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时代内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们倾向于把弗罗斯特定位于区域诗人,这具有片面性。实际上,他是同他所处的时代同步的,他的诗歌中蕴涵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本文将其诗歌中主要的时代内涵作了简单梳理,并对其揭示这些时代内涵的艺术手法作了大体归纳,从而暴露了把他看作区域诗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概括这类诗歌常见的思想内容; 2.归纳此类诗歌经常出现的意象; 3.了解此类诗歌常见的考点. 教学过程: 一、概念阐释:以描写边塞的军旅征战为题材的诗歌.代表诗人有王吕龄、高适、李颀、岑参等.  相似文献   

3.
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社会习尚、士人心态、文化艺术、审美理想等都影响了李杜诗歌。从李杜诗歌在摄取现实,抒发感情、风格、审美特征等方面的同与异以及产生同异的原因的分析中说明李杜诗歌都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体现出盛唐诗歌的特点,并且都达到了那个时代诗歌的最高水平;李杜诗歌都不愧是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4.
杨志学 《红领巾》2005,(1):121-123
消费时代的来临使当代诗歌陷入难言之困境.诗歌的困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诗歌再度辉煌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会走向消亡.消费时代的诗人主要有坚守者、迎合者和推销者三种类型,其中第一种诗人在捍卫着诗歌的尊严和精神高度.为诗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需要政府部门、广大读者及媒体的理解与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中国诗人的底层书写中,王学忠是位对党和人民充满了深厚感情的业余诗人,他的诗歌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反映民生疾苦的人民性、跳动着时代脉搏的时代性和发自内心情感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白话新诗兴起于光辉的“五四”时代。诗歌革命是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次诗歌革命的兴起,既有社会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诗歌本身发展的原因。中国诗歌发展到“五四”前夜,必须进行重大的改革,这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一个有着光辉诗歌传统的国家。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有过极其光辉灿烂的时代,而且中国诗歌毫无愧色地曾经达到了世界文学和世界诗歌的高  相似文献   

7.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女诗人,有"白衣修女"之称。在其默默无闻的一生中,创作了1700多首诗歌,其中的500多首以死亡为主体,更多的诗歌主题关乎到爱情和永恒。本论文旨在对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进行解读,以寻求其理想的爱情,对死亡的超然认识以及所追求的超现实化的永恒。  相似文献   

8.
<正>诗歌鉴赏要了解作者,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历代文学大家,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风格。了解作者,知人论世,对诗歌的鉴赏是很有帮助的。作者是诗歌鉴赏的本源。一、看作者风格流派明了诗歌作者的风格流派,对诗歌的思想情感把握就有了便捷的途径,至少可以知道大致的方向。读到李贺诗歌应该想到他艺术形式上的鲜明创造性、独  相似文献   

9.
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虽然命题者多从诗歌的分类、表达技巧、抒情方式、风格流派以及“诗眼”等角度来考查,但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始终离不开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意趣的理解与掌握。2004年高考虽然有多套试卷,但诗歌鉴赏考查仍以意象、意境、意趣为要素。  相似文献   

10.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诗歌的艺术特色可用"秀"、 "雅"、"和"、"远"四字概括."秀",诗歌语言清新秀丽;"雅",诗歌娴雅不俗;"和",诗歌达到"天人合一";"远",诗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11.
费密,明末清初重要的遗民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由于时代和自身的因素.费密的诗歌在整体上表现出清疏健雅的诗歌风貌。这种风格形成与费密诗歌中意象体系的构建有很大的关系。在意象的色调上,费密喜欢青、白等冷色调,在意象的选择与体系构建上,费密诗歌表现出“清”、“疏”特色。  相似文献   

