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价付出是社会进步的手段和中介,它既带有客观必然性,又有主观人为性;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也同样面临着客观必然性与主观人为性代价的付出;我们的目的在于建构正确的代价意识,理顺西部大开发与代价付出的辩证关系,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西部地区最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不当教育行为对儿童的发展具有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有两种类型:一种源于教育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固有矛盾,它迫使儿童为自己的成长付出必须付出的代价;另一种源于不当的教育管理和教育行为.它迫使儿童付出不应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不当教育行为对儿童的发展具有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有两种类型:一种源于教育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固有矛盾,它迫使儿童为自己的成长付出必须付出的代价;另一种源于不当的教育管理和教育行为,它迫使儿童付出不应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关于教育决策的代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育主导价值论的角度来看,选择某种教育主导价值,就意味着其他某种价值的损失,使之成为教育代价。但从教育代价的视角而言,科学合理的教育决策,目的不是为了消除代价,而是为了能够尽量避免或减少教育的代价。教育决策对于代价的估价不仅要看代价付出的多少,更要看付出代价后的收益的大小。科学的教育决策应当确立合理的代价意识,掌握正确的教育代价的付出原则,并注重合理的代价补偿。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在国际合作交流、教师出国培训、本土留学和跨境教育消费以及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等方面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同时,正处于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双流失、教育主权中的文化侵蚀和境外教育消费各种不确定因素等风险集中爆发期。了解和正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及为此付出的高昂代价,努力使我国高等教育回归理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6.
法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们普遍的法律信仰。当前在人们普遍认可法治的重要性的同时,又可能会盲目地走入另一误区,即将法律当作医治社会百病的良方,幻想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法治,这种思想倾向会成为培养人们法律信仰的一个严重的障碍性因素。因此,向教育对象灌输“法治是需要代价的”这一思想,是法治教育中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7.
课程观与教育代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立志 《教育科学》2002,18(4):31-33
从教育代价的视角可以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个理性的尺度,不同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改革会引发不同的教育代价:学科中心的课程观注意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但却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儿童中心的课程观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但却丧失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人本主义的课程观强调了个人的情意,但却往往会导致人的认知发展的落后,不能达到其所追求的学生的“自我实现”;社会再造社会的课程观所付出的最大的教育代价其课程主张在教育实践中不能很好地达到实施。教育代价的研究有助于理性地制定课程目标、合理地选择课程内容、科学地进行课程组织。  相似文献   

8.
教育平等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是“人人平等”理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绝对的教育平等是不存在的。现实中对教育平等的追求离不开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离不开教育代价的付出,离不开对平等与效益的权衡。因此,我们应当联系社会发展水平、教育代价和教育效益来理性理解和推进教育平等,达到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状态,促进教育平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理性是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指与感性、冲动等不假思考的行为相对的行为模式,一方面指这种模式之中包含的某种行动原则。资本主义理性不仅指一种思维模式,更包含一系列理性原则,主要包括社会达尔文主义、追求财富最大化和传统经济学偏好假设等。理性的困境在于,理性思维的模式化教条容易产生惯性思维,缺乏批判性思维;人无法不带任何感性心理活动作出决策和行动。资本主义理性的困境在于,它的偏好前提假设不符合实际生活;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追求财富最大化原则被证明是有矛盾的。  相似文献   

10.
朱丽 《教育科学》2007,23(4):10-14
教育改革代价的付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其分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教育公正是基本的社会公正之一,因而教育改革代价的公正分配必然关系到社会公正问题.教育改革代价的分配不同于物质财富的分配,有其自身的分配逻辑.对教育改革所产生的必然代价应进行合理、公正的分配,其分配应遵循差别原则、应得原则和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11.
教育决策的代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的教育决策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反之则会使教育付出沉重的代价。反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教育决策中的利与弊可以印征,教育决策必须遵循科学性和果断性的原则。惟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适应加入WTO后应对挑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西方理性追求的是普遍性的形式理性、工具理性,它导致了西方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东方儒家理性追求实质内容,提出适度原则,它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后现代教育反对现代教育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和普遍性原则,这些都是由形式理性、工具理性的极权地位所致。此时,作为形式理性、工具理性对立面的儒家实质理性对教育的意义再次在后现代教育中彰显。后现代教育随东西理性的融合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魔笛     
大多数人的不幸,都在于不恰当估量了各种事物的价值,并为各自的魔笛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代价论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何创新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是为高等教育发展所做出的牺牲,在本质上代价与价值相关。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终极关怀,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代价主要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中的代价。在把握代价的成因、类型的基础上,我们应树立代价意识,科学决策,精心组织,力争把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代价降至最低,以最小的代价付出换取最大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5.
任何社会发展都无法拒斥代价的付出,高职教育自然概莫能外。然而,愈发凸显的发展代价已然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深入变革,能否有效地控制代价的付出左右着高职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从代价论的视角切入,探究高职院校发展的代价问题便具有显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代价表现、根源进行了梳理,并就代价的规避和补偿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变革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须经不断革新才能臻于至善。然而教育改革并不等于除旧布新,尤忌只求改变现状、迎合社会求变求新心理的教育改革。因为任何改革总要付出相当的社会代价,不能为了变革而变革。教育改革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应以渐进和理性的观点来理解和对待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7.
振兴经济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书。虽然是老师的工作,但育人才是根本。当教师应当既能教书,又能育人。做老师的都有这样体会,那就是:教书育人的确不容易。有的老师说:“为了教育学生,我已经尽职尽责了,甚至为此付出了不少代价。但就是教不好。”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但我认为主要是教育方法问题。我觉得,要教育好学生单有责任和干劲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教育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育经验,谈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米歇尔在芝加哥南部长大,她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付出了很大代价。  相似文献   

19.
程磊  刘倩 《文教资料》2007,39(19):116-117
民主是一个伟大又开放的概念,它的伟大是因为它从来都为了人类的利益与幸福;它的开放意味着承认自身的不完美,但是更意味着不断在完善、进步。民主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同其它政治与生活的概念一样,是人类通过艰辛的努力,付出巨大的代价得到的。纵观美国民主发展史,充满暴力、血腥,如此大的代价才换来了如今美国所谓的民主的社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发展民主,总要付出代价。如今的中国不会付出那种残酷的代价,但是在转变思想过程中仍然是需要付出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代价的付出。公平问题、知识弱化、理性精神和传统做法的丢弃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课程理论的杂糅化综合逻辑、课程内容的含糊以及课程实践者个人的主观失误都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树立语文课程代价意识,把代价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和加强语文课程实践的反馈与调整等措施也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