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镇西:李老师,那天我接到你班一个家长的举报电话。李勇军:啊?家长"举报"我什么?李镇西:呵呵,你别紧张,这是你今天送毕业的初三学生的家长。她说,我的孩子三年来在李老师班上感到很幸福,因为李老师非常优秀,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特别关心学生。这位家长说她非常感谢李勇军老师。  相似文献   

2.
张叶生 《辅导员》2010,(19):10-11
就要发放暑假家长通知书了,上面有班主任对每位同学一年来的综合评价分,还有一份"安全责任书",要求开学家长签字后学生带回。布置完这些事情,我和平常一样走出了教室时,可身后却跟了一个腼腆的小女孩。我很奇怪,就问她:"王君,有什么事吗?"她极其慌张,有点难为情地看着我,声音极小极小地说:"老师,您能借我1分吗?"我听了,先是一懵,"我给你的分数少吗?你在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3.
"蒋老师回来了,蒋老师回来了."一个慢一点进教室的学生见我走上楼梯,他高兴地冲进教室对同学们喊着.当我带着一脸歉意走进教室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蒋老师,我们很想您!祝您幸福!我们感觉您很久没有给我们上数学课了."我看到那一副副纯真的笑脸、  相似文献   

4.
正学生这样说刘嘉琪:"我最喜欢的老师是音乐黄老师,我的乐感不好,但老师会一点一点地教我学唱,直到现在,我的乐感比以前强多了,这多亏有了黄老师的帮助呀!"柏嘉豪:"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最美、最快乐的生活,我喜欢你我的黄老师。"李宇卓:"我最喜爱的老师是黄老师,她每天带着我们排练,每天都要给家长发短信,为的是让家长知道我们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在排练的时候,黄老师看见我们非常累,就给我们买了非常多的小零食,让我们吃一小点饭。在黄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学校的管乐团得了第一名,多么好的老师啊!"  相似文献   

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陶行知曾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从我自身经历以及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我认为学好一门学科,其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现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浅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关注学生预习兴趣,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创设多样性预习作业.  相似文献   

6.
张翠萍 《宁夏教育》2011,(10):66-66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通讯手段的发达,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变得便捷起来,"家访"慢慢被人淡忘,"请家长"却在校园逐渐流行起来。教室里、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训斥学生:"如果你再这个样子,就请你把家长叫来,如果家长叫不来,你就别想上课……""请家长"到学校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论事情大小,动辄就把家长请来,我认为很不妥。"请家长"要慎重,不能随便拿这个来威胁学生,否则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7.
一次课间,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复习的时候,你别叫我们归纳总结,给我们时间背就可以了。" 听了她的话,我就坐在她身边:"孩子们,给你们讲一个我上中学时归纳学习方法的实例,你们听听怎么样?"学生们一听是老师过去的事情,一下子就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我。  相似文献   

8.
M老师是名师,德高望重,却又平易近人,六七十岁还活跃在一线。有一次听完课,那位上课的年轻教师追出来,很热情地请她对课提些意见。M老师笑着说:"你的课上得很精彩,要说建议嘛,我觉得再多些爱就好了。"年轻老师有些迷忙,奇怪地追问:"我对学生很好的呀,你看他们都喜欢我的。我本身性格外向,上学期学生测评我得分最高呢。"M老师笑着不答,只是示意跟她到教室去谈。到了教室,M老师走上讲台,拿起黑板擦说:"桌上有灰不能对着学生吹,可以跑过去朝自己这边吹,或者找湿抹布擦掉。"  相似文献   

9.
上个学期我开始给四年级一个班上课。之前,就听说班上有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可就是懒,非要逼着赶着才肯写作业。果然,我的第一次作业只有一个人没完成,这个学生就是她。我轻轻问她:"你欠作业,想给老师一个不好的印象吗?"她轻轻摇了摇头,后来总算在我的督促下补上了作业。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次画饼干的活动中,一位男孩只在画纸上画了许多方形,一块饼也没画.当老师走过来时,他连忙把画捂住,很明显知道自己"画得不好".而坐在旁边的女孩立刻告诉老师:"他不会画饼干,他什么都不会."如果此时老师只一味地鼓励"你画得很好嘛……"作用并不大,说不定会让他更难堪.所幸老师是位懂心理的老师,她随意地说:"不会画饼干可以画别的东西,饼干罐子、包装袋……都能画呀!"听老师这么一说,男孩捂着的手放开了,他看着自己的画,有所发现地说:"这是罐子,用来装饼干."老师及时夸奖了他与别人不一样的想象,引来其他孩子一阵赞叹.  相似文献   

