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2,(2):163-163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是中国科学院在陕西的派出机构,代院管理和组织协调在陕西地区的5个研究单位。50年代到60年代,中科院就在西安设立过西北分院和陕西分院,1970年中科院各大区分院撤销。1978年9月,经陕西省报告获国务院批准,于同年11月设立西安分院。1978年4 月,陕西省科学院成立,经陕西省与中科院商定,西安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合署办公,一套机构,两块牌子,院址设在西安市小寨东路。  相似文献   

2.
成都分院是我院在西南地区设立的综合性分院,经过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的调整,成都地区除分院机关外共有七个院属单位———光电技术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成都有机化学公司、四川信息技术公司、成都唯实仪器公司。分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根据知识创新工程的要求和综合性分院自身的特点,确定“整合院属成都地区各单位力量,发挥成都分院整体综合优势,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的发展思路。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中,分院紧紧依靠院地合作这个大平台,按照国家实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在上海的科研机构,是在接管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在沪的9个机构的基础上,经过调整、扩充和新建,逐步发展壮大起来。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成立,即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1958年10月成立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1963年10月改为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1970年7月分院撤销,直至1977年11月重新恢复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建制。上海地区科研机构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1956年,科学院在全院范围内进行研究机构的调整和扩充,先后在上海扩建、新建了11个研究所;第二阶段从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14,(4):44-44
<正>四川省科技厅刘东厅长会见了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党组书记王学定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充分发挥中科院强大的科技优势,丰富的人才队伍、创新平台和科研成果,提高我省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科分院党组书记王学定对科技厅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科分院的工作表示感谢。指出省院合作在中科院和四川,  相似文献   

5.
兰州分院是中国科学院建院最早的分院之一。1953年冬,由中国科学院和原西北局决定并经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1958年“西北分院筹委会”改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并全面开展了建所工作。目前,兰州分院在兰州、西宁两地代院管理10个独立机构,即: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兰州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3,(18):30-30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和攀枝花科技局在成都组织专家,对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承担的攀枝花市-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孵化资金项目,“环保型水性木器漆的研制”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 该研究成功完成了一种木器用水性底漆树脂和两种水性面漆树脂的制备技术,其中聚氨酯-  相似文献   

7.
1983年4月23—28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综合科学考察1983年度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考察队部分队员和参加该区考察研究工作的院内外有关研究所、大专院校、生产部门、新闻、出版等单位的代表以及四川省有关部门和成都,昆明分院的代表,共计170余人。 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省政协主席杨超、副省长何郝矩等领导同志到会听取了本考察队  相似文献   

8.
崔鹏  秦保芳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6):451-453,486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成都山地所),是为加强西南“三线”建设、实现中国科学院在全国资源环境领域研究机构合理布局,于1966年成立的。数年前在中国科学院一年一度的研究所总体评价中,一直位列C类。曾一度举步维艰,在几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山地人”精神,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迎着困难上,使科研工作出现转机,整体面貌有所改观,并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奖励。如今,通过结构调整和机制创新的成都山地所三年迈出三大步,1999年被评为B级,2000年和2001…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3,(4):369-373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于1956年开始筹建,1960年正式成立.先后建立了生物研究室、化学研究室、地理研究组、地质研究组、人造卫星观测站和图书馆.1958年增设了土壤研究室.1960年后研究机构有了较大发展,建立了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综合研究所和地质地理研究所,并有社会科学方面的八个研究所.1972年新疆分院撤销,所属研究机构划归自治区科委领导.197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经过调整,设立了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地理研究所、新疆化学研究所及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1987年改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14(4):291-293
介绍了南京分院组织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的力量,在与江苏省开展科技合作,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的措施、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7):828-829
<正>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成果简介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科技合作处围绕中国科学院重大战略部署和辽鲁两省重大科技需求,把"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服务研究所创新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服务研究所"四类机构"建设、引领地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构建转移转化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的逻辑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中科院开始对所属研究所进行系统评价,1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根据各研究所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不断完善和调整评价方法.从评价逻辑模型来看,中科院研究所评价大致可分为定量排名的逻辑模型和多信号决策的逻辑模型.结合中科院研究所评价实践对这两大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中科院未来可能的关键指标标杆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兰州分院组织兰州地区中科院所属各研究所(中心)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与甘肃省张掖地区合作共建的认识与措施,以及进一步扩大合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4):308-308
依托单位: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然气转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为依托单位,联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化工部成达化学工程公司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天然气研究所共同组建的。将建成科、工、贸一体化的新型科研实体。主要技术方向与内容: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以高选择性转化为手段,解决天然气化工工程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重点进行天然气自热式转化造气节能新工艺研究,变压吸附(PSA)分离新工艺研究,合成气制含氧化合物、合成气经二甲醚制低碳烯烃、合成气制液体燃料等3大化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1958年应国家开发西北地区急需,组建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开始对我国西部高山冰川和多年冻土进行考察,1962年调整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冰川冻土研究室,1965年与原治沙队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1978年冰川冻土部分单独建所,改称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该所是我国唯一的以高山、高原和北方寒区冰川、积雪与冻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6.
中科院沈阳分院是中国科学院机关的派出机构,协助管理中科院在辽宁省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科院根据国家“三线”建设的需要和地学研究力量的区域配置,决定在成都建立山地灾害与环境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尔后定名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在40年的漫长道路上,尤其是中科院体制改革和知识创新工程的逐步实施,为我所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强劲的发展势头。2002年4月整体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2006年初又步入创新三期的行列。地处西南一隅的成都山地所,已成为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影响的科研机构。一重点突出的学科优势我所经过学科凝练,明确瞄准国际山地科学发展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2003年11月28日正式批准成立,是中科院生命科学基础类研究所。目前研究所的科研、支撑、管理人员共计184人,中科院院士1人,中研院院士1人。研究员15人,其中百人计划7人。现有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计197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始建于1958年.1961年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合并为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1969年12月撤销,将院在广州地区和武汉地区的科研单位分别下放给广东省和湖北省管理.1978年5月,中国科学院从广东省科学院当时管理的科研机构中划出6个单位,连同正在筹建的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归属中国科学院建制,复建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由原中科院所属的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和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四个机构于2006年3月整合组成。该馆立足我院,面向全国,是支撑科技自主创新、服务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学文化传播的国家级科技文献情报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