12.
伊沙诗歌中充斥着大量杂语。借鉴巴赫金的杂语理论分析伊沙诗歌的杂语性特征,有一定的合理性。伊沙诗歌的杂语性表现为各种时代、各种阶层、各种行业、各种文体等多种话语的共存。杂语在诗歌中并非松散无序地存在,而是相互激发、相互依托,形成"有意味的形式"。反讽、戏仿等是诗歌组织杂语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冯凌云 《中学文科》2007,(6):100-100
从《诗经》开始,我国古典诗歌成就辉煌,优秀诗人浩若繁星,诗人由于各自的生活时代不同,经历各异,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形成了各自诗歌的不同风格,例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苏轼的豪迈、清照的婉约……可以说,成熟的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了解古典诗歌常见的艺术风格,对我们鉴赏古诗有重要意义。古典诗歌常见的风格有以下10类:  相似文献   

14.
王芳 《考试周刊》2012,(35):19-20
中国诗歌批评理论中的诗言志、诗言情及意境说,既可解读中国诗歌作品,又可赏析英文诗歌。美国乡村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简洁的语言风格、质朴的诗歌主题恰好契合了中国诗歌道法自然、诗言情的美学思想。本文运用中国传统诗歌批评理论解读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从中国诗歌美学的角度欣赏西方诗作,从中体会中国诗歌美学框架中英文诗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5.
艾青是我国现、当代诗歌的巨擘,抗战初期和新时期初期是他诗歌创作的两个高峰。前者标志着他诗歌的成熟,后者显示了他诗歌创作不衰的活力。本文力图通过对艾青抗战初期诗歌美学风格的阐述,来重新认识他对我国新诗的重要贡献和显著地位。艾青抗战初期诗歌的美学风格,离不开他那现实主义精神指导下,掺和着象征主义的意象色调和浪漫主义的抒情的情调。因此,色调与情调是艾青风格的表征,这体现在语言的表达方面。而在骨子里,在内容上,则是时代题材和个人心理气质相揉和的化合物——构成其风格的内质。因此,由表征所显示的内质使艾青这时期的诗歌具有一种  相似文献   

16.
伊沙诗歌中充斥着大量杂语。借鉴巴赫金的杂语理论分析伊沙诗歌的杂语性特征,有一定的合理性。伊沙诗歌的杂语性表现为各种时代、各种阶层、各种行业、各种文体等多种话语的共存。杂语在诗歌中并非松散无序地存在,而是相互激发、相互依托,形成“有意味的形式”。反讽、戏仿等是诗歌组织杂语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海子的名字在一般的读者中是比较陌生的,但随着新语文试验课本(高中语文第三册)编选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秋》之后,更多的读者特别是年轻人,开始热情地关注起海子和海子的诗歌来了,甚至有众多的诗人和读者建议把海子的忌日———3月26日定为“中国诗人节”。海子结束了一个诗歌时代,也开启了一个诗歌时代,他成为了一个继屈原之后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又一个象征。本文试图对海子的诗歌精神进行一个大略的梳理和论证,并以此参与关于海子诗歌精神的讨论。一、海子的死和不能承受的精神之殇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省…  相似文献   

18.
诗歌在过去曾受到过一种异乎寻常的赞扬,在那些时代,诗歌扮演着启蒙者、思想者、抒情平台等多重角色。而今天,随着韩寒在博客中的一声“吼”,诗歌却遭受了异乎激烈的嘲讽和冷遇。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语言最集中、最精练的文学作品的一种样式,也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它是语言的艺术,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词汇和句法的独特之处,也就是对常规来说的变异,更是诗歌的一大特色。也正是这种对常规的暴力的变异,成了读懂诗歌、欣赏诗歌的“拦路虎”,更是诗歌翻译的“克星”,甚至造成诗歌某种程度上的“不可译”。本文将着手于语义变异和书写变异在诗歌中的运用,并探求这种诗歌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诗歌所关注的内容,是影响跨世纪的诗歌发展的重要因素,诗人们应该认识到新的时代为诗歌创作带来的难得的机遇,将生活、大众和时代纳入诗歌视野,创作出新型诗歌,实现我国新世纪诗歌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