11.
徐永晨 《班主任》2012,(6):54-55
"咚咚咚",教室里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习惯性地说了声"请进",推开门的不是学生,而是小伟同学的家长。只见他怒气冲冲地说:"徐老师,你出来一下。"我心里一紧,出什么事了?看到家长的态度,估计问题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于是,我安排好学生上自习后,就去见家长。我还没开口,家长就生气地说:"你的班规合理吗?"我一愣,说道:"您说说,有什么地方不合理?"家长说:"中午小伟没有佩戴胸卡,被学生会查到了。听孩子说,你们班的班规规定,不带胸卡,每次要给班级每个学生买一个雪糕。这一算,最少得25元钱。"  相似文献   

12.
沙建华 《江苏教育》2014,(10):72-72
清晨到校,有学生主动找到我:"老师,对不起,昨晚发的《给家长的一封信》,我忘记给家长签字了。"对这样的孩子,我总是边抚摸着他的头,边嗔怪道:"都怪这个不长记性的小脑袋,看来今天我不和你玩儿了。"于是,孩子会伸出舌头,做个鬼脸溜走了。这时,我的同事会善意地提醒我:"对这种学生要态度严肃,不能心太软,因为这样下去会让他养成对你布置的任务持‘无所谓'的态度的。"  相似文献   

13.
1.案例回放
  2011年的暑假,我班的一个孩子,不跟家长打招呼出走了。她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打孩子的手机,要么不接要么关机,能找的地方都找过了。后来找到了我,叫我帮忙找一下。与孩子妈挂了电话后,我就立马打电话给这个孩子,出乎我的意外,我打了好多个电话,她也是没有接。于是我就给孩子发了一条短信:可怜天下父母心,回家吧!你妈妈都要哭了。大概过了两个小时差不多,孩子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老师,你放心,我会回家的。接到短信后,我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她妈妈,她妈妈听了后虽然放宽心了,但还很生气,在电话里说:"谢谢老师!回家后,再慢慢收拾她。"  相似文献   

14.
刘:李老师,最近遇到一个很令我头疼的家长。李:怎么回事儿?刘:学生沉溺网吧,这个家长很着急,但不知道如何引导,只好采用粗暴的方法……我觉得,孩子有问题在很大程度是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王晓燕 《班主任》2014,(10):36-36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都会留心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的好做法,并在家长会上把这些做法展示出来。因为一些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好做法,对其他家长来说很有借鉴意义。刚开学时,小芳的妈妈就对我说:"老师,有什么活你就让小芳去干,她会干。  相似文献   

16.
王同 《广西教育》2014,(12):49-50
正2010年5月,我带领我校考察团的孩子们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山景小学(Mount View Primary School)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其间,我对山景小学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校园安全在山景小学,家长可在课间自由进出教室。想到国内家长不得随意进入校园的规定及学生的安全问题,我困惑地询问该校教中文的李老师。李老师说:"墨尔本的校园很安全,极少发生安全事故。家长可以随时进入校园,如有非家长的外人进入校园,相应的值班老师会把情况汇报给学校。"他的回答只有寥寥数语,但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该校其实非常注重学生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日和毕业班的一位女生谈话,感触颇深。她问我:"李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下面的学生都不听他的,他心里会不会很难受?""那肯定的了。"我随口答道,同时心一揪,难道我在课堂上看到同学们认真听课的情景都是假象?  相似文献   

18.
“李老师是个40来岁的女老师,她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非常喜欢她。她的语文课上得特别好,生动活泼,传授知识准确无误,很能调动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就是在她的教导下从原来写不几句话出变为能写好几百字的文章的一个典型。李老师对学生很关心,经常找我们谈心,经常进行家访。她真是一位好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似的。”这段写老师的文章,用的全是一种概括介绍的语气,你能将其变为对李老师的客观具体的描写吗?也就是说,不用你这样介绍,让人物自行表演,让读者自己直接看看李老师是如何上课,如何关心同学的。将人物引上舞台,让其自行表演…  相似文献   

19.
并非戏言     
《师道》2014,(12):62-62
小学生给他妈打电话说道:"妈妈,感冒好点没?"他妈说:"好多了。"当妈的心想,这孩子还挺有爱的。突然他说了句:"好了,我们老师叫你去学校一趟。" 以前有女同学给我打电话,我妈:怎么有女的找你?现在有女同事给我打电话,我妈:快,快,找你的,是个女的。 打架被老师叫家长,我爸得知后立马风风火火赶到学校,二话不说就给我两巴掌,冲我吼道:"暴力能解决问题吗?"  相似文献   

20.
感动瞬间     
《班主任》2010,(3):61-62
杨一鸣:杨老师是我三、四年级的班主任。她是一个会鼓励学生、关心学生的老师,而且非常细心,很留意身边发生的点滴小事。我打心底里喜欢和敬佩她。而她在教我们最后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后写给我的批语,足以影响我一辈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