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中提到“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教师是否能在教学中正确地疏导,巧妙地引导,积极地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的过程。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是提高写作能力最重要的健康心理素质。可是如何激发学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它是以弘扬人的本性为特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要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直接影响着工作过程和结果。孔子曰:"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作文是一个感知生活、抒发感情  相似文献   

3.
一、作文教学方面1.培养兴趣,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主要的内驱力。所以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培养其兴趣,激发写作欲望,活跃写作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对作文的命题、体裁、立意等方面放宽要求,可让学生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鼓励学生打破思想禁区,真正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样,学生自然会乐于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手写我口,我笔录我心”。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写作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也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是生活的小主人,忽略了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结果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扼杀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及实践欲望,从而抑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要想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让学生乐写、会写、善写。一、激发学生自主作文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是学生自主作文的良好开端。我们要从研究学生心理入手,…  相似文献   

5.
刘婷 《考试周刊》2013,(27):48-48
<正>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教师教学时感到无从下手,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呢?以下是我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一、激发写作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知识如此,习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关键在"好"和"乐"二字上下工夫。"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如果教师能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则作文教学就已成功了一半。因此,要让学生有  相似文献   

6.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一次作文的终结,又是下一次作文的开始。如果老师不认真批改作文,马马虎虎地撰写评语,甚至仅仅打一个分数了事,那么这种评改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而让学生真正喜爱作文.我认为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写出生动的文章,不断提高自身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与学生面前的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已渐渐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勇于探索,找到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谈谈现今高中作文教学的改革措施。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作为语文教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反思,我初步总结了三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对成事的重要。要提高作文能力,首先得激发学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而为了应付考试、得高分、迎合阅卷老师进行的所谓“作文训练”,更是使学生作文成了千篇一律的“新八股”,缺乏生命的灵动和鲜活色彩。这种现状实在让人担忧。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中能从语言、内容、思想、形式等多方面有所创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兴趣、感悟真情、丰富积累、张扬个性”这四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究。一、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首先必须引导学生把心灵的触角伸向…  相似文献   

10.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作文教学的生命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需要与冲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作文,不仅走出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定调子,学生填格子”的写作困境,更重要的是通过人与网络之间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实践证明,依托现代教育媒体构建作文教学平台是可行的,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相似文献   

12.
赵玉花 《成才之路》2013,(18):22-22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头戏,但由于学生的见识少,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非常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文就失去了兴趣。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没有了兴趣,就更不用说写出好文章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推陈出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他们创设喜爱写作的平台,来充分施展他们的写作才华。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李勇平 《现代语文》2007,(4):120-120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头戏。然而,目前作文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教师只注重技巧方面的指导,而忽视兴趣热情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的问题。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迅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作文教学的生命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需要与冲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5.
议论文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它,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反复训练”的尝试,收到一定效果。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探究某种事物的积极性和对从事某种活动的爱好倾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动力。基于这种认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便成为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兴趣的: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文写作是学生的一个大难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关键。“课标”强调: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为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保护学生创作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有以下几个看法。  相似文献   

17.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作文作为学生书面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教学方法及策略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谈一些个人的体会和方法。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古语云:"好学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学好各门功课、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技能。把心理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利用心理效应可以激发写作兴趣,叩开学生的心扉,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若能"乐之",在作文时便能事半功倍。那么如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作文,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感到非常头疼。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创造性活动。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获得知识的重要性。作文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对此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浅显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充满热情。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在作文方面兴趣较差,每次作文都被动地应付,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才会积极思维,循序渐进地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