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语言自我是外语学习者在母语习得体验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并且具有保护性能的一种心理障碍,语言自我是否具有灵活性是学好外语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母语的正规学习也是处于起步阶段,母语具有的保护性心理尚未建立起来,语言自我灵活性高,接受和学习性的语言能力强,此时学习新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语言自我是外语学习者在母语习得体验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并且具有保护性能的一种心理障碍,语言自我是否具有灵活性是学好外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姜旭 《文教资料》2013,(27):159-160
外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用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完全外语思维能力条件有限,母语思维根深蒂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外语学习.本文把“外语思维”与“母语思维”联系起来,通过对“外语思维”与“母语思维”的互构式研究,寻找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有效利用母语的优势对于帮助和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该层次学生的母语优势远远大于英语。本文着重分析"全英语教学"和"英语为主、适时适量辅以母语汉语"这两种方法,论证了全英语教学对该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能产生的弊端。文章从语法理论上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指出掌握母语的语言规律对于外语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并提出大学阶段英语教学中有机运用母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艳  李桔元 《教学研究》2007,(2):143-146
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排斥母语.本文从理论上探讨母语对外语学习(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①语言具有共性;②母语认知是外语学习的基础;③母语可促进可理解输入;④母语可促进学习者的积极情感.最后文章指出外语课堂上适当利用母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国内本科外语少数语种专业毕业论文一般都是"按要求"用外语撰写。因大学少数语种专业都是零起点学习,学术性毕业论文用外语撰写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很难起到语言训练的作用,反而具有相当的弊端,影响了毕业论文写作训练综合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初衷。因此建议应允许用母语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7.
"语言,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从本质上说都是靠自己学会的,而不是他人教会的。"课程标准倡导的"授人以渔",教师应该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8.
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是创设语言环境.由此学习母语显得自然、轻松,学习外语亦如此.但不可能让学生都出国留学以感受外语环境.那么,我们只有充分发掘身边的资源,尽量给学生学习外语创设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英语学习的过程和母语习得有很多相同点,但也有不同之处,借鉴母语习得规律是促进英语教学的重要举措.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低年级强调先听后说,加大语言信息输入;降低语言反馈给学生造成的焦虑,充分利用母语习得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一、"夹生饭"是如何出锅的?   "学英语从娃娃抓起".不错,学习语言年龄越小越容易,因为儿童的母语尚未发展成熟,学习外语时母语干扰比较小.同时,儿童发音器官运动灵活性比较强,容易适应另外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其次,儿童心理单纯,只要正确引导和教育,可能在外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外语教学与外语习得研究方面,母语迁移(Native language transfer)现象越来越引起语言学家们的重视.由于各种语言的共性与个性造成了外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现象,并对外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以来,许多外语界的同行不断强调"外语思维",极力否认或排斥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这实际上是对母语迁移现象这一客观事实的忽视.因此,本文拟就母语迁移对英语教学及其对学生影响的实例加以分析,旨在找出克服母语迁移现象负面影响的途径,使英语教学和英语习得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语言学界在非母语的掌握方面的两个概念"非母语的学习"和"非母语的习得"进行分析,得出"习得度"这一概念。提出应把提高"习得度"作为非母语学习的目标,以此指导外语教材编写、外语教学和水平测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金丹 《考试周刊》2011,(58):96-9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反映在其语言的各个层面。具体到词汇层面,会出现由于母语词汇和第二外语词汇表达意义不对等而造成交际上的障碍。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倾向于将母语词汇与相对应的外语词汇一一对等起来.忽略了蕴含在词汇中的社会文化因素.使得他们在实际中无法有效地运用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4.
李鹏然 《考试周刊》2010,(37):97-98
本文借助母语习得理论分析得出母语中也存在错误纠正信息,错误纠正信息有助于母语的习得,同时将错误纠正信息应用于外语学习,也会对外语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要注意适时适度,以保护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母语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地道的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由于学生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认知心理表征训练,所以在用英语表达意思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母语的影响。外语学习中母语习惯和知识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也就是母语迁移,是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普遍关注并有争议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得  相似文献   

16.
二语是指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而二语习得就是习得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根据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母语只对外语学习具有负迁移(干扰)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点逐渐变得片面化,不能反映出语言学习的本质。基于此,以语言普遍性理论、早期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和学生自身学习经验为基础,全面介绍语言迁移以及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以期促进业界充分认识母语对二语学习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并通过积极地开展母语与外语的双语教学,发挥出母语最大限度的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是建立在说话基础上的,即先产生口头语言,再由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必须先从说话训练开始,  相似文献   

18.
祝辉 《考试周刊》2011,(13):144-145
有人说过,"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媒介和工具。人类借助语言进行无限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如果外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培养学生使用外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就难以使他们掌握地道的外语和外语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王文倩 《考试周刊》2009,(17):187-187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教师应从准确简洁、直观形象、抑扬顿挫、幽默谐趣、动思激情的教学用语入手,让课堂"活"起来,"美"起来。  相似文献   

20.
论母语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观点认为,母语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但新近的研究表明,母语在外语学习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母语教育是丰富学生语言知识库的最为便捷的途径。”这是因为,文化知识可以在语言间迁移。经验研究还进一步显示,母语在外语教学的四个层面(即以意义为核心的输入性教学、以意义为核心的输出性教学、以语言为核心的教学和语言流利教学),都可以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