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注重诵读,明确诵读内涵说到"诵读"一词,那就不得不提古人读文章的情形,我们看到电视里的情形都是古人手拿一本书,然后开始摇头晃脑地读,而且要有情感,吐字要有力度。读书似乎就要像古人那样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文章的喜爱。从他们读书的形式、神态,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诵读,就是要声音洪亮,富有感情,抑扬顿挫地读一篇文章,往往在无形中将那些美丽的文字印于心上,存于脑海。其实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于诵读始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时至今日,也是自己摸索着去理解  相似文献   

2.
诗歌这样一种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艺术形式,以它或是委婉或是激情的抒情方式,或是言志或是倾诉的表达内容,点亮了中国文学的星空。《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诵读:"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世人常以此诗为例,谈他的性灵,轻盈,谈他的诗句的整觞。音节的和谐,以为它"无疑是他诗歌创作中最璀璨的一  相似文献   

3.
古诗是中华悠久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一种经典文化,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教学要"四有":诵读要有要求、理解要有策略、探究要有深度、体验要有文化,这样才能提升古诗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就语文教学而言,动机的增强,兴趣的激发,情感的体验,意志品质的养成,都不是"填鸭式"、"贴标签"等呆板的教学方法所能奏效的。它必定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双边活动,在潜移默化逐渐中完成。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教育应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勤于诵读多彩的文字"听老师诵读"是培养低年级孩子阅读的一种简单方式,我在实践中发现"听老师诵读"对于提高低年级  相似文献   

5.
如果没有"错误",那就不是课堂。面对"错误",教师要用心去寻找和发现语文课上"错误背后的风景":也许是一处语言表达,也许是一种情感熏陶,也许是一个价值引领;或者渗透方法点拨,或者蕴含观点启蒙,或者关乎人文关怀。教师要适时、合理、有机、无痕地把握好每一处"大错小误",以自己的宽容与智慧点染"另一种"语文味的美丽风景。  相似文献   

6.
诵读的意义     
当下,有不少人,甚至是倡导诵读的人,对诵读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背诵"的层面,固然,诵读与背诵联系紧密,正所谓"熟读成诵";但如果对于诵读的理解仅仅停留于背诵,自然就易将其与"死记硬背"联系起来,而一旦与死记硬背相联系,就很难不被否定。这是近百年来不少人对于"诵读"的认知。正是这一认知,使得"诵读"这一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一度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其实,问题哪会这么简单,又怎能如此简单地否定了诵读?  相似文献   

7.
<正>诵读是一种朗读方式,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朗读。一般的朗读和诵读都要求声音响亮,发音准确有韵味,但诵读更侧重韵味。古人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这里的声高,不仅指声音的响亮,也指要读准、读出韵味来。一般的朗读,特别是表演性的朗读,既要求带着感情读,也要求读出感情来,但侧重于带着感情读。而诵读虽然也可以作为一种表演形式,但更侧重于读出感情来。这是因为诵读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抑扬顿挫的吟咏,可逐渐悟出文章的内容、感  相似文献   

8.
唱歌时,不同的歌曲要求不同的发声方法,这对幼儿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常常借助情景法,帮助幼儿学习用适宜的发声方法唱歌。当幼儿学习用柔吐音唱抒情优美的歌曲时,我常使用语言性情境法。如在幼儿学唱《小鱼的梦》时,我充满感情地对幼儿说:"小鱼要睡觉了,我们的声音是轻轻的,千万别吵醒它,让它做个美丽的梦。"其实就是要求幼儿:吸要深,呼要匀;声音平静、柔和、圆  相似文献   

9.
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语文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积累,诵读则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叶先生的意见不但是经验之谈,也是义理之说,道出了语文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关注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如此重要,因此朗读的功能与方法也就成为值得我们  相似文献   

