内容、组织形式、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