10.
周海娟 《成才之路》2014,(23):16-16
正实行高中教学新课改后,课本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更好适应课改。基于以上情况,我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探究。下面是我对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做的一些改变,我大胆采用新课改中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这里的合作既有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也有学生之间的合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教学。一、诵读诵读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学方法,文言文教学尤其要加强诵读训练,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重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在细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关于诗歌教学的目标要求后,提取了"诵读诗文""把握诗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四个关键词,尝试用"四读"的方法,力求让古诗学习有意思,有意蕴,有趣味,有价值。一、诵读:读出韵味1.什么是"诵读"?"诵读"是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课标"在第三学段教学要求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语调、韵律和节奏都属于"诵读"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洪静 《教师》2010,(25)
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它融入了诵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加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新课标指出: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可以说,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贯穿诗歌教学的全过程.以往,对诗歌教学总是以条分缕析的解读,分割式的探究来破坏诗歌的美感,这是不可取的.朱自清说:"新诗不要唱,不要吟,它的生命在诵读,它得生活在诵读里."朱光潜先生曾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诵诗时就要把这种意象、音乐和情趣在声调中传出.这种功夫实在是创造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诵读法的内涵和特点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阐明了诵读的重要价值。熟读而成诵,故曰诵读。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在古代曾被赋予熟读精思、口诵心惟的精髓,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个教学环节,还是一种能力素养。今天我们不仅要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还要有所创新。最初诵读教学法运用于语文教学只是从其帮助记忆、培养语感的功能出发。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诵读是指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有感情地读书,诵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读课本上的文章,也包括读课外的文章。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诵读不是可有可无,绝不可放任自由,诵读教学抓不好就会影响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诵读是一门学问,它是有讲究的。一、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诵读不只是读,更重要的是动脑思考。只动口而不去思考叫"死读",但只思考而不动口叫"空想"。所以,只有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诵读的效果。例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十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本是生活中常见  相似文献   

15.
诵读是一种自古就有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宋代的朱熹认为“诵读”为“真道学第一义”。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朱自清先生也曾指出:“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了解和写作的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由此可见,诵读法是学习文言文的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培养学生的诵读热情,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诵读目的。这些选在教材之中的文言文,可以说是我国千百年来文化沉淀中的精髓。学生要体味几百年乃至几千年以前人的情感,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是…  相似文献   

16.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积累,感知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阅读提出的新要求。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是为了抒情。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应该在"景"与"情"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诵读的过程是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言语的过程,是语言内化的过程,也是情感、思想、文化的积淀过程。诵读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语言养料,并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自动地转化为语文能力。目前语文诵读教学的现状堪忧,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目标迷失。《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进一步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概括了"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并对诵读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诵读要求往往被淡化甚至取消,目标的迷失使我们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急功近利的迷途。二是主体迷失。教师在课堂上分析得太细,忽略了诵读,课堂上诵读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世界所有文字中很独特的一种,它由图形、符号演变而来,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探索,特别是名家的不断创造,使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还是一种书法艺术。潇洒清秀的王体,法度严整的欧体,端庄雄伟的颜体,骨力遒劲的柳体……至今闪烁着耀眼的光彩。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来说,写好汉字是一门必修课。为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了实现"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的课程目标,我们积极参与了重点课题"诵读、写  相似文献   

19.
张海珍 《甘肃教育》2014,(21):99-99
正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注重诵读语文教学中,诵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通过诵读不但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积累了词汇,纠正了字音,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文教学更要重视诵读。诵读方式有:老师示范朗读,学生齐读,师生共同读,学生个别读,听多媒体朗读。诵读时要求:读准字音、句读,不加字,不减字,不回读,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朱熹说:"学者观书,务必读得字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一个人有了喜事,便愿意告诉别人,与别人分享;一个人有了悲哀,便希望向人诉说,要有人为之分担。可见,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内在的抒情要求。把这种内在的抒情要求用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叫做情感传达。写作,本质上是一种传情达意的活动。“在心为